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历史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5个大全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了解历史:可以提高人文素养的作用,也能说过去。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5个大全整理 1

扇枕温席

扇枕温席:百善孝为先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

【释义】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历史典故】

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人来养育他。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12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

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黄香担任太守时,体恤百姓们的饥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成长心语】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品德。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因此,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好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定要以黄香为榜样,做一个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好孩子。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5个大全整理 2

著名的历史小故事——《妒妇津》

山东临清(一说临西县,在河北邢台仓上村南)有一条河,有个可以撑船运输旅客渡河的渡口。

民间相传,古时候有个嫉妒心强的女子在这里投河自尽,故称“妒妇津”。

《酉阳杂俎》记载:“晋大始中,刘伯玉妻段氏,字光明,性妒忌……”

晋朝大始年间(疑为泰始,公元266年—274年),有个叫刘伯玉(传说中称是临西县令)的人,他的妻子段光明生性好妒。

刘伯玉喜欢看书,有一天阅读三国大才子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书中描写一个美丽的女子——洛神宓妃:“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云髻峨峨,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

刘伯玉读到此处,赞不绝口,忍不住对妻子说:“娶妇得如此,吾无憾焉!”

刘伯玉的老婆段光明回答说:“君何以水神善而欲轻我?吾死,何愁不为水神。”

——夫君为何赞美水神宓妃,而轻视我?我这就去死,何愁做不成水神!

当天夜间,段光明就投水自尽了。

七天之后,刘伯玉梦到妻子给他托梦说:“君本愿神,吾今得为神也。”

刘伯玉醒来之后,依然心有余悸,惊魂不定,此后一直到死,不敢渡河。

自从段光明投河之后,有女子渡河,如果长得美丽,就会激怒水神段光明,河水骤然“风波暴发”,弄得女子衣裤破损,化的妆也花了。

若女子长得丑陋不堪,河水就会风平浪静,女子渡河若没有风浪,就会被人嘲笑长得磕碜。

因此,一些不自信的女子很忌讳过这条河,渡河的时候,先自毁容颜,以避免被人嘲笑。

当地人传出一首歌谣:“欲求好妇,立在津口。妇立水傍,好丑自彰。”

意思是,想要说个漂亮的媳妇,就让她去水旁站立,是美是丑,立马就会显现出来。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5个大全整理 3

吴三桂·陈圆圆和逼死坡

昆明五华山西麓有一陡坡,称为“逼死坡”,这坡死曾逼死了谁?

逼死坡原名“篦子坡”,现名是怎么来的,要从与昆明有密切关系的几个悲剧人物说起。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在田府,生活忧裕,陈圆圆在锦衣下食的环境中,日日歌舞宴饮,技艺更加精进,声名响彻就城富豪权贵之家。

吴三桂回京时,田国丈想深结这个实力派作为以后的依靠,让陈圆圆招待这个武夫。吴三桂一见陈圆圆,疑为天仙,又惊叹她的才艺,于是向田弘遇索取陈圆圆。田一则无奈,二则想靠吴三桂保护自己身家性命于乱世,便将陈圆圆送给吴三桂。

吴三桂喜得陈圆圆,无奈前方军情紧急,他只好将陈圆圆安置京城,自己返回山海关。就在期间,李自成军攻入了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

李自成军进京后忙于追回赃款,占地盘,准备建立新王朝。而刘宗敏则将吴三桂的父亲抓来拷打,抄了吴家,掠走陈圆圆。

吴三桂投清败李自成后,在追击途中找到陈圆圆,从此再不敢疏忽了。后来吴三桂的势力越来越大,坐镇云南后,即在昆明大兴土木于翠湖、莲花池等处,与陈圆圆共赏风花雪月。   陈圆圆受到民间广泛同情,认为她的遭遇都不是自己的意愿所致,特别是后来吴三桂又寻了“四方观音”“八面观音”等美女纳入府中后,陈圆圆退而念佛养心,更不与吴三桂一心了,所以在吴三桂起兵反清后,她清醒地看到其定不能成事,更心灰意懒,住进了佛庵。等清军败吴三桂军攻入昆明时,陈圆圆自沉莲花池,一代佳丽“香消玉殒”了。

说起来,吴三桂为陈圆圆而叛明,为权欲又叛清,他在昆明做的最令人痛恨的事是杀死永历帝。

永历帝是明朝的桂王,为南明推为永历皇帝领南明残余力量抗清,但终于不敌清军而节节败退至昆明。永历帝无力解决残明势力与李定国等大西军的矛盾,更无力消除大西军内部的争斗,难敌吴三桂尾随而来的数十万大军,向西逃至缅甸境内。吴三桂陈兵缅甸边境,威逼缅王交出永历帝,带回昆明。

永历帝父子被押回昆明后,关在篦子坡头金禅寺内,到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4月,吴三桂为断绝后患,断绝尚有兵力的李定国以永历帝为号召来反清,与他对抗,在金禅寺里擅自用弓弦勒死永历父子。

云南三迤人民同情永历帝的遭遇,鄙夷愤恨吴三桂的为人,改篦子坡为逼死坡,一则不忍说永历帝被勒死,一则说吴三桂对“故主”的行径。逼死坡后又被清政府改为升平坡,以回避历史。

逼死坡陡,走到碑前,应缓缓而行。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5个大全整理 4

信陵君救赵

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音bǐ)率兵救赵国。

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亲自跑到邯郸去督战。他派人对魏安釐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国,就攻打谁。”魏安釐王被吓唬住了,连忙派人去追晋鄙,叫他就地安营,别再进兵。晋鄙就把十万兵马扎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按兵不动。

赵国派使者向魏国催促进兵。魏安釐王想要进兵,怕得罪秦国;不进兵吧,又怕得罪赵国,只好不进不退地停着。赵孝成王十分着急,叫平原君给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写信求救。因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两家是亲戚。

信陵君接到信,三番五次地央告魏安釐王命令晋鄙进兵。魏王说什么也不答应。信陵君没有办法,对门客说:“大王不愿意进兵,我决定自己上赵国去,要死也跟他们死在一起。”

当时,不少门客愿意跟信陵君一起去。

信陵君有个他最尊敬的朋友,叫做侯嬴(音yíng)。信陵君跟侯嬴去告别。侯嬴说:“你们这样上赵国去打秦兵,就像把一块肥肉扔到饿虎嘴边,不是白白去送死吗?”

信陵君叹息着说:“我也知道没有什么用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侯嬴支开了旁人,对信陵君说:“咱们大王宫里有个最宠爱的如姬,对不对?”

信陵君点头说:“对!”

侯嬴接着说:“听说兵符藏在大王的卧室里,只有如姬能把它拿到手。当初如姬的父亲被人害死,她要求大王给她寻找那个仇人,找了三年都没有找到。后来还是公子叫门客找到那仇人,替如姬报了仇。如姬为了这件事非常感激公子。如果公子请如姬把兵符盗出来,如姬一定会答应。公子拿到了兵符,去接管晋鄙的兵权,就能带兵和秦国作战。这比空手去送死不是强多吗?”

信陵君听了,如梦初醒。他马上派人去跟如姬商量,如姬一口答应。当天午夜,乘着魏王熟睡的时候,如姬果然把兵符盗了出来,交给一个心腹,送到信陵君那儿。

信陵君拿到兵符,再一次向侯嬴告别。侯赢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万一晋鄙接到兵符,不把兵权交给公子,您打算怎么办?”

信陵君一楞,皱着眉头答不出来。

侯嬴说:“我已经给公子考虑好了。我的朋友朱亥(音hài)是魏国数一数二的大力士。公子可以带他去。到那时候,要是晋鄙能痛痛快快地把兵权交出来最好;要是他推三阻四,就让朱亥来对付他。”

信陵君带着朱亥和门客到了邺城,见了晋鄙。他假传魏王的命令,要晋鄙交出兵权。晋鄙验过兵符,仍旧有点怀疑,说:“这是军机大事,我还要再奏明大王,才能够照办。”

晋鄙的话音刚落,站在信陵君身后的朱亥大喝一声:“你不听大王命令,想反叛吗?”

不由晋鄙分说,朱亥就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四十斤重的大铁锥,向晋鄙劈头盖脑砸过去,结果了晋鄙的性命。

信陵君拿着兵符,对将士宣布一道命令:“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可以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可以回去;独子没兄弟的,都回去照顾他的父母;其余的人都跟我一起救赵国。”

当下,信陵君就选了八万精兵,出发去救邯郸。他亲自指挥将士向秦国的兵营冲杀。秦将王龁没防备魏国的军队会突然进攻,手忙脚乱地抵抗了一阵,渐渐支持不住了。

邯郸城里的平原君见魏国救兵来到,也带着赵国的军队杀出来。两下一夹攻,打得秦军像山崩似地倒了下来。

秦国多少年来,没有打过这么一个大败仗。王龁带兵败退,还有二万名秦兵被赵兵围困住,投降了。

信陵君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赵孝成王和平原君十分感激,亲自到城外迎接他。

楚国春申君带领的救赵的军队,还在武关观望,听到秦国打了败仗,邯郸解了围,就带兵回楚国去了。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5个大全整理 5

汉武帝封将军柏

在登封嵩阳书院内有三棵"古柏",最小的称为"大将军",最大的偏称为"二将军"和"三将军",将军柏名不符实,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有一段趣谈。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正月,汉武帝刘彻登游嵩山加封中岳后,又来到这里(当时叫嵩阳道观)游览,他一进门,看见一棵柏树身材高大,枝叶茂密,赞叹不已,说道:"朕游遍天下,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柏树呢!"汉武帝面对此树仰望再三,感叹之余,信口赐封它为"大将军"。

封罢大将军,汉武帝在群臣的呼拥下,朝院内走去。来到正院,迎面又看见一棵大柏树,这棵柏树要比"大将军"大得多,汉武帝心中颇为懊悔。但金口已开,没法更改。最后,他还是拿定主意,指着前面的大柏树说?quot;朕封你为二将军。"当时群臣觉得加封的不合理,想向皇上建议,但又不敢直言,只好向皇上提示说:"这棵柏树比前院那棵柏树大得多呀!"汉武帝固执已见,大声斥责道:"什么大呀!小呀!先入者为主。"群臣吓得连忙叩头称"是",谁也不敢再吭了。

汉武帝继续行为往前走,又见到一棵更大的柏树,他犹豫了一下,心想,怎么一棵比一棵大?可我已赐封在先,又不能改口,还是按先来后到次序加封吧。于是面对柏树说:"再大你也是三将军了。"群臣们面面相觑,再也不敢作声。

三棵受封的大柏树,因皇帝封的不合理,都感到不是滋味?quot;三将军"柏认为自己是嵩山中最大的柏树,却封了个"三将军",太不合理,又恼又怒,一气之下,枝叶枯萎,一命呜呼!现在游人已看不到它了。"二将军"感到自己比"大将军"大得多,却被封为"二将军",实在委屈。它虽心怀不满,却不敢直说,一下把肚皮气炸了,现在树干下部还有裂痕,游人能置身里边往返。"大将军"也深感受之有愧,没脸抬头见人,因而经常低着头弯着腰,不敢见游客。久而久之,慢慢地变成了现在这样子。

1985年10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在此视察工作时,将"二将军"柏改称为"元帅柏"。从此古柏又多了一条趣闻。

TAG标签: 历史 故事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5个大全整理_精选范文网

了解历史:可以提高人文素养的作用,也能说过去。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故事(一)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沉鱼“沉鱼”,讲的是西施的故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