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复习学习方法大全推荐
相关文章
化学方程式配平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关于高三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有哪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理科复习学习方法大全推荐 1
一、分类记忆法:抓一类,记一片
1、根据物质的分类记忆。每一类物质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酸、碱、盐、氧化物等,他们都有各自的通性,抓住每一类物质的通性,就可记住一大堆方程式。比如SO2、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具有以下通性:
(1)一般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O2+H2O=H2SO3;
CO2+H2O=H2CO3。
(2)都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O2+2NaOH=Na2SO3+H2O;
CO2+2NaOH=Na2SO3+H2O。
(3)都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O2+Na2O=Na2SO3;
CO2+Na2O=Na2CO3。
2、根据元素的分类记忆。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分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等等。
我们最关心的是主族元素,对于同一主族的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卤素的单质(X2)具有以下通性:
(1)都与金属(Na、Fe、Cu等)反应。
(2)都能与氢气反应。
(3)都能与水反应。
(4)都能与碱反应。我们只要抓住其通性,就可记住一大片方程式。
需要说明的是,分门别类地记忆方程式,只需记住常见的一个或几个方程式,就可以做到抓一类记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线记忆法:抓一线,记一串
高中化学方程式很多,如果每个方程式都单独记忆就显得很零乱没抓手,但如果我们以元素为主线,把方程式串起来加以记忆,思路就会很清晰,记起来也非常方便!元素主线有两条:
(1)金属元素主线:金属元素包括:Na、Mg、Al、Fe、Cu。每种金属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每一类物质都有其通性,个别物质有特殊性质。
(2)非金属元素主线:非金属元素主要包括:N、Si、S、Cl。每种非金属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盐。每一类物质也都有其通性,个别物质有特殊性质。
有了主线,就有了抓手,主线上的各类物质不再孤单,它们都被这条主线牵着,我们的思路也顺着主线游走。
通过记忆主线上各类物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把高中所学的绝大多数物质串起来,更有利于形成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主线记忆法其实是提供了一种建立知识网络的思路,抓住了主线,就记住了一串!
三、特例记忆法:特殊反应,特殊关照
有些特殊的、不符合一般规律的反应,往往成为高考的最爱,常考常新,所以这类反应就需要我们的特殊关照,特别记忆。记忆时对其多联系、多分析,知道它们的特殊所在,就有助于加深我们的记忆。
例如: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按照一般的规律金属是不能和碱溶液反应的,铝为什么能反应呢?为了更好的说明原因,其过程可分解为两步:
第一步:2Al + 6H2O=2Al(OH)3 + 3H2↑,这一步符合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规律。
第二步:Al(OH)3+ NaOH=NaAlO2 + 2H2O,这一步符合氢氧化铝的两性,氢氧化铝溶解生成了易溶的偏铝酸钠,金属铝裸露出来就可以继续与水反应了。
两个方程式经过相加,消去两边相同的Al(OH)3即可得到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2Al+2NaOH+2H2O=2 NaAlO2+ 3H2↑。
知道了这两步反应过程,同学们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从而有助于加深记忆。
再比如,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也是分两步进行的,道理一样,这儿不再赘述。
所以,对于这些特殊的化学反应,我们采取“特殊关照”的方法,对其多联系多分析,挖掘其“特殊”背后的东西,搞清其“特殊”背后的“不特殊”,我们的记忆就会变得更加深刻。
四、“特征反应”记忆法:抓住官能团,记忆不再难
对于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宜采用特征反应记忆法。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缩聚反应等。
每一类有机物都可发生其对应的特征反应,抓住这些特征反应,就有利于记忆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比如烷烃可发生取代反应;烯烃可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卤代烃、醇可发生消去反应;醇、羧酸可发生酯化反应等等。
这些特征反应实际上是由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决定的,抓住了官能团就抓住了特征反应,也就容易记忆方程式了。
五、“混个脸熟法”:常见面,反复练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见面是“仁兄”,此话有道理,任何事情或个人碰到的次数多了也就变得熟识了。所以“多次见面,混个脸熟”对记忆化学方程式也不啻是一个好的方法。多次见面重复记忆有助于把暂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
怎样“混个脸熟”呢?一句话:常找零碎时间,反复练习。
下面举例的这种方法需要老师的参与,你可以跟化学老师推荐这种做法,只要方法有效,相信老师很愿意参与的,师生互动,还能让记忆更长久。具体做法是:
(1)完形填空法:老师把高中所有的化学方程式总结归类,印制成讲义,讲义中要求书写的方程式只列出反应物,其余留空。
而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完形填空”:注明反应条件、写出生成物并配平方程式。
这种形式的练习可以集中时间集中来做。
(2)卡片练习法:在“完形填空”的基础上,老师筛选出那些同学们易错,难以记忆的方程式做成卡片,每张卡片包含三到五个方程式。
卡片准备好后,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学生个别练习,也不太占用时间,今天三五个,明天七八个,练了讲,讲了练,久而久之,同学们与方程式见面的机会就多起来,混个脸熟也不成问题啦!
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有的是提供具体的记忆技巧,有的只是提供记忆的思路,但不管是哪种形式,只要我们多层次运用,多管其下,反复练习,那么记忆化学方程式将不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高考理科复习学习方法大全推荐 2
合理安排用在学习上的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有很多的同学在学习化学的时候,是不知道怎么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所以要想学好化学我们必须合理的去掌握学习时间,不要把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到其他的事情上,我们可以用多余的时间去学习自己薄弱的环节,有效的利用时间去复习,提高我们的化学成绩。
进行必要的知识积累及解题的经验积累
化学是有很多需要背的知识的,对于学习理科的同学来说,是非常的难的,我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的督促自己,把自己该背的知识一定要掌握清楚,我们的知识积累一定要到位,在生活中,有些和化学相关的知识,我们也要积极的去思考,这样我们对化学才能有兴趣,只有对化学有兴趣,我们才能把化学学好。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知道哪些方法是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总是让我们事半功倍。我们在找学习方法的时候,一定不要一味的去复制别人的学习方法,我们一定要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方法,多听听老师的意见。
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多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开发自己的大脑,我们的记忆力好了,无论学什么科目,我们的成绩都不会太差,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了高效率使用大脑的技巧,这样我们的理解能力也会提升,化学成绩自然就提升了。
高考理科复习学习方法大全推荐 3
有机推断和合成题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反应条件的选择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应用水平,又能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可与所给信息紧密结合,要求迁移应用,因此成为高考的热点。有机推断是一类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的题型,其一般形式是推物质,写用语,判性质。当然,有的只要求推出有机物,有的则要求根据分子式推同分异构体,确定物质的结构;有的还要求写出有机化学方程式。由于有机化学中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而有机物的分子式不能表示具体的物质,因此用语中特别强调写出有机物质的结构简式。
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要求直接推断物质的名称,并写出结构简式;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最后写化学用语。有机推断应以特征点为解题突破口,按照已知条件建立的知识结构,结合信息和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计算、排除干扰,最后做出正确推断。一般可采用顺推法、逆推法、多法结合推断,顺藤摸瓜,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高考理科复习学习方法大全推荐 4
法一:常用方法
电极:惰性电极;燃料包含:H2;烃如:CH4;醇如:C2H5OH等。
电解质包含:①酸性电解质溶液如:H2SO4溶液;②碱性电解质溶液如:NaOH溶液;③熔融氧化物如:Y2O3;④熔融碳酸盐如:K2CO3等。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第一步:写出电池总反应式
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与燃料的燃烧反应一致,若产物能和电解质反应则总反应为加合后的反应。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如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的反应为:
CH4+2O2=CO2+2H2O①
CO2+2NaOH=Na2CO3+H2O②
①式+②式得燃料电池总反应为:
CH4+2O2+2NaOH=Na2CO3+3H2O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第二步:写出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根据燃料电池的特点,一般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都是O2,随着电解质溶液的不同,其电极反应有所不同,其实,我们只要熟记以下四种情况:
(1)酸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电极反应式:
O2+4H++4e-=2H2O
(2)碱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电极反应式:
O2+2H2O+4e-=4OH-
(3)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环境下电极反应式:
O2+4e-=O2-
(4)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电极反应式:
O2+2CO2+4e-=2CO32- 。
第三步:根据电池总反应式和正极反应式写出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电池的总反应和正、负极反应之间有如下关系:电池的总反应式=电池正极反应式+电池负极反应式
故根据第一、二步写出的反应,有:电池的总反应式-电池正极反应式=电池负极反应式,注意在将两个反应式相减时,要约去正极的反应物O2。
以甲烷燃料电池为例来分析在不同的环境下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1、酸性条件
燃料电池总反应:CH4+2O2=CO2+2H2O①
燃料电池正极反应:O2+4H++4e-=2H2O②
①-②x2,得燃料电池负极反应:
CH4-8e-+2H2O=CO2+8H+
2、碱性条件
燃料电池总反应:
CH4+202+2NaOH=Na2CO3+3H2O①
燃料电池正极反应:
O2+2H2O+4e-=4OH-②
①-②x2,得燃料电池负极反应:
CH4+10OH--8e-=CO +7H2O
3、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燃料电池总反应:CH4+2O2=CO2+2H2O①
燃料电池正极反应:O2+4e-=2O2-②
①-②x2,得燃料电池负极反应:
CH4+O2--8e-=CO2+2H2O
4,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电池总反应:CH4+2O2=CO2+2H2O。
正极电极反应式:O2+2CO2+4e-=2CO32- 。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电池总反应-正极电极反应式得负极反应式:
CH4+4CO32- -8e-=5CO2+2H2O
法二:“碳氢归属法”和“电荷守恒法”
碳氢归属法
根据碳氢元素的归属配平反应式:碳变成二氧化碳或是碳酸盐,氢变成水或氢离子或是氢氧根,还要考虑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如果有机燃料中还含有氧元素(如C2H5OH),我们只需要这样处理:把C2H5OH分子式写成C2H4H2O,这样我们就可以把C2H5OH看成是C2H4,但在最后的电极反应式还需这样修改,酸性条件反应物中水少一分子,碱性条件生成物中水少一分子。
电荷守恒法
书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其关键是要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分析出在负极和正极发生反应的物质及生成的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只要分析出负极和正极的反应物和产物,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即可以写出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应用举例
1、电解质为酸性电解质溶液
例1、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力的重要途径,美国已计划将甲醇燃料用于军事目的。一种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或碳化钨作电极催化剂,在稀硫酸电解液中直接加入纯化后的甲醇,同时向一个电极通入空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种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⑵此电池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⑶电解液中的H+离子向极移动;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 。
⑷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力,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其中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高,其次是 。
解析:因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料燃烧的产物相同,又且其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所以该电池反应方程式是2CH3OH+3O2=2CO2+4H2O。按上述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1知,在稀硫酸中,其正极反应式为:3O2+12H++12e-=6H2O,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利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负极反应式为:2CH3OH+2H2O-12e-=2CO2↑+12H+。由原电池原理知负极失电子后经导线转移到正极,所以正极上富集电子,根据电性关系知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H+离子向正极移动,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负极。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答案:⑴2CH3OH+3O2=2CO2+4H2O
⑵正极3O2+12H++12e-=6H2O;负极2CH3OH+2H2O-12e-=2CO2↑+12H+
⑶正;负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⑷对空气的污染较小
2、电解质为碱性电解质溶液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例2、甲烷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正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C、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碱性不变
D、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大
解析:因甲烷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为KOH溶液,生成的CO2还要与KOH反应生成K2CO3,故该电池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CH4+2OH-+2O2=CO32-+3H2O。从总反应式可以看出,要消耗OH-,故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减小,C错。按上述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2知,在KOH溶液中,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可利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选项A、b均正确。根据能量转化规律,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是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的,能量利用率不高,而电能转化为功的效率要大的多,D项正确。故符合题意的是C。
3、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
例3、某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其中不含O2-和HCO3-)为电解质,以丁烷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该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⑵写出该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⑶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必须在通入的空气中加入一种物质,加入的物质是什么,它从哪里来?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解析:由于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且不含O2-和HCO3-,生成的CO2不会与CO32-反应生成HCO3-的,故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2C4H10+13O2=8CO2+10H2O。按上述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3知,在熔融碳酸盐环境中,其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通入丁烷的一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可利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求得,应为2C4H10+26CO32--52e-=34CO2+10H2O。从上述电极反应式可看出,要使该电池的电解质组成保持稳定,在通入的空气中应加入CO2,它从负极反应产物中来。
答案:⑴2C4H10+13O2=8CO2+10H2O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⑵正极:O2+2CO2+4e-=2CO32-,负极:2C4H10+26CO32--52e-=34CO2+10H2O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⑶CO2从负极反应产物中来
4、电解质为固体氧化物
例4、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A. 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 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
C. 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O2-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D.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O2-=4CO2+5H2O
解析:本题以丁烷燃料电池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涉及的有关“电子流向、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等内容,因正极上富集电子,根据电性关系,O2-不可能移向正极,a错。由丁烷的燃烧反应及电解质的特性知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4H10+13O2® 8CO2+10H2O,b正确。按上述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5知,在熔融状态下允许O2-在其间通过,故其正极反应式为O2+4e-=O2-,C正确。通入丁烷的一极应为负极,D错。故符合题意的是B、C。
高考理科复习学习方法大全推荐 5
1、自行绘制物质转化框图——一定要自己书写。
比如说,我通过一周的学习,老师把碱金属这一块差不多讲完了,我在复习的时候就要自己在纸上画一边碱金属这一块所有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把铝单质、氢氧化铝、氯化铝等等我自己能够想到的物质都写进框图里,并且思考每一步转化发生的化学反应条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复习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从整体上对这一元素有了全局性的了解。
2、上课:自己记录常考点——克服侥幸心理。
元素化学虽然知识点碎内容多,但是在考试中高频率出现的往往就是那么几个翻来覆去的常考点。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会强调重要的知识点。所以这样一来,学习元素化学的时候上课效率就很重要了,因为老师上课特别强调的,往往就是考试常出的。
3、做题:总结高频考点与易错考点——做过就忘等于没做。
很多同学问过小简:对于高一刚开始接触的化学来说,元素化学这一块需不需要做很多题?我的答案是:有时间多做题绝对是好事,但是重要的不是题目做的多少,而是做过后你从这些题中收获了多少。
高考理科复习学习方法大全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