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物理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范文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范文总结 1

  最重要、最有效、提升成绩也最快的学习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整理“错题集”!但是也要同时研究学习学霸们的“错题集”。

  有关整理错题集的方法,我在前面已经写过相关的文章。这里就不再累述了。可以非常肯定的是,这种自己经过独立深思、广思之后整理出来错题的过程一定会深深的影响你的能力,从而快速提高物理成绩。

  不过你一定很奇怪,自己独立整理的错题集才是最有用的啊,因为那是自己曾经犯过的错啊。别人的错不一定适合自己啊。为什么还要看别人的错题集呢?

  这是因为,学霸们整理的错题往往最具有创新性、独到的认识、严谨的逻辑思维;而且学霸们整理的错题往往是绝大部分初中生们都会出错的典型物理题!他们的错题集是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揣摩他们整理的错题的过程,有点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吸星大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别人的成果变成自己的成绩!

  本次整理就到这里啦,祝大家在考试中能金榜题名!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范文总结 2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条件:孔要足够小特点:倒立、相似、与小孔形状无关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米/秒。

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镜面反射 VS 漫反射:镜面反射:平行光照射到光滑界面时,反射光线依然平行。

漫反射: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界面时,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散开。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

(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 实像:由光线汇聚而成;虚像:一种视觉感觉,并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

8.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3)增大视觉空间。

9.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10.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发散光线)和凹面镜(凹镜,汇聚光线),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1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12.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3.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1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15.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大全

1.见物思理,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物理讲的是“万物之理”,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之心,注意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多抬头看看天空,你就会发现物理中的“力、热、电、光、原”知识在生活当中处处都有。一旦养成用物理知识解决身边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的习惯,你就会发现原来物理这么有魅力,这么有趣。

2.学会从“定义”去寻找错因。

打好基础。 对于基本公式,规律,概念要特别重视。“死记知识永远学不好物理!”最聪明的学生都会从基本公式和概念上去寻找错误的根源,并且能够做到从一个错题能复习一大片知识——这是一个学生学习物理是否开窍的最重要的标志!

3.把“陌生”变成“透彻”!

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势能”“电势”“电势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纳它,再通过听老师讲解、对比、应用理解它。要有一种“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研究精神。这样时间长了,应用多了,陌生的就变成了透彻的了。

4.把“错题”变成“熟题”!

建立错题本,在建立错题本时,不要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尤其注意建立错题本的方法和技巧,要有自己的创新、智慧以及汗水凝结在里面,力求做到赏心悦目,让人看了赞不绝口,自己看了会赞美自己的杰作。并且要常翻常看,每看一次就缩小一次错题的范围,最后错题越来越少,直至所有的“错题”变成“熟题”!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会触类旁通,永不忘却。

5.不管学那一部分内容都要抓住重点,抓住主干,这是最聪明的做法。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抓住要害就等于抓住了命脉。而每一本书、每一单元、每一节课、每个练习都有关键考察点和关键的解决方法。这些就是物理中的“命脉”所在。比如“所有平抛运动和类平抛运动的问题只要抓住两个矢量三角形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所有的圆周运动的关键在于寻找向心力的来源”;“所有万有引力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是两大思路”;“恒定电路中的所有基本知识都可以归结为一个U-I图像”;“所有力学实验的基础是纸带问题”;“纸带问题的关键点只有两点:求加速度和求某一点的速度”;“电学实验的关键在于两大问题:电路选择(分压式和限流式)、器材选择”等等。

6.养成“良好的思维定势”,克服“不好的思维定势”。

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经常有不好的思维定势影响我们。这些是我们要力求克服的。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定势则更为重要!良好的思维定势就是说:看到什么就要想到什么!比如看到“惯性”就想到“质量”;看到“合速度”就想到“实际速度”;看到“摩擦力”就先分析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看到“合外力”就想到“加速度”;看到“能量变化”就想到各种对应的“功能关系”等等。

7.一定避免“想当然”。

得出任何结论必须要有根有据!根据必须是物理规律。 做物理题最忌讳的就是“想当然”、“我以为应该这样…”“我觉得应该怎样…”“我想是这样的…”“就应该是这样…”。要记住:越是这种想当然的东西越是物理中最容易出错的东西。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很多领域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但在物理问题中却经常犯一些经验性、想当然的错误,比如:他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等。而伽利略则开创了实验与理论结合来推导解答出物理问题的先河。从而推翻了亚氏的经验主义、想当然的错误。所以在平时学习物理时得出每一个物理结论要力求做到“有根有据”!要能够从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来推导出你的结论。

8.遇到熟题,容易题一定要加倍小心,最容易做的题往往最容易出错。

此类题目最容易让同学们高兴,如果你大意、轻视甚至藐视它,大难就要降临到你的头上了。或许出错就在哪一个方向或者单位上。记住:越是容易题目越容易犯错!就因为你的轻视。所以“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对解题非常适用。

9.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一定要慢,要仔细认真。特别注意把“关键词”“关键字眼”都勾画出来,这既可以增加审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又可以避免审题出错。审题时一定要与题给的图像结合并且要在草纸上画出大致过程或状态;当具体的物理情景非常清晰,分析思路非常明确时,再在试卷上下笔。此时的慢审题,反而增加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10.每天晚上临睡前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每个周末的晚上回顾章节知识。

这种过电影似的回顾会使所学知识的系统化并使得知识记忆的更加深刻。回顾的的时候从主干知识到次干知识再到细节知识,回顾的越详细越全面效果越好。当天晚上没有想出来的知识第二天起床后尽快复习查看。这样做有两样好处:既巩固了知识,避免了遗忘;更重要的是又理顺了知识关系,形成了知识系统和网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夯实巩固并系统化物理知识的方法。

11.在大脑中多储存实例,把基本知识规律与具体的物理情景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物理的最好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解决一些概念性的问题时经常遇到。例如遇到曲线运动问题就想到两个实例“匀速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

12.从规范入手,养成严谨、细致的习惯。

在物理学习中凡是因为不会做题造成的失分问题都不是大问题。但是凡是因为会做题却造成的失分问题都不是小问题。比如有很多学生因为规范性差、粗心大意(审题、计算错误)造成的失分。而这些只要平时养成好习惯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严肃一些来说是否认真、是否细心乃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体现。

13.避免“个别错误”克服“共性错误”!

大部分学生犯错误都会有“共性的错误”和“个别的错误”。“个别的错误”必须得攻克,因为别人都会,而你不会,你就会被落得更远。“共性的错误”是出题人本来就知道大多数人都会共有的缺点,从而设下陷阱故意让你去钻,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下笔之前、审题之时就识破其圈套。谁能提前做到这一点,谁就可以比别人先胜一筹。从而更能稳操胜券。

14.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复杂过程阶段化,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物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所以平时我们“遇到复杂问题要绞尽脑汁、尽可能想出多种解决方法,从中选用最简单的方法去作答”。 有不少同学在平时学习中形成了匆匆审题,匆匆做题的习惯,结果导致在匆匆中“匆匆出错”。这部分同学应该静下心来,打开思路,扩展思维,多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做题效率,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在平时的每一次练习、做题、听课、反思、整理时都要有长远的打算,要有远见卓识。

现在会的、懂的知识不代表以后就不会忘记。要把那些容易忘掉、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题或者结论及时的归纳整理下来,把一些知识的死角整理到一块。多抓联系、多反思归类、多对比,以备后用。

16.面对每一次考试都要有一种精神:

严谨细致的思维,百算无误的精细,舍我其谁的自信!对待学习要有“做别人的榜样”的自信!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做成所有人的典范!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范文总结 3

  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3×108m/s。在水中约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为真空的2/3。

  4、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原理: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是虚像。

  7、球面镜的利用:凸面镜:汽车观后镜……

  凹面镜: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8、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

  9、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中折射入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介质中折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0、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都遵循光路可逆原理。

  11、色散: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为色散。

  12、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1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14、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15、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6、当白色光(日光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就是黑色。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范文总结 4

  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

  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

  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

  02

  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03

  光速

  04

  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平面镜中互看双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6、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

  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05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

  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并且光屏不可以承接)

  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实像:光线会聚相交而形成,光屏可以承接。

  4、平面镜的作用:可以成像;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06

  凸面镜和凹面镜

  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

  07

  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08

  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09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0

  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4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

  (从左往右其波长逐渐减小、散射逐渐增强、人眼辨别率依次降低)

  应用:傍晚太阳是红的,晴天天是蓝的,汽车的雾灯是黄光。

  5、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6、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

  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范文总结 5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TAG标签: 物理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范文总结_精选范文网

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1.光的折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