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经典合集
相关文章
化学是高考考试科目之一,学生们想考好化学,最重要的就是背诵知识点,打好知识基础,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化学常识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经典合集 1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2NaOH=Fe(OH)2↓+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2H2O+O2=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Fe2O3+3H2O↑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经典合集 2
37.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还可能是分子,阴、阳离子、基团(如羟基、硝基等)。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38.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强,如碳,稀有气体等。
39.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40.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族元素等。
41.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42.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
43.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44.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乙炔等。
45.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乙酸钠、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46.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47.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
48.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49.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溴化铝等是共价化合物。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经典合集 3
一、溶液的配制
A:物质的溶解 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振荡、加热、将固体研细
:浓硫酸的稀释 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
C: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①固体物质的配制过程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②液体物质的配制过程 计算、量取、溶解 用到的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二、过滤
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纸”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三、 蒸发与结晶
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 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石棉网上
、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①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归纳
第一片:四个“0”
1.滴定管的“0”刻度线在其上部,不是最上端盛放液体可以在“0”刻度线,也可以在“0”刻度线以下。
2.温度计的“0”刻度线在其中下部,
3.托盘天平“0”刻度线在标尺的最左边,
4.量筒、量杯、容量瓶没有“0”刻度线。
第二片:五个标志
1.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内壁水不聚集成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均匀水膜.
2.沉淀洗净标志: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___”,无“___现象。
3.滴定终点的标志:滴下最后一滴“___”液,锥形瓶内反应液由“__”色变为“YY”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
4.容量瓶、分液漏斗、酸式滴定管不漏液标志;容量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用食指按住瓶塞,倒立观察,立正容量瓶后,将瓶塞旋转180°,再次倒立,均无液体渗出。分液漏斗、酸式滴定管:关闭活塞,加入一定量水,活塞处,无水珠渗出。
5.天平平衡标志: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渡幅度相等。
第三片:六个原则
1.除杂:除杂不引杂原则
2.检验:一看(颜色、状态)、二闻(气味)、三实验(加试剂)原则
3.分离提纯:不增不减易分离原则
4.仪器组装:从下而上,由左至右;拆卸与此相反。
5.实验药品:不品尝不手触
6.安全、绿色、经济原则。
第四片:七个“上、下”
1.萃取:碘水、溴水萃取,苯、煤油做萃取剂时,油层在上,CCl4做萃取剂,油层在下。
2.冷凝管:下进上出
3.分液:下层液体下方放,上层液体上口倒
4.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水银球在液面下(不触及瓶底),测量蒸汽温度在液面上(蒸馏烧瓶支管口)
5.收集气体:分子量大于29的,向上排空气法,小于29的,用向下排空气法
6.反应加液:长颈漏斗下颈在液面下,分液漏斗下颈在液面上
7.钠和水反应,固体在上;钠和乙醇反应,固体在下。
第五片:八个“先、后”
1.气体制取:先验密后装药
2.SO42- 鉴定: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后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3.点燃气体:先验纯后点燃
4.浓硫酸沾到皮肤:先用大量水冲洗,后涂碳酸氢钠溶液
5.配制溶液:先冷却后转移
6.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先验水密性后洗涤干净
7.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2~3次,后装反应标准液
8.检验多糖水解:先碱化后加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第六片:九个数据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0.1g;量筒的精确度:0.1ml;滴定管精确度:0.01ml。
2.固体灼烧的定量实验:最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
3.配制溶液,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
4.滴定时,指示剂用量:2~3滴
5.容量瓶内液体加至距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6.取用液体最少量:1~2ml
7.滴定终点:锥形瓶内反应液颜色,半分钟(30秒)不复原
8.试管液体:不超过1/3, 蒸发皿:不超过2/3,烧杯、烧瓶液体:1/3~2/3,酒精灯:1/4~2/3.
9.加持试管:距管口1/3处,试管液体加热:与桌面成45°角。
第七片:十个“不”
1.用PH试纸测溶液PH值:不能用水润湿
2.定容摇匀后,液面降低,不能再补加蒸馏水
3.锥形瓶:不需要干燥,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4.酸、碱式滴定管不能混用(碱易玻璃塞粘结,酸易腐蚀橡胶管),高锰酸钾溶液等氧化性液体不能盛放在碱性滴定管(氧化腐蚀橡胶管)。
5.过滤不能搅拌,液体不能蒸干
6.硝酸、液溴不能用橡胶塞,氢氧化钠碱性溶液不能用玻璃塞,
7.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直接加热
8.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器,量筒、容量瓶不能配制溶液、不能加热;滴管、瓶塞不能混用。
9.药品不能用手拿,不能品尝,不能直接放托盘上称量,不能放回原瓶(Na、K等除外)、
10.U型管不能用液体干燥剂,洗气瓶不能装固体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H2S、NH3(可以干燥SO2、CO、H2还原性气体)。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经典合集 4
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经典合集 5
1、钠和氧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加热):
现象: 红、嘶、浮、游、熔 巧记:红师傅游泳
2、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2Na + 2H↑
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2O2是强氧化剂,用于漂白,供氧剂) 碱性氧化物Na2O与水的反应
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
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离)2-+5、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
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离) (化):Na2CO3 + HCl =NaHCO3 + NaCl (离):CO32- + H+ = HCO3- (化):NaHCO3+HCl=NaCl+H2O+CO2↑
(离):HCO3-+H+ = H2O +CO2↑
6、除杂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氢钠(化)
7、除杂碳酸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氢钠(化)
(离): 8、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化) (离)
9、少量碳酸氢钠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化)
(离): + OH=CaCO+ H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经典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