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册知识点经典
相关文章
促使自己实行计划。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它总是在引诱你去偷懒。制定学习计划,可以促使你按照计划实行任务,排除困难和干扰。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二学习计划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政治下册知识点经典 1
一、国家角度
1.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3)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创新。
(4)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6)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应积极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3.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对于繁杂的文化市场,国家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对于落后文化,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对于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二、个人角度
1.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2.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4.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加入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行列中。
必背: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综合类试题
(1)、从国家角度看
一、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实现文化的高度自信和自觉。
三、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2)、从个人角度看
一、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三、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高二政治下册知识点经典 2
进入高二下学期,告别了高一闲暇舒适的生活,马上就要进入高三。在这个关键的时段,要早早地做好准备,努力地把高一时期没有打好的基础巩固好,抓紧一切时间认真学习,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的成绩,把不懂的问题弄清,把问题一道一道的解决。所以,我要做一个关于高二下学期的学习计划。
1、语文:背诵重要的古诗词诗句,弄清文言文里的句式解析,理解文言文大意。积累作文素材,通读高考满分作文,做好阅读笔记。
2、数学:因为我的数学成绩特别差,所以要做一个严格的计划。先把基础打好,从简单的题目刷起,然后再到较难的题目,一步一步的把知识点巩固,最后要刷关于高考的难题,钻研其中的难点。遇到不懂的题目要及时问老师同学,但也不可一遇难题就立马问老师或同学,要经过自己的一番思考后实在没有解题思路即可去问。数学不仅仅是要刷题,更需要把知识点巩固好,这样即可轻松地做题。
3、英语:积累高考词汇。最重要的是单词和句式,要将英语高考单词3500个牢牢记住。在记英语单词时,需找到简单的方法记住。也可多阅读一些英语报刊。
4、历史:不仅要阅读历史书籍,也要多看关于历史的书籍,关注历史信息。
5、物理:与数学一样,都是要多刷题,将知识点巩固,将公式记牢。在上物理课前提前预习,遇到不懂的问老师。或是买关于下学期的指导书,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6、化学:理解书上的例题,提前预习。将化学公式记牢,做好化学实验。
在做好这些事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学习态度摆端正。高中阶段是我们学习的“黄金时段”,我们要好好的把握这段时期,认真学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学习时间,将知识点记牢,将题目弄清楚。在高中这段珍贵的时间里,如果浪费了时间,就相当于虚度光阴,所以要好好的珍惜高中这段时期。在高二这段时期也很重要,为高三打基础,在高考时多一个机会,这样考取一个理想的大学也就多了一份希望。
我会严格的按照以上的学习计划执行,希望自己能够圆满的完成,为高三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二政治下册知识点经典 3
1、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 )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2、“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 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3、目前我国的改革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新事物不断涌现。随之,在十七大报告中出现新名词:“生态文明、公民意识 、财产性收入”等。2009年6月27日,上海闵行区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连根“卧倒”,随之产生2009年热词“楼脆脆”。这表明人民的思想意识( )
①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②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③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④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下列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是 ( )
①人的思维意识 ②人的具体感觉 ③人的抽象思维 ④人的科学预见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世界的本质之所以是物质,是因为 ( )
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②人们只能利用自然物,而不能改变自然物
③世界是由各式各样的物体组成的 ④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⑤人们的活动是追求物质利益的活动 ⑥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A. ①②⑤⑥ B. ①③④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④⑥
6、(2010黑龙江哈三中学段测试)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其依据在于,劳动和社会交往( )
①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②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③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④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到红灯停车时去吃。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
A.否认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否认了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
C.正确,因为有些动物确实很聪明 D.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8.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地命中目标。因此,有人说电脑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认了
①电脑也会产生意识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9.(2010山东潍坊三县联合期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①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②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
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本质“原型”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0、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 )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11、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应这样表述 ( )
A.物质决定于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12、2010年是农历中的虎年,《说文解字》称:“虎,山兽之君也。”在中国文化中,虎代表着刚用威猛,驱凶辟邪、吉祥如意,有关虎的图腾崇拜和文化传说成为中华民族沟通人神、联系自然、祈福辟邪、生生不息的一种文化现象。这表明 (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13、新农村建设中,要改变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地方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
14、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这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明,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广大航天工作者那样,面对科技高峰不畏难,面对尖端技术敢攻关,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争创一流,争创卓越,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这说明(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时起决定性作用
C.精神力量可以直接变为物质力量 D.必须重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6、《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个平凡甚至简单的小人物,智商很低,却有很多高智商者缺乏的美德:“诚实、守信、认真、勇敢,重视感情”。他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向前,单纯,而又执着,不知让多少观众深深感动。这表明 ( )
A.特殊人物的意志能够突破规律的制约 B.人的意志无所不能
C.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促人奋进 D.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17、2010年8月4日,中国经济网发表文章《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文章说,今年入汛以来,我国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我们要用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增强群众抗灾自救、灾后重建的信心,鼓舞大家团结一致,战胜困难,渡过难关。这表明 (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意识是第一位的 B.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物质是第一位的 D.只要有了意识,人的活动就一定能成功
18.(2010江苏海门中学期末)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是20世纪80年代末人类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走过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给人类造成威胁的弯路得出的正确选择。这一战略的实施必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反映物质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④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宗教观念、神话故事、科学幻想、梦境奇遇等都是( )
A.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B.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了人脑的结果
C.人脑对客观事物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D.现实生活中完全找不到
20、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21、“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①精神不是万能的,它的作用时有时无
②人类社会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指导作用
③精神力量往往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力量 ④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 )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23.“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 )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24.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上看,这就话( )
①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事物的绝对性和连续性②否认了食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事物的间断性③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④把事物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5.2010年8月9日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再曝惊人言论,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因此,只有世界各国共同参与,达成共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人类幸免于难。这启示我们( )
①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③自觉尊重客观规律,改变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④要使主观符合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26、明月何皎皎。几千年前,中国人根据对月亮形象的观察给月亮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上面有月宫,琼楼玉宇;有仙子,美丽的广寒宫主嫦娥;有伐桂的吴刚,有捣药的玉兔,那里是一个天上人间。
请简要分析“人们能够给月亮编织出美丽故事”所说明的唯物论道理。(6分)
27、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大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9分)
28、2009年 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会并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为此,济南市某中学高二(2)班同学开展题为“节能减排与我和我们的城市”的探究活动。请你身临其境参与探究:
同学们在探究中了解到: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07年,济南市政府作出决策,启动“绿色济南工程”。3年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加强工地环境管理,实行封闭施工,控制地面扬尘;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燃烧自动控制技术,提高燃烧效率等。凡此种.种,促成了本市空气质量的好转。
结合材料,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济南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10分)
答案:
1-5 CABDB 6-10 DDCBB 11-15 CCADD 16-20 CBDCC 21-25 BBACB
26、(1)①根据对月亮形象的观察和现实生活给月亮编织故事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4分)②人们对月亮编织故事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主观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具有能动作用。(4分)
27、(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8、(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济南市政府坚持从本市空气质量的实际出发,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作出启动“绿色济南工程”的正确决策;(3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济南市政府在正确意识指导下,启动“绿色济南工程”,采取相关措施,实现了蓝天目标,空气质量转好;(3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在实施“绿色济南工程”中,遵循了生态规律,使济南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3分)
高二政治下册知识点经典 4
一、一般意义上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对综合国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个别意义上文化的作用
1.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传统文化的作用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3.中华文化的作用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4.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必背:有关“如何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的问题
提示:精神力量+经济政治+综合国力+表现+塑造+特点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5)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发动、腐朽、落后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7)、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高二政治下册知识点经典 5
1、唐朝在地方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
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
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
唐太宗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于此。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
2、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的好处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厂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高二政治下册知识点经典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