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一的知识点参考整理
相关文章
在历史复习中,要记住的事件及时间多,只要我们能借助时间表概念,均能牢固记忆,达到较好的效果,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就可以避免死记硬背。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二第九课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历史选修一的知识点参考整理 1
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宗法制: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阶级: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法家思想
直接原因:秦国落后,秦孝公要求变法
内容: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作用: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中央集权的雏形。
经济: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
高二历史选修一的知识点参考整理 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出现及完成:造纸—甘肃西汉墓出土了纸,东汉有“蔡侯纸”;指南针—战国名“司南”,宋时用于航海;火药—唐宋时用于军事;印刷—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印刷—文化发展、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火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指南针—新船路、世界市场====总之,使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2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看书本识别各种字体),总趋势由繁到简。
2、中国书画
(1)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等。
(2)中国画的分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
3三、文学成就
(1)诗经: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
(2)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风”“骚”并称)
(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张衡等。
(4)唐诗:社会繁荣、对外开放、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
(5)宋词:有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6)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
(7)明清小说: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出现了四大名著以及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4四、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徽剧与汉调融合,形成京剧。
高二历史选修一的知识点参考整理 3
1、背景:
(经济)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地中海工商业发达;
(政治)政治分裂使学术环境相对宽松;
(思想)教会的精神阻碍;
(阶级)正在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
(社会因素)黑死病;
(文化)文学艺术人才辈出;丰富的文化遗产;
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核心内容: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
3、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4、全盛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5、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 39部戏剧,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高成就
6、影响:
①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解放人的思想;
②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
③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反封建教会,促成宗教改革出现;
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清除思想阻碍。
高二历史选修一的知识点参考整理 4
一.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目的:维护_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二历史选修一的知识点参考整理 5
第6课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知识梳理】
、意利资本主义萌芽
1.十四五世纪, 意利些工商业城市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政策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享乐统治文化思想教满场思想变革首先意利现
二、文艺复兴
1. 背景
(l) 经济:意利些工商业城市现资本主义萌芽
(2) 政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追求现世享乐
(3) 文化:接触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典籍
2. 本质: 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束缚解放思想场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
3. 核:文主义即主张神, 要求肯定价值尊严
4. :
(l) 文三杰:
①薄伽丘代表作《十谈》 , 抨击封建道德教禁欲思想, 主张发展性
②丁:代表作《神曲》,教丑恶现象表达憎恶
③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 早提要问代替神问, 称文主义父
(2) 艺术;达??芬奇等师(美术三杰)创作许杰作品
5. 扩展:16世纪, 意利传播欧洲其家
6.影响:使更始更关注及世界
三、宗教改革(略)
欧洲宗教改革运进步传播文主义摇罗马教皇统治
【习探究】文主义哪些特点 ?
提示:
(1) 重视现世, 追求物质幸福, 反宗教禁欲主义
(2) 主张求知欲追根究底探求精神, 反消极、所作态度
(3) 文艺术表达真实情, 反虚伪造作
(4) 重视科实验, 反经验论
(6) , 强调才能自我奋斗, 赞扬英雄史观, 表现乐观主义精神
局限性:强调性掩盖阶级社阶级性造私欲膨胀
高二历史选修一的知识点参考整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