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学必修三知识点范文集锦
相关文章
高中的政治课有其自身的学科体系和价值,许多教师也已经大胆的进行了教学的改革,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教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等都已经进入了课堂,并受到了许多学生的普遍欢迎。小编整理的高二政治小模拟测试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政治哲学必修三知识点范文集锦 1
【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事物的矛盾具有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各自的特点矛盾特殊性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的表现不同的特点
③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对具体问题进具体分析和解决①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①二者是相互联结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普遍性与②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转化的特殊性的关系①学会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②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
【重点解析】
全面掌握和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其哲学依据是矛盾特殊性原理。(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也是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解决矛盾的关键。(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反对一刀切、一风吹。(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难点突破】
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结: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结是指,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既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也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二者相互联结,不可分割。(2)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关键在于不能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当成整体与局部的、范围大小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都是从事物的性质和特点上讲的。普遍性是指同类事物中许许多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即同类事物的共性;特殊性则是事物各自的特殊性质和特点,即事物的个性。因此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即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而不是相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则是整体由局部构成,局部存在于整体当中,是整体的一个部分,二者有范围大小的问题。总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结,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而不是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高二政治哲学必修三知识点范文集锦 2
【知识点概述】
(1)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①分析。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②综合。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③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只有对各要素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认识事物;只有对事物各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事物。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2)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合理的科学的想象,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极为有益。创造性思维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和解决新问题。分析综合过程伴随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人的认识能力会进一步发挥,认识成果惊人。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须注意: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超越;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知识点理解】
全面理解这一知识点,需明确两对“关系”。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思维方法属于意识范畴,是对客观物质对象的正确反映,故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着积极作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是事物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反映。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体。整体与部分在含义、地位、功能等方面均有差别,分析与综合作为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正是这种差别的反映。但整体与部分又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且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所以,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要在综合指导下深入分析,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合理想象必须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创造性思维也强调面对实际提出和解决新问题。正因这些思维方法和过程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所以它们是科学的、合理的、富于创造的,其作用自然是积极的。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检验标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对实践起积极促进作用。思维方法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认识范畴。故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培养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亦需立足实践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人的认识潜能,实现超越,取得惊人成果。
【趣例赏析】
1894年,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在苏格兰一个山头上度假。一天清晨,他看到云雾从山谷中滚滚涌出。他想:云雾也能用来探测粒子吗?对这一奇特想象,他立即进行实验,结果研制出名为“云雾室”的装置,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美国物理学家格拉塞有次在酒馆喝酒,看见啤酒瓶里不断上升的气泡,触动了灵感:“威尔逊能利用气体中的液滴进行研究,我怎么不利用液体中的气泡来胜他一筹呢?”后经研究,他制造了“气泡室”,特别便于研究高速度的短寿命粒子。1960年,格拉塞也获诺贝尔奖。
简析:上述事例生动说明,合理想象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极为有益。因为合理想象不是空想、幻想,它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这也说明,它能与实践结合,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事例还告诉我们,顿悟思维、求异思维都属创造性思维。它们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建立在长期的知识积累和规律探索基础上,故而在我们认识和改造的活动中大放异彩,发挥了积极作用。
高二政治哲学必修三知识点范文集锦 3
1、价值、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的价值标准。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5、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实现方式
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是为他人、为社会多作贡献、多尽责任。
◎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拥有幸福的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社会所提供的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等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个人的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6、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第二:人的价值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我价值。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基础和前提。社会价值决定自我价值。人的自我价值需要通过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和表现。
第三: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高二政治哲学必修三知识点范文集锦 4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什么?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是怎样的?(为何要坚持二者的统一?)
(1)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4、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高二政治哲学必修三知识点范文集锦 5
GDP: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GNP: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农业的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
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由我国农业现状决定:
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
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
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
3.由建国以来我国历史经验证明:农业发展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就快
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
1.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
2.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途径:
1.含义:粗放向集约转变
2.核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1)靠政策
(2)靠科技:靠科技:a教育,提高全体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b农业、科技、教育结合,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
(3)靠投入: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共同投入
(4)靠产业化经营::a措施: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b目标:把农业生产改造为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大生产c重要性: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
(5)靠产业结构调整
高二政治哲学必修三知识点范文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