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范文参考
相关文章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也是我们要学的一门课程。无忧考网中考频道整理了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中考重点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欢迎阅读!
九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范文参考 1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实现。
4.斯大林模式(又叫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范文参考 2
一、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最早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首先发生的地点:意大利
3.主流思潮:人文主义
4.方式: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5.实质: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6.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1)意大利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著有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2)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成就是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英国大戏剧家、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目的:去东方寻找财富。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和海地。误认为是亚洲的印度。
4.意义:
A: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给亚非拉许多国家带来了殖民灾难。
九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范文参考 3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九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范文参考 4
①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奖励耕战,限制工商业发展,禁止弃农经商。
②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驰道和邮驿。
③两汉时期,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刘秀九次下达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④三国时期曹操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统治者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轻摇薄赋、奖励农耕的政策。
⑤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
⑥唐初政府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⑦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⑧元朝设置大司农司,颁布《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⑨明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⑩清初政府鼓励农耕,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历代封建王朝还大力推广推行奖励垦荒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但过度的开发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封建国家还编纂农书,推动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各封建王朝通过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农民占有少量土地,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满是足了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缓和了社会矛盾,为农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封建国家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九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范文参考 5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也要结合课标、考试说明来进行复习。我认为中考的复习可分为四个方面的:第一个方面,结合课标要求来复习,
第二个方面,结合考试说明要求来复习,第三个方面,综合巩固的复习。第四方面,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及训练。????
第一方面结合课标的复习,?要依据课标对课本进行逐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但要注意不要弄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这章节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知识点。特别是要注意课本中的图片与文字材料,并让学生做好知识点目录。然后配以相关的练习进行训练,来巩固复习的基础知识。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复习让学生熟悉教材,知道哪个知识点是出现在哪本教材的哪个章节,这样才能在考试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的答案。????
第二方面是结合考试说明要求的复习,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南针。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知识层次,就是中考的的要求层次。也就是说,考试说明里面属于识记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选择题和辨析题。那么这一部分的复习就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就可以,不用过于深入和延伸。考试说明里面属于理解和运用部分的知识点正常情况下是考在材料题和问答题,当然也可以考在选择与辨析题中,那么这部分的复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还必须要求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点的纵横联系、懂得拓展,懂得结合实际。????
那第三方面是综合巩固的复习,也就是一方面要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巩固复习。综合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再复习,而是要把已复习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比如复习到日本明治维新时,纵的话,上可以复习到大化改新,下可以复习到甲午中日战争,横的话,左可以复习中国的戊戌变法,右可以复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巩固复习主要是通过模拟练习卷等来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做好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要针对中考的题型和要求进行专项指导。同时必须在复习当中,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九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范文参考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