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政治

初中政治核心知识点10条合集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政治核心知识点10条合集推荐 1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P38)

  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初中政治核心知识点10条合集推荐 2

一、知识助我成长

1、教育的含义: P58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教育的作用:对个人和国家的意义。

①P59对个人来讲,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总之,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②P60对国家来说,教育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3、教育权的含义:P60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4、义务教育含义:P61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5、义务教育的三个特征:P61①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②普遍性,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③免费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收学费

二、珍惜学习机会

1、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受教育——作为我们的权利,一我们不得随意放弃;二在它受到侵犯时我们必须尽力维护,可采用诉讼和非诉讼方式以维护。同时也告诉我们作为中国小公民,适龄的少年,我们还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履行受教育义务P63

(1).受教育机会对自己和国家民族而言都是非常珍贵的

(2).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参考课本第64页。共有主要有三项:

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不得中途辍学;

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3、初中学生应如何珍惜学习机会?P65

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②我们不仅要现在学、还要将来学。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③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树立远大的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初中政治核心知识点10条合集推荐 3

初二政治宪法专题核心知识点

宪法监督的含义

宪法监督的内容

初中政治核心知识点10条合集推荐 4

心有他人天地宽

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金无足赤,人各有别

(1)宽容的含义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2)“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3)人人都会犯错误,需要宽容对待

2.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宽容的重要性:

⑴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

⑵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真诚的宽容别人的过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级;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⑶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3.宽容是有原则的,要讲究策略。

4.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即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要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

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提出怎样的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含义: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我们提出怎样的要求? P106

2.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在交往中,需要相互理解,相互谅解。

(2)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换位思考对我们提出怎样的要求?

换位思考实质: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3)学会理解欣赏他人

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三、平等尊重你我他

1.人生而平等

(1)平等的表现 :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的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⑵不平等的表现:以财压人,以才压人,以权压人,以力压人

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3)怎样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P110

⑷关注弱势群体: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妇女、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下岗工人等),我们要自觉维护其合法权益,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尊重从我做起

(1)尊重他人:原因,具体表现(或如何尊重他人)

(2)尊重社会:原因,具体表现(或如何尊重社会)

(3)尊重自然:原因,具体表现(或如何尊重自然)

初中政治核心知识点10条合集推荐 5

  2、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P38页)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3、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①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③新闻报道失实。④诬告。

  二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一、我有肖像权

  (一)、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

  1、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

  2、肖像的表现方式有: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

  3、肖像(的地位)也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4、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含义:是自然人以其肖像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肖像权所体现的人格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二)侵害肖像权的行为构成要件:

  1凡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就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

  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条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第一百二十条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根据法律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未经本人同意或以欺诈手段取得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为,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常见的有:未经本人同意而以其肖像制作商业广告、商品包装、印制挂历、用做期刊封面等等。另外,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出于侮辱他人人格、打击报复等目的,恶意损坏、丑化他人肖像的行为,或者出于不正当动机偷拍、翻印、悬挂他人肖像的行为,也属侵犯肖像权,公民可以依法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清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另外在司法实践中,不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如果有贬损、歪曲,和影响原照片的主要内容的情况,虽然不构成侵犯肖像权,但根据当前法律的规定,可以认定为侵犯名誉权

  民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4、不属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1)为新闻报道需要使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肖像 如政治家、外交官、知名学者、艺术家、运动员。

  (2)国家机关执行公务而强制使用公民的肖像如通缉令上嫌疑犯的肖像

  (3)使用在特定场合会出席特定活动的人物的肖像 如参加集会、游庆典等活动的人的肖像

  (4)为了本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而使用 如寻人启示上的照片;行使正当舆论监督而使用

  (5)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如出于临床医学教学研究在专业报刊上展示病人照片等。

  (6)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的照片、录像。

  二、维护姓名权

  1.姓名权是人们相互区别的文字符号

  姓名权是自然人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主要包括姓名决定权、姓名使用权.姓名变更权。

  2、姓名权是对自己姓名的支配权

  (1)、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笔名和艺名。

  (2)、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3)、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民法通则 第99条: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

  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侵害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民的姓名权被侵害后可以通过诉讼等法律方式去维护。

  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构成要件:(一般表现形式:)

  —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决定,使用,改变姓名)

  —盗用他人姓名(未经同意授权,擅自实施活动,抬高身价,牟取利益。)

  —冒用他人姓名(冒充他人姓名,达成某种目的)

  干涉他人使用姓名、盗用和假冒他人姓名、

  不使用或歪曲使用他人姓名、以侮辱方式

  使用他人姓名、故意错误使用他人姓名、

  给他人取“浑名”或“绰号”等,均属于侵害

  他人姓名权的行为;盗用或假冒他人姓名上大学,或者发函电欺骗或愚弄他人的,

  也属于侵害姓名权的行为

  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草案建议稿)》在第三十三条[侵害姓名权、名称权]中对此作了规定,“采取盗用、假冒、非法干涉、不当使用等方式,侵害他人姓名权、名称权的,应当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获得利益的,受害人有权在获利范围内请求赔偿损失。

TAG标签: 政治 复习

初中政治核心知识点10条合集推荐_精选范文网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