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地理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重要基础知识点归纳经典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新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重要基础知识点归纳经典整理 1

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家庭防震避震方案:⑴明确疏散通道和避难地点;⑵加固并合理布局家具;⑶清楚室外环境条件,户外逃生切忌逃向有倒塌危险的区域;⑷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⑸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⑹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尤其是外伤包扎,切记逃跑、遁藏时注意保护好头部;⑺身上夹带急救卡片,方便输血和善后;⑻适时进行家庭应急练习。 日本避难袋包括:干面包、水、医药用品、军用手套、哨子、剃须刀片、地图、指南针、急救卡等。

2.震中——避震

(1)自救 黄金12秒除掉反应时间,大概只剩7-9秒。平房或一楼建议“跑”,楼房建议“躲”。

(2)室内避震要点:A跳楼不为上策,非伤即亡;B室内“伏而待定”(明-嘉靖 1556华县地震 秦可大《地震记》“率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C选择三角空间,开间小的地方,厨房有燃气管道,建议躲藏卫生间,但注意勿靠近玻璃;D保护好头眼口鼻;E远离所有外墙,楼梯间,尤其是电梯。

(3)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迅速远离高层建筑、墙院和桥梁。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3.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

(2)互救 黄金24小时 ⑴先就近、后救远;⑵先易后难,先轻后重;⑶先救“生”、后救“人”,先暴露掩埋者头部,迅速清除口鼻尘土;⑷搜救时注意一切声音与动静,把握任何生命迹象;⑸勿盲目开挖废墟,了解工程力学,掌握就生技能,提前做好营救演练,培训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高中地理重要基础知识点归纳经典整理 2

高中地理重要基础知识点归纳经典整理 3

高中地理重要基础知识点归纳经典整理 4

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 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 苗维彝藏和蒙古。

高中地理重要基础知识点归纳经典整理 5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

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

2、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

TAG标签: 地理 知识点

高中地理重要基础知识点归纳经典整理_精选范文网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新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1专题七 天气和气候(第三章)1、天气与气候概念区别:天气是短时间概念、多变;气候是天气长时间的平均状况、稳定。2、气候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气温和降水3、气温分布规律: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②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