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方法归纳精选集锦
相关文章
学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归纳精选集锦 1
41、唐朝时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区。
42、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43、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的瓷都。
44、南宋时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45、宋朝的海外贸易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侨胞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46、元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7、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48、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
49、北宋的肉食中以羊为多;南宋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50、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51、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52、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53、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克可?波罗的著作《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54、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政府加强对x藏的管辖,x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55、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56、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57、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58、我国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沈括的科学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我国元朝时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科学成就有《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
59、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家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60、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郭熙、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元代最的画家是赵孟滏,他的作品被称为“神品”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归纳精选集锦 2
历史教材中的文字表述通常可以分为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所谓主动地作用于教材,就是我们要在学习中去区分教材中的这些不同的成分,知识成分通常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也是高考阅卷中的“采分点”,应该准确的把握,而语法成分在表述上是有很大的自由度的,只要能把知识成分正确的串连起来,无须拘泥于特定的说法。因此,在学习中主动地思考教材表述中的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在这样的理解和甄别过程中,理解和记忆也就开始形成了。
我们通常说的通过理解来记忆,其含义当然比较复杂,包含多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这种方法无疑是非常重要和有实效的一个操作手段。
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简单的实例,教材中表述道: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在这句话中,可以作为采分点的内容只能是“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这三个词。可以把这样的词叫做“核心词”,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甄别和记忆核心词的方法。从上例中可以看到,经过甄别以后的记忆内容精炼紧凑,记忆量大大减少。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归纳精选集锦 3
不同种类的概念有不同的结构,如事件、人物、典章制度、思想文化、典籍著述等等,尽管我们都需要研究它们的外部联系,如产生的各种背景要素与其在上的地位、性质、作用及影响,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却相差许多。
历史事件概念的内部结构包括其发展过程的各种要素,即:开始或爆发,挫折或转折、发展或扩展、高潮或低潮、胜利或失败等等。有关历史人物的概念主要指其经历,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某一集团、政党常常经历许多历史事件,(集团与政党有时可看成“事件”概念),因此,应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分开阐述他在不同事件中的作用,或者将其一生分成不同阶段来分别阐述。一般情况下,人物概念可包括:出生、成长、经历的重大事件、思想主张、主要著述成就或过失、罪行等等。历史的典章制度涉及内容较广,如制度有国家制度、军事制度、官制、法制等;如经济制度有赋税制度、贸易制度、土地制度等。宏观上看经济制度又指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如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不过这些属于历史理论概念,不是具体的历史事件概念;此外,还有文化制度,如制度、宗教制度、史官制度等等。制度概念的内部要素主要包括:制订制度的目的、原则;制度的主要规定及其施用范围,演革发展等等。反映思想或著作的历史概念的内部结构要素主要有:针对性(针对什么社会问题)、目的性(解决某一问题的最终目标)、思想理论依据或缘由、解决问题的方式。例如启蒙思想是针对封建专制、等级制、天主教会封建势力的黑暗统治;目的是要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依据是以“天赋人权”为核心的人的自然权利理论,还包括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等思想;解决的方式倾向于用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
依据教学大纲及教材编写的情况,可以把历史概念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1.重点概念。组成或直接与重大概念有联系的概念,并属于课本黑体字标题[即《说明》中第三级序号(阿拉伯字序号)]的概念应列为重点概念。如:“戊戌变法”中有“变法施政纲领”、“保国会”、“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等概念都属于重点概念。如果说重大概念属于宏观方面,而重点概念已经开始进入微观分析,这些概念不象重大概念包含较多的点的复合概念,大多属于单一概念,但是,内容完整,直接关系到对重大概念的理解,在掌握好重大概念形成历史的总体框架后,就应该进入第2步弄清总体框架中的重点概念。这一步完成后,课本的重点基本可以掌握了。
2.重大概念。教材编写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组织的,每一章每一节一般都有一个中心内容,构成这个中心内容的事件,课本常常将它作为本章节的标题写出来,如中国近代史上鸦 片 战争、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等。所有重大概念都是课程标准中的重点知识,都需要全面分析掌握。总时可以按每一个时期(古代、近代、现代)将这些重大概念整理出来,逐个弄清它们的概念结构,便可以掌握好每一个时期的重点知识,形成历史知识的总体框架。此外,还有一些重要人物也是重大概念:如秦始皇、康有为、富· 高中语文;罗斯福等等。
3.一般概念。在重点概念之外,还有许多散落在课本各处,支撑课本重点知识的辅助概念。如:“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弄清一节课的一般历史概念有利于全面把握历史知识。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归纳精选集锦 4
考生要呼应当下的重大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和关注现实,加深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因此,考生在考前这段时间的复习要注意关注时下的重大热点事件。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归纳精选集锦 5
一、集体备课,精心设计
1.紧紧围绕能力自测中考要求精心设计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导学案要求精简明了,容量适中,包括基础知识、脉络结构、拓展延伸、习题训练等。
2.研究近两年中考试题精编回家作业,一般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
3.针对每课重点难点,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并集体讨论深化理解的途径,拓展延伸的资料,记忆巩固的方法等等。
二、认真上课,有效教学
1.激发兴趣,激励学生,让学生“乐学”(态度)。初三的学生就像老黄牛一样,需要应对七门功课,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理解学生的苦与累,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不要一味地用分数来压制摧残他们,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我们的历史课一般都在下午,学生可谓又累又困,因此我们在上课时要尽量地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可以让学生上黑板默写,可以背诵接龙,可以通过新颖的图片材料提高学生的兴趣。经常用激励的语言来鼓励学生。还可以用幽默的语言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轻松一笑。
2.培养习惯,开发思维,让学生“善学”(方法)。首先教会学生背诵记忆的方法,历史是闭卷考试,背诵记忆是基本功。所以首先告诉孩子不要怕不要烦,要勇于挑战自己勇于挑起历史背诵6本书的重任。要让学生知道死记硬背是低效的,理解记忆才是高效的长久的。当然也要教给他们多种记忆方法,例如对比法、谐音法、关联记忆法等等,要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方法是事半功倍的捷径。除此以外还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规范答题的习惯,书写端正清楚的习惯等。
3.博古通今,拓展延伸,让学生“治学”(学以致用)。现在中考的题目越来越灵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就深入研究中考关心时事,并善于运用图片材料正确引领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归纳精选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