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中考重点知识点范文参考
相关文章
初中的历史教学是我国文化、史实传承和记录的载体,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初三历史中考知识点,欢迎大家来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呢!
初三历史中考重点知识点范文参考 1
1.人类的出现:
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3.人种及分布: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 ;
黄色人种——亚洲 ;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
⑴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⑵ 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
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初三历史中考重点知识点范文参考 2
【“冷战”局面的形成】
一、“冷战”政策的提出
㈠原因
1、战后,新的世界格局雅尔塔体制的建立为美苏对峙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舞台
2、美苏实力超群是双方“冷战”的物质基础;
3、世界战略的对立、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冲突是美苏形成“冷战”的重要原因;
4、美苏领导人对于对方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快了“冷战”的形成。
㈡表现
1、1946年,凯南八千字电报——遏制理论
2、1946年,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冷战”第一枪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二、美苏展开冷战
㈠美国“冷战”政策
1、“冷战”的含义:
冷战是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冷战”政策的表现
⑴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出台
①背景:英国无力承担对土耳其、希腊的援助,希望美国接管
②内容:
③影响:美国发动“冷战”的标志
⑵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⑴背景:①西欧各国的经济困难;②无产阶级革命威胁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⑵内容:P71
⑶影响:P71
(4)实质:马歇尔计划决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它是实际上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
(3)军事方面:北约组织的建立(冷战政策的支柱)
⑴背景:
①西方国家对法西斯威胁的阴影挥之不去和“恐苏症”而寻求美国的支持
②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
⑵内容:
1949年4月美国联合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成北约NATO)设在布鲁塞尔的北约盟军总部。
任何一个缔约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以“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初三历史中考重点知识点范文参考 3
(1)冶铁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的国家之一,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①西周:晚期出现了铁器。②春秋战国:铸铁柔化技术是世界冶铁的一大成就。③魏晋南北朝: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还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④隋唐: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⑤明朝:广东佛山冶铁业,一天产铁量达到六七千斤;云南采矿业也很有名。⑥清朝:广东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青铜铸造业:①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商周青铜铸造业兴盛,西周时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②夏朝青铜器目前尚未发现,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③商朝青铜器由官府垄断,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④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有些动物形状的器皿栩栩如生。⑤春秋战国时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珍贵名器;战国青铜器出现金银错新技术;青铜雕塑艺术也有创新,器物上已有建筑雕塑图案。
(3)纺织业:①商周: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和刺绣。②春秋战国:的纺织品纤维相当细密。③魏晋:曹魏在纺织中心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缫丝质量高,蜀锦、邺锦、回纹锦。④隋唐: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北方以来州、毫州最,南方以吴越、宣州出名;另外丝织品种类增多。⑤明清: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出现许多颜色的秋色印刷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陶瓷业:①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一次飞跃。②秦:多集中于凤翔,凤翔的画砖最为出色。兵马俑是制陶与雕塑结合的艺术化。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后来制作技术传到北方。北方创制出白瓷。④隋唐:唐三彩为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越州的青瓷、邢州的白瓷、巩县的唐三彩最为有名;还出现了秘色瓷。⑤明清: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很细,有春土、澄泥、造坯、字画等十几道工序。
(5)造船业:①两汉:水军拥有用途不同、类型多样的舰船;发明了橹、舵、布帆和使用锚。②三国:吴国造船技术很高,卫温曾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③隋唐:能造当时世界上的海船,而且最早出现了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洪州是的造船中心。④宋元:北宋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区。南宋造船业中心有明州、泉州、广州,海船载运量大。⑤明朝:造船水平的高超可以从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远洋航行成功上得出。
(6)煮盐业、酿酒业:①甲骨文中有关于商周时期酿酒技术的记载。②春秋战国:煮盐业有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和四川的井盐都已开发;人们已能用曲造酒,是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③两汉:汉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反映了盐在当时国家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汉代开发的盐,分为池盐、海盐、井盐等,那时,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四川吃井盐。
(7)造纸业:①西汉:前期已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②魏晋南北朝:纸张质量提高,逐渐取代简族,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造纸中心:洛阳、长安、建业、扬州。
(8)制漆业:①原始社会: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红漆碗。②商朝:漆器出现了浮雕式花纹,并镶有绿松石和钻花金箔。③周朝:漆髹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种植漆林,已被征收税赋。④战国漆工艺有新成就,已出现采用夹纻技术的漆器。⑤秦朝:专设官吏管理漆园的种植和漆器的制作生产。⑥两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都是汉代漆器当中的精品。
(9)玉器雕刻业:商周玉器加工有了很大发展,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数量多,仅安阳妇好墓就出土玉器七百多件。
初三历史中考重点知识点范文参考 4
《法国_和拿破仑帝国》
一、旧制度的危机
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进入了腐朽没落的时期,也就是“旧制度”时期。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时期,法国乃至欧洲开展了一场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进步的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因此,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_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二、法国_
1.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的问题。
2.按照原来的方式,三级会议分三个等级分别开会,每个等级,不分代表多少,都只有一票表决权。在这次会议中,第三等级坚决要求增强自身的政治权利,主张三个等级合并开会,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此后,第三等级的代表自行成立“国民议会”,作为民众的代表,并指出制定宪法的要求。国王被迫让步,一方面同意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议会”,要求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代表都加入;另一方面却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消息传开,巴黎民众不断聚集并武装起来,支持制宪议会。7月14日,巴黎民众以死伤近百人的代价,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 动,法国_开始了。
3.法国_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了多项法令,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税收。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等基本原则。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基本落实了《人权宣言》的各项原则,全面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4.国王路易十六被迫接受宪法,但暗地里致信欧洲各国君主,呼吁他们武装干涉法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进逼巴黎。法国 军队在瓦尔密击退侵略者,将敌人赶出国境。随后,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法国_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三、拿破仑帝国
1.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很快建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他十分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2.在战场上,拿破仑再次大败反法联盟,他的个人威望也登峰造极。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拿破仑虽然当上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反法联盟一次次与法国较量。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 国,大败而归。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初三历史中考重点知识点范文参考 5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了沙皇专 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初三历史中考重点知识点范文参考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