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生活答题参考总结
相关文章
我们要清楚哪些是必考的,哪些是经常考的,哪些是可能考的。分批次的背熟,重点放在前面,次重点在后,快速的熟悉必考的,掌握常考的,理解可能考的。这是重要的一步。重要的是死记硬背是硬道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政治各类题型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生活答题参考总结 1
在《经济生活》非选择题题中,凡是涉及到解决就业措施时,要从政府、企业、劳动者三个角度进行回答。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
(1)从国家角度讲(党和政府)
①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③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⑤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从企业角度讲
①要发展壮大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②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就业人员,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从劳动者角度讲
①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要积极参加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③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
高二政治生活答题参考总结 2
1.为什么做
(1)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
(2)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由党的作用决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是党加强自身的建设的需要;
(5)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怎样做?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在经济工作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求真务实,细化落实政策,克服形式主义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5)在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完善三种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5)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高二政治生活答题参考总结 3
在《经济生活》主观题中,凡是涉及到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措施时?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具体内容看材料而进行选择)
(4)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看材料而定)
(5)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看材料而定)
(7)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战略。(看材料而定)
(8)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看材料而定)
高二政治生活答题参考总结 4
1、对国家(政府):有利于----(10)巩固人民民主专政;(2)协调人民内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3)发扬民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5)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6)巩固国防、维护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7)打击势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8)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9)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以人为本;(10)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2、对执政党:(1)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2)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3)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的先进性;(4)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
3、对公民:(1)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促进和保障人权。
4、对国际社会:(1)发展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2)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建立并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高二政治生活答题参考总结 5
(一)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定要点:⑴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本质);⑵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⑶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⑷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价值规律等。
(二) 根据不同主体定要点
1、对国家:(1)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2)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3)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4)有利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5)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6)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8)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9)有利于加强与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经济优势互补,发挥我国在国际(地区)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10)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11)有利于应对经济全球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对社会:(1)有利于扩大就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2)有利于稳定物价,维护金融安全;(3)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4)有利于创造更多社会财富;(5)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对企业:(1)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2)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3)有利于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4、对居民:(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丰富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生活水平;(2)转变观念,提高国民素质。
(三) 根据不同环节定要点:
⑴生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等;
⑵分配: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等;
⑶交换:繁荣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等;
⑷消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扩大内需、树立科学消费观等);
高二政治生活答题参考总结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