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历史

最常见高二上学期历史知识点大全

发布时间: 浏览量:7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多刷题,多见识更多的题型,让自己的大脑知识储备更多。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二上学期历史单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最常见高二上学期历史知识点大全 1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背景: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思想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主张:(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

  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 文艺复兴的背景、内容、表现、影响:

  背景:(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巾。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内容:(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核心:人文土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代表人物与思想主张

  (1)“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2)达芬奇

  影响: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

  2、宗教改革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原因:(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

  过程:(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启蒙运动的原因、内容、影响:

  原因:(1)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2)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3)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内容:

  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思想主张:(1)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3)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1)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2)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3)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4)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2)影响: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卢梭:(1)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2)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3)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康德: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影响: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常见高二上学期历史知识点大全 2

一、夏代

1、公元前20_年,

2、禹建立我国历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3、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二、商代

1、公元前1600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中央:相、卿士;地方:侯、伯

3、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②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巩固奴隶制政权)内容:

①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授土、授民)

②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③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随从作战等

④诸侯权力:世袭、再分封、独立性

特点:

①分封对象多元化

②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③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评价:

①积极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巩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地区

②消极作用:西周后期,王权衰弱,逐步失去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特点)

②大宗小宗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③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

①保证贵族“世卿世禄”(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③礼乐制度:西周的等级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最常见高二上学期历史知识点大全 3

一、梭伦改革的内容

1、经济上:

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包括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输出;实行货币改革,以利于商业贸易;奖励外地工匠移民雅典,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制定了一些有关财产继承、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

2、政治上:

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权利,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作为行政机关。四百人会议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除了第四等级外,其他公民皆可当选。

设立陪审法庭(也译为民众法庭,相当于法院),作为司法机关,任何公民都有权上诉。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由所有等级的公民经抽签方式选出。陪审法庭受理并裁决公民投诉或上诉的案件,扩大了公民的权力。

制定新法典,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只保留了其中有关__的部分,使整个雅典法较有人道色彩。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权利,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

二、梭伦改革的改革意义

梭伦改革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收入最少的第四等级不享有担任政府官职和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这种中立政策,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通过这些改革,使雅典贫苦公民摆脱了遭受债务奴役的威胁,打击了贵族统治,使城邦体制更加巩固。同时,梭伦通过规定公民个人占有土地的限额,防止了土地的过分集中,使城邦体制得到健康发展,民主政治也发展起来。保护和促进工商业的措施,又使工商奴隶主地位迅速上升,奴隶制经济开始走向繁荣。

梭伦改革作为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

最常见高二上学期历史知识点大全 4

一、内外服制

商朝的历史是信史: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成为我国历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二、青铜时代

1、商朝的青铜器

(1)商朝处于青铜时代,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性质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2)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的“司母戊鼎”是世界的青铜器。

2、甲骨文

(1)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是商人刻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

(2)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象形文字。

(3)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最常见高二上学期历史知识点大全 5

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

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二、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工艺

2.冶铁技术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炼钢技术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世界

三、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高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到了清代,还发明了珐琅瓷。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四、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2.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3.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4.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量激增

5.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的丝织业中心。

最常见高二上学期历史知识点大全_精选范文网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多刷题,多见识更多的题型,让自己的大脑知识储备更多。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二上学期历史单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高二上学期历史单元知识点一、夏代1、公元前20_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