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修必学的重要知识点分析范文整理
相关文章
高二的生活谈不上紧张,但是如果过于放松那也会影响到成绩的,毕竟以后就要步入高三将面对就是高考。所以,身为高二的学生应该好好规划下学习,让自己能够坦然面对高三,取得好的高考成绩。毕竟高中的生活时光会过得很快。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地理学科必修三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二地理选修必学的重要知识点分析范文整理 1
经度与纬度
①经度: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由此向东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_半球。
②纬度:某地的地球半径与北极星之间的夹角,赤道为0°,北极点为90°N,南极点90°S..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③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
③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地球仪上某点的纬度就是该点上北极星的仰角大小)
④大洋中部经线:太平洋──180度经线;大西洋──西经20度经线;印度洋─东经80度经线;北冰洋─跨360度经度
高二地理选修必学的重要知识点分析范文整理 2
1、地震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处于地壳活跃地带
2、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1)泥石流:定义: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类型:
①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
②冰川泥石流:102°E以西的高原
(3)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①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
②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③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④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4)泥石流分布地区:
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以西:呈带状或片状;以东:呈零星分布
(5)滑坡
①定义: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②我国滑坡的分布:
空间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疏;西部:密集
时间分布:6-8月
高二地理选修必学的重要知识点分析范文整理 3
自然资源(能源)和工业关系
1、联系:
①自然资源(能源)和工业关系 A、土地、矿产和水等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B、能源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动力,如能源利用经历了柴草——煤——石油时代。
②自然资源(能源)和工业布局的关系;资源密集型和冶金工业应分别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动力基地,无资源区和方便运输原料的工业就分别布局在沿海和市场。
③自然资源同我国工业基地和工业带的关系:根据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和三大工业地带资源与能源分布特点、决定发展相应的工业部门。
2、存在的问题:
①工业以矿物燃料(煤、油、气)为主,"三废"造成环境污染,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问题严重;
②资源(能源)短缺和利用率低;
③资源加工业发达区,环境污染严重;
④我国东部工业发达,但资源和能源短缺,西部相反。联系"西气东输"
3、应采取的措施
①能源开发和节约并重;
②改善能源消费构成,利用新能源、减少用煤量,发展洁净煤和清洁燃烧技术;
③提高综合利用率,减少"三废"排放
④以煤等为燃料的企业应布局在居民区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石化厂应在居民区河流的下游;
⑤处理好原料产区和加工区以及东西部间的关系,加快工业西移和资源东输。
4、运用的相关基础知识点
①各类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优缺点、分布和利用;
②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特点、分布及工业布局的原理和趋向;
③我国各大工业基地和三大工业地的资源和能源特点及分布。
高二地理选修必学的重要知识点分析范文整理 4
1、我国主要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3、西气东输工程:
(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
(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
4、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
②西部能源丰富,但因经济水平的限制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
①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导能源,带来众多的环境问题,还因为北煤南运对我国的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②天然气具有清洁以及燃烧效率高等突出优势。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地天然气(四大气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地区。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的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西北则成为战略接替区,因此我国采取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5、西气东输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推动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
(3)加强区际联系,合理配置西部的资源优势和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沿线农村地区通过天然气的推广,减少植被破坏。
高二地理选修必学的重要知识点分析范文整理 5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
一个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来确定。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承转)在这方面,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比较突出,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看看。
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包括哪些省和自治区。
总结: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纬度高、跨度大。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些特点在气候上的表现(CAI出示图4.1、中国季风区干湿区地图)。
结论:纬度高──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跨度大──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无霜期180天~80天。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我们只有遵循自然条件,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因为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改造的自然条件。此处可以叫学生对比地形和土壤等条件来说明。
1.讨论东北大米与气候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日照、光照、低温等方面考虑问题。
提示: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使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的称号。
2.针对现代生活,考虑东北农村农业生产情况。
提示:季节性强,有利于农忙时节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节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3.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举例,教师参与讨论。
提示:劣势有热量要求、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等。优势有光照、温差、土壤肥力、积雪融化缓解春旱等。讨论不局限于以上几点。
由以上讨论可以直接引出下一个知识点──地形和土壤条件。
由学生指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的位置和名称,以及可以从事的农业生产类型。
老师讲解并出示“黑土地图片”: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初垦时,黑土层厚度60~80厘米,最深处可达1米。有人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来。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北起黑龙江右岸南至辽宁的昌图,西界直接与松辽平原的草原和盐渍化草甸草原接壤,东界延伸到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区的部分山间谷地及三江平原的边缘。黑土总面积734.8公顷,其中黑龙江和吉林的黑土约占黑土总面积的80%。
总结:这里有中国的平原、的天然林区和的草原。
高二地理选修必学的重要知识点分析范文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