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化学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40个整理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高三化学是一个新的起点,新高三一轮复习从零开始,完整涵盖高中所有的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40个整理集锦 1

  一、月考战略思想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我校在2011年9月组织了第一次初三各学科月考,并将持续地进行到毕业。月考的目的是以考促学,营造学生的学习气氛,促进教师新课改的贯彻实施,使学生重视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现在就化学月考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

  二、考后学生情况调查

  考试过程由学校统一组织,严格认真地进行。考完后学生情不自禁地跑来给我说:考题太难,学会的化学式和实验又忘了。卷子批改后,分数不理想,学生情绪低落,但经过老师实施心理教育以后,学生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学习兴趣提高。

  三、考卷的侧重点

  本次化学试卷侧重于考查学生通过知识点的分析,要求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和方式。其本质是知识点的变形应用。

  四、听取学校教研意见

  我校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化学科教师重任在身,要把分数提起来,要提高学习兴趣,多做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五、调查学生后的分析及对策

  1、化学式和化学计算是学习上的重难点,如果化学式扎不牢,化学计算将难以开展,更影响到第五章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2、努力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综合性地运用知识来分析某一问题的能力上,要求学生加强学习,探究和应用。找出分析问题的思维切入点,找出运用知识点来解决新问题之间的‘着陆点’、‘桥梁’和‘纽带’。形成新旧知识的重建构造,有机化合,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学科,所见题型太少,要通过练题熟练地掌握一些基础题型,然后再拓展一定层次的综合性和难度的题的训练。练题可以增长见识,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形成科学探究的本领。

  4、面对全体学生,实施了思想心理充电。主题是;面对事实,振作精神,科学探究,继续行动。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若不能做好学生思想工作,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就不能提高分数了。

  5、展开几种辅导工作:1指导同学们购书,展开课外阅读,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带着不懂的化学问题问老师,问同学,学问结合。2理出课外学习计划表,劳逸结合。

  六、开发评卷教学的功能

  1、评卷教学的功能认识

  评卷教学,应是课改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课题。如何开发化学评卷教学领域的思想教育价值,化学智力教育价值,化学美育教育价值。如何在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创新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根据学生的化学语言、文字表达折射出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之间联系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掌握状况。既给我们老师课改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素材和源泉,教学相长。也为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2、通过评卷教学,实现化学计算的归类整理,复习应用,开发学生智力资源。

  采用归类题型评卷教学的方法,逐类旁通。在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计算的基础上,对综合的化学计算题所涉及到的几个公式间联系,每个公式中几个量之间的关系要有清晰的认识,要加以比较,会灵活应用,综合考虑。只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题来训练,一点就通,一通百通,使学生从练题中发现,头脑灵活。

  强化一定量的题型训练,在求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比、质量分数、化合价、化学式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换算公式推导应用,是最先开始的基础化学计算。再经综合性的习题训练。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的理性思维能力。这里必须强调题型的归纳总结,提升知识,抽象认识化学原理规律。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七、如何突破学生学化学式这个难点

  1、要在掌握常见常用的化学元素符号的基础上,学习常见的单质和化合物。要区别元素符号和单质的概念意义上的不同和联系。

  2、具体学习1—4章涉及的物质的化学式。学生感到困难的是元素符号和原子个数不好记忆,要帮助学生发现一些规律。

  3、在实验中学习化学式。把实验药品拿到课堂上或在实验室中学化学式。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这种强烈的直接的刺激感官,学生爱不释手,此种方式学生最容易学化学式。有少数学生记忆不准确,再反复观摩学习。

  4、通过化合价的学习来指导掌握化学式。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化合物里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子个数与化合价关系密切。

  5、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分散—集中—分散学习方式。不宜一开始就集中学习化学式,学生会失去信心,宜分散到练题讲新课中来学习。每章结束后集中复习、检测。每章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在每章小结时一个一个力争突破学习它。

  6、印发1—4章化学式。分成单质、化合物两大类学习,既可以加深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又可以牢固地把握。采用对化学式的进行抽问、检测、考试,纠正错误,强化知识。反复学习。

  八、综述月考认识

  月考是检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经验积累,学生科学探究的认知过程。考试和评卷教学为交与学双方提供了因材施教和基础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学习的成功平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的认知过程。提高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服务。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40个整理集锦 2

(一)钠离子

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要明显看到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以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钠焰。

(二)钾离子

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

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

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

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⑷方法四(铁丝法):

同钠的方法二中的学生实验方法。该法效果不如方法一、二、三,但接近课本的做法。

观察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则浅紫色的钾焰不明显。

(三)锂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用镊子取一团棉花,吸饱酒精,又把酒精挤干,把棉花沾满Li2CO3粉末,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跟钠的方法二相同。

(四)钙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同钠的方法一。

⑵方法二(烧杯-酒精法):

取一药匙研细的无水氯化钙粉末(要吸少量水,如果的确一点水也没有,则让其在空气吸一会儿潮)放在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7~8滴酒精,点燃。⑶方法三(药匙法):用不锈钢药匙盛少许无水氯化钙(同上)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五)锶离子

方法一、二:同碳酸锂的方法一、二。

(六)钡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量研细的氯化钡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入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取一小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吸饱水后又挤干,把这棉花沾满上述糊状氯化钡,放在酒精灯火焰下部的外焰上灼烧,可看到明显的黄绿色钡焰。

⑵方法二(棉花-水-烧杯法):

跟方法一类似,把一小团棉花沾水后挤干,沾满糊状氯化钡,放在一倒置的烧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点燃。可与棉花+酒精燃烧比较。

(七)铜离子

⑴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同钡离子的方法一相同。

⑵方法二(镊子-棉花-酒精法):同钠离子方法。

⑶方法三(烧杯-酒精法):同钾离子的方法一。

⑷方法四(药匙法):同钙离子的方法三。

焰色反应现象要明显,火焰焰色要象彗星尾巴才看得清楚,有的盐的焰色反应之所以盐要加少量水溶解,是为了灼烧时离子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挥发成彗星尾巴状,现象明显;而有的离子灼烧时较易挥发成彗星尾巴状,就不用加水溶解了。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40个整理集锦 3

  学习化学应分类知识点

  虽然理念高考题目变化多端,但是考试的知识点却始终如一,有的一些试题知识改变了一些题目,而本质却没有变,就会有一些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其实这类学生就是没有牢记住知识点。对于这样的问题,必须构建大量的模型,对每一个模型代表了不同的知识点类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因此,学生在做题是的首要反应就是紧密联系类似题目。寻找可以应用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复习时善于总结

  化学练习题目的重要载体是知识,一些学生做了大量的题目,还是无法举一反三,甚至不会举一反三。具体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不断思考,认真总结的习惯,题目数量较多,但是却没有有效的截图方法,学生做题之后,必须深入总结,科学分析,利用做几道题有关的变试题获得相关的解题方法。学生做题之后,必须要进行深入总结,科学分析,利用做几道有关的变试题获得相关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的思维模式。并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对相同问题的瑰丽认真总结,从而找出自己的问题,对做题是出现的问题全面分析,查找原因。

  课后应该强化练习题训练

  处理化学复习资料中的习题,只有解决好较高质量的并且最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才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复习资料中的习题,高三学生并不需要全部都做。而是要精选,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高三复习的大量宝贵时间,也使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复习更加有效率。并且做题的时候能够更加针对性地复习。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40个整理集锦 4

  对于任一可逆的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equilibrium) 时,体系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其活度熵为一定值。

  化学反应平衡的标志是化学反应体系内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建立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就不发生改变了。反过来说,如果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则平衡就没有发生移动。例如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中,加入多少水就会有多少水流出,加入的水和流出的水始终相等, 化学反应平衡也是这样,就是生成的物质等于被消耗的物质,所以物质的质量始终不变化。其平衡遵循化学平衡常数。

  平衡状态的特征:(针对同一种物质)

  逆:化学平衡状态只是讨论可逆反应形成的一种状态

  等:正反应逆反应速率相等,正逆反应中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变: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状态和平衡体系,任一条件改变,都可能引起平衡移动

  同:对于一个可逆反应来说,如果外界条件不变时,无论采取任何途径,最后平衡状态相同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即:化学平衡的根本标志是V(正)=V(逆):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某物质的消耗速率等于该物质的生成速率;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因为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比。所以要描述一个可逆反应达平衡,必须一个描述正反应,一个描述逆反应,且描述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比。

  条件判断

  (一)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1)平均摩尔质量M=m(总)/n(总)

  ① 如果全为气体:

  A:在密闭容器中,如果不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N2(g)+3H2(g)2NH3(g)其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平衡。(因为全是气体,所以气体的总质量m不变;假设平衡左移,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假设平衡右移,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即平衡移动,M一定改变)

  B:在密闭容器中,如果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I2(g)+H2(g)2HI(g)其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因为全是气体,所以气体的总质量m不变;假设平衡左移,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假设平衡右移,气体总物质的量也不变,即平衡移动,M不变)

  ② 若有固体或液体参加反应或生成:

  无论是否是等体积反应,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一般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特殊情况如反应CO(g)+H2(g==)C(S)+H2O(g)

  如果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等于12 g/mol,其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因 为假设平衡左移,气体总质量每增加12 g,其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1 mol,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不变,假设 平衡右移,气体总质量每减少12 g,其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1 mol,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也不变)

  如果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不等于12 g/mol,其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因为假设平衡左移,气体 总质量每增加12 g,其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1 mol,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改变,假设平衡右移,气体总质量每减少12 g,其气体的物 质的量减少1 mol,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也一定改变)

  (2)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m(总)/v(总)

  ①如果全为气体:

  A: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

  例:如N2 (g)+3H2(g)2NH3(g)其混合气体的 平均密度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B:在恒压的密闭容器中:

  如果不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N 2(g)+3H2(g)2NH3(g)其混合气体的平均 密度一定,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如果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I2(g)+H2(g)2HI(g)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3)从混合气体的总压强考虑(恒温恒容)

  如果不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N2(g)+3H2(g)2NH3(g)其混合气体的总压强p一定,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如果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I2(g)+H2(g)2HI(g)混合气体的总压强p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4)若为绝热体系,温度一定,可以说明反应达平衡。

  (5)合气体的颜色一定(某气体有色),可以说明反应达平衡。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40个整理集锦 5

1.N2:合成氨,填充灯泡(与氩气),保存粮食

2.稀有气体—保护气,霓虹灯,激光

3.H2探空气球,氢氧焰,冶金,合成氨,高能无害燃料;

4.CO2灭火剂,制纯碱,制尿素,人工降雨(干冰)

5.C.金刚石:制钻头石墨:制电极,坩埚,铅笔芯,高温润滑剂

木炭制黑火药;焦炭冶金;炭黑制油黑、颜料、橡胶耐磨添加剂

6.CaCO3:建筑石料,混凝土,炼铁熔剂,制水泥,制玻璃,制石灰

7.Cl2:自来水消毒,制盐酸,制漂白粉,制氯仿

8.AgBr:感光材料;AgI:人工降雨

9.S:制硫酸,硫化橡胶,制黑火药,制农药石硫合剂,制硫磺软膏治疗皮肤病

10.P:白磷制高纯度磷酸,红磷制农药,制火柴,制烟幕弹

11.Si:制合金,制半导体。

12.SiO2:制光导纤维,石英玻璃,普通玻璃

13.Mg、Al制合金,铝导线,铝热剂

14.MgO、Al2O3:耐火材料,Al2O3用于制金属铝

15.明矾:净水剂;

17.漂白剂:氯气、漂白粉(实质是HClO);SO2(或H2SO3);Na2O2;H2O2;O3

18.消毒杀菌:氯气,漂白粉(水消毒);高锰酸钾(稀溶液皮肤消毒),酒精(皮肤,75%)碘酒;苯酚(粗品用于环境消毒,制洗剂,软膏用于皮肤消);甲醛(福尔马林环境消毒)

19.BaSO4:医疗“钡餐”

20.制半导体:硒,硅,锗Ge,镓Ga

21.K、Na合金,原子能反应堆导热剂;锂制热核材料,铷、铯制光电管

22.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23.MgCl2制金属镁(电解),Al2O3制金属铝(电解),NaCl制金属钠(电解)

24.果实催熟剂、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标志—乙烯,

25.气焊、气割有氧炔焰,氢氧焰

26.乙二醇用于内燃机抗冻

27.甘油用于制硝化甘油,溶剂,润滑油

TAG标签: 化学 学习方法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40个整理集锦_精选范文网

高三化学是一个新的起点,新高三一轮复习从零开始,完整涵盖高中所有的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