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地理学习方法

地理重要知识点--洋流范文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学习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重要知识点--洋流范文总结 1

  1. 洪涝——修水库(时间分布不均)、分洪区调节洪峰

  2. 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3. 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

  4. 水污染——保护水源

  5. 绿洲荒漠化——控制开发规模

  6. 大河(大湖)治理

  7. 我国河流“断流”的成因类型

  (1)东北封冰型断流

  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40°N--50°N之间,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地区,属中温和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该地区又近冬季风源地,受大兴安岭地势西高东低对冬季风的引导作用,更加剧了气候的寒冷长度。据统计,一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下.黑龙江畔的莫河镇极端最低气温可达-52°C。河流封冰,土壤冻结,地下水补给极少。冬季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地面与河面覆盖着很厚的积雪,河流径流难以形成。就连水体较大,流速较快的黑龙江封冰期达140天以上,平均厚度1.00—1.50米,车辆可在坚厚的河冰上随意行驶。

  (2)华北干旱缺水型断流

  华北地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的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变率大是其主要特点。动机降水少,在春季(3—5月),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很快,蒸发旺盛,春旱严重,各河下游沿岸又是农业灌溉用水的高峰期,沿河各地大量引河水抗旱,使枯水期河流的径流进一步减少,以至使河流形成断流。近几年,受华北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需水量逐年增加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各河断流时间,断流河段越来越长,断流已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3)西北冰雪难融与干旱型断流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非季风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植被稀少,沙漠广布。河流的补给源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径流量的大小随气温高低变化而变化。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河流进入丰水期,但由于沿岸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以及河流的大量渗漏,蒸发等原因,愈向下游水量愈少,大多数河流消失在下游的荒漠中形成短流。冬季气温在0°C以下,冰雪难以消融,土壤冻结,河流失去补给源,形成全程断流。

  黄河

  (1)灾害及成因

  ① 洪灾——水土流失、地上河

  中游:水土流失——土质疏松、坡度较大,暴雨集中、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破坏,不合理耕作、开矿

  下游:地上河

  ② 凌汛——自南向北流的河段(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刘家峡→包头;开封→河口

  南北跨纬度大,不同纬度地区河水结冰期和解冻期不同

  发生在初冬和初春时节

  现象是冰坝阻塞河道

  ③ 断流

  自然原因:

  A. 流经区多为干旱、半干旱,蒸发大,降水少,流量不大;支流少,汇水面积小,下游严重渗透

  人为原因:

  B. 中上游大量引水发展经济、大水漫灌、浪费严重,

  C. 缺乏统一水资源管理

  D. 植被破坏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2)防治措施

  ① 洪灾的防治措施——中游——防治水土流失:植树种草、整修梯田、打坝淤地、保持水土,调整农业用地结构、高产稳产、复垦

  下游:加固大堤、建分洪工程

  ② 断流的防治措施——统一管理、节水灌溉、跨流域调水

  长江

  (1)洪水灾害及成因

  自然原因:

  ① 雨带造成全流域同期降雨增多,洪水量猛增,愈向下游愈甚

  ② 河道弯曲

  人为原因:

  ③ 上游森林破坏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剧增,导致泥沙在中下游,淤积河床;湖泊中淤积使湖面积缩小,降低泄洪蓄洪能力

  ④ 中游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蓄洪能力降低

  ⑤ 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低,调洪、滞洪能力低

  (2)防治措施

  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下游裁弯取直,疏通河道,退耕还湖还林,兴修水利工程。

  淮河

  (1)洪灾

  ① 流量季节变化很大,夏季集中

  ② 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③ 植被破坏、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塞河道,疏水不畅

  ④ 树枝状水系

  (2)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使用都不同程度地对河流水源污染

  (3)防治措施

  ① 洪灾

  A. 上游:修水库,蓄洪水,水土保持

  B. 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泄洪工程

  C. 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堤坝、疏通河道

  ② 污染

  关闭小型污染厂、做好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珠江——咸潮

  (1)主要由旱情引起,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由于上游江水量少,雨量少,使江河水位下降,由此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导流到内陆区域。

  咸潮属于沿海地区一种特有的季节性自然现象,多发于枯水季节、干旱时期。多发生于珠江口。

  (2)成因

  降水少是主要原因;

  珠江无序挖沙也助长了特大咸潮的形成;

  海平面上升加剧咸潮蔓延;

  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加剧咸潮的严重。

  (3)危害

  身体健康;

  地下水和土壤内盐度上升;

  水质性缺水。

  (4)防治

  建立预警机制;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节约用水

地理重要知识点--洋流范文总结 2

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主要铁路干线

现在我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铁路.南北干线主要有:京哈—京广、京沪线、焦枝一枝柳线、宝成一成昆线,和1996年9月1日通车的京九线.东西干线有京秦—京包—京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正在建设中的南疆铁路将使陇海——兰新线延长到我国最西部边疆城市喀什市,是我国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

2.主要海洋航线和港口

我国已有100多个万吨级的深水码头泊位.北方沿海线以大连、上海为中心包括通往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的许多航线.

香港是世界著名海港,台湾省的基隆和高雄都是我国的重要港口.

3.主要内河航线

长江航线、珠江航线、京杭运河航线、松花江航线等.

4.主要航空线

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航班在来,民航可通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的重要城市.

5.主要公路线

全国县一级地区已全部通了汽车.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其中高速公路已建成的有:北京—天津—唐沽线、广州一深圳线、沈阳一大连线、厦门一福州线、上海一南京线、成都一重庆线、济南一青岛线等.

6.主要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用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已建成和正建设中主要管道运输线有:大庆—大连、大连—秦皇岛—北京、任丘—北京、胜利油田—青岛等,全长400多千米.从陕北向北京和从新疆到上海输气的管道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7.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秀水、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如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和景色奇绝的黄山、庐山、石林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杭州西湖美景、无锡太湖风光、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云南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和台湾日月潭湖光山色等,都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2.人文旅游景观

(l)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几十个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北京的故宫和皇家陵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南京明考陵、中山陵,苏州的园林建筑,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等,都举世闻名.

(2)革命纪念地:著名革命纪念地有延安、遵义、井冈山等.

(3)民族风情和地方风俗: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有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此外,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业品,神奇的中医和养生之道,名扬世界的中国菜等,对中外游客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地理重要知识点--洋流范文总结 3

地理重要知识点--洋流范文总结 4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风化作用是静态的破坏作用,短时间内不易被人们察觉,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主要破坏因素有温度、水、生物等。风力作用表现为风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会形成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风蚀地貌有风蚀蘑菇、风蚀洞、雅丹地貌等,风积地貌有沙丘、沙垄等。

地理重要知识点--洋流范文总结 5

TAG标签: 地理 知识点

地理重要知识点--洋流范文总结_精选范文网

学习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0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1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爱自然因素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但造价高,占地广,耗费金属材料多。适宜大量、远距离运输。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范围广,周转快,装卸方便,但运量小,成本较高,运费较贵。适宜小量、近距离运输。3、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