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两汉的经济知识点大全整理
相关文章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任何科目学习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历史两汉的经济知识点大全整理 1
(一) 中日关系渊源长,日派遣使来隋唐,
鉴真东渡到日本,文化交流美名扬。
(二) 唐与新罗是邻居,来往频繁好关系,
仿唐建制用科举,中国文化传过去。
(三) 高僧玄奘最杰出,历经艰险到天竺,
西天取经有功绩,写成《大唐西域记》。
初一历史两汉的经济知识点大全整理 2
初一历史两汉的经济知识点大全整理 3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初一历史两汉的经济知识点大全整理 4
繁荣的宋元文化
《资治通鉴》成书时间:北宋作者:司马光体例:编年体通史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具体内容: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共1362年的历史。
意义: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词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出现于宋代。
代表人物:苏轼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两宋之交婉约派词人,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又是抗金将领,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元杂剧作家有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关汉卿生活于元代,1958年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东西方各国普遍举行了纪念他戏剧创作700周年的活动。
明清帝国的统治
明朝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时间:1368年都城:南京(后明成祖迁都北京)后金建立者:努尔哈赤。建立民族:满族
清朝建立者:皇太极建立时间:1636年都城:北京
皇权高度膨胀“胡蓝之狱”,发生在朱元璋时期,波及面最广。
①废除宰相制度使存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消失,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②设立厂卫制度其中东厂是在明成祖时设立的;③设立廷杖制度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飞禽走兽);④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八股取士科举制到明清时期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允许自由发挥。目的是实行文化.。
.在清朝时期达到鼎盛,也是一种文化.政策。
初一历史两汉的经济知识点大全整理 5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
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
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三) 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
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
废除贵族的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
经济得到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
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初一历史两汉的经济知识点大全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