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精选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初一历史是历史学科的基础,因此相应的知识点应该要掌握好,要想考好历史,知识点是一定要记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欢迎大家来阅读。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精选整理 1

1、文字的起源: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

2、甲骨文:商朝时人们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意义: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情况,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3、金文:商朝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铭文和钟鼎文。为后人研究商周历史留下了宝贵资料。

4、小篆和隶书: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流行于秦。后推广为隶书,汉时广泛使用。

5、草书、楷书和行书:出现于汉朝后期,三国两晋时趋向成熟。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精选整理 2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相同点:

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道,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②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

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

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谏臣。

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评价: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三、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精选整理 3

契丹发展: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末汉人纷纷避难,北出长城,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世纪后,契丹族有了自己的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造房屋和城邑。

※ 政权建立:10世纪,契丹首领 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在 临潢建立政权,史称“辽”。

辽的发展: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党项族

党项族发展: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本是羌族的一支。唐朝时与中原文化接触较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 政权建立:11世纪,党项族首领 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 兴庆,史称“ 西夏”。

西夏的发展:元昊 仿效唐朝制度,订立官制、军事和法律,并鼓励开荒耕种,发展农牧经济, 创制西夏文字。

辽和北宋的和战

战: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的冲突加剧。

和:宋太祖晚期,辽与北宋保持良好关系,互通使节。

战:宋太宗即位后,辽对北宋发动了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防御。

※ 战: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一直打到澶州,威胁开封。寇准力劝真宗亲征,取得胜利。

※ 和:澶州之战之后, 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这次盟约史称“ 澶渊之盟”。

西夏和北宋的关系

先战: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虽然屡屡获胜,但是由于人力和物力有限,人民生活在困苦之中。

※ 后和:后来北宋和西夏和谈,订立宋夏合约, 元昊向宋称臣, 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 宋夏边贸兴旺。

怎样可以学好历史

喜爱历史,增加对学历史的兴趣,并且让兴趣一直保持,为你打开历史之门。认真听课,不要认为老师的内容都是枯燥无味的。即使是课本上的内容,只要用心学习也是妙趣横生的,关键是要善于融入历史。做好笔记,课上认真听的一大特点就是做好笔记,能够让你清晰的回忆起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多方了解,请教老师,使课本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多去阅读,阅读量很能帮助你在这个学科中增加知识量,不局限于课本。

要学会整合初一历史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的双眼,而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

历史重点知识点

秦统一背景:

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

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秦的统一: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城(咸阳。)

★秦统一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秦的灭亡:(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秦末农民战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夏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经过:建立张楚政权

(4)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精选整理 4

1、黄河流域两大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黄帝打败炎帝,结成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它是汉族的前身,所以中华民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2、禅让制: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有尧、舜、禹。

3、大禹治水:用疏导的方法。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精选整理 5

1、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之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2、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之后,三分天下局面实际形成。

3、三国鼎立:①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②221年,刘备建汉(蜀汉或蜀),都成都。③229年,孙权建吴,都建业(南京)。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TAG标签: 历史 知识点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精选整理_精选范文网

初一历史是历史学科的基础,因此相应的知识点应该要掌握好,要想考好历史,知识点是一定要记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欢迎大家来阅读。2022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1祖国境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