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的技巧参考合集
相关文章
初中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其中很大一部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因此学起来并不难,之所以有同学们觉得生物难,主要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思路和记忆方法,下面是学好初中生物常用的记忆方法的话题,请参考。
高考化学复习的技巧参考合集 1
一、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命题特点
理综化学大题不但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区分考生成绩优秀程度、便于高考选拔人才。根据对近年高考理综第Ⅱ卷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
1.一般有4道大题,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
2.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比较实验、离子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联系,纯粹就是拼盘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
3.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第Ⅱ卷大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仪器与试剂选用、分离方法选择、对比实验设计等,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入了实验数据的分析,题型新颖。
二、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答题策略
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2.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试题的难度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答题策略】该类题尽管设问较多,考查内容较多,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要充满信心,分析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盖斯定律的应用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关各类平衡移动的判断、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影响速率的因素及有关计算的关系式;电化学中两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离子放电先后顺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有关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强弱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等基础知识,都是平时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重点。在理解这些原理或实质时,也可以借用图表来直观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图表的能力与技巧。总结思维的技巧和方法,答题时注意规范细致。再者是该类题的问题设计一般没有递进性,故答题时可跳跃式解答,千万不能放弃。
3.实验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化工流程或实验装置图为载体,以考查实验设计、探究与实验分析能力为主,同时涉及基本操作、基本实验方法、装置与仪器选择、误差分析等知识。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气体制备、溶液净化与除杂、溶液配制、影响速率因素探究、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物质成分或性质探究、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的重组或延伸。
【答题策略】首先要搞清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一系列操作或提供的装置都是围绕实验目的展开的。要把实验目的与装置和操作相联系,找出涉及的化学原理、化学反应或物质的性质等,然后根据问题依次解答即可。
4.有机推断类试题
命题常以有机新材料、医药新产品、生活调料品为题材,以框图或语言描述为形式,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同分异构、化学用语及推理能力。设计问题常涉及官能团名称或符号、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空间结构、计算、检验及有关合成路线等。
【答题策略】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往往直接从官能团、前后有机物的结构差异、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不饱和度等角度推断。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至于出现情境信息时,一般采用模仿迁移的方法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使用。推理思路可采用顺推、逆推、中间向两边推、多法结合推断。
高考化学大题怎样才能拿高分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考化学答题技巧请继续关注高三网高考频道!
化学是一门记忆加实验的科学”,这也许不太符合一些同学的思维习惯。特别是我们很多同学在初中化学学得还算可以的情况下,是觉着没有花多少时间去记忆的。其实不然,说句武断一点的话,化学学得好的同学主要是因为掌握了化学的记忆方法,高效而又轻松地记忆化学知识。
高考化学复习的技巧参考合集 2
1、化学知识的基础就是概念的积累
在概念复习中,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很多,它们构建了化学的基础。其复习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这么多知识点在高考中不可能面面具到,对知识的考查只能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抽样,能力考查也只能是高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但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障碍重重。因此必须确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
2、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习惯
每次解完题后要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
3、及时归纳总结
每个单元或章节复习完后,要反思本单元或章节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重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与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通过反思融汇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所以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杂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4、认真做好考后分析
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试卷,对试卷高中生出错多的题要找出原因(是知识点不清,方法不明,还是粗心所致),接着在课堂上认真讲评纠错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对症下药实现提高。重视做题和考后的纠错。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
高考化学复习的技巧参考合集 3
注意审题,表达清晰
化学科目失分主要有六个原因:审题不仔细,概念不清楚,实验不重视,思维不敏捷,表达不清楚,书写不规范。因此,考生审题要很仔细,不能答非所问。
化学大题
基本上都是实验性,填空性,计算性的题目。有一定的探究性,高考往往考出平时咱们做的并不多的有点偏离大众的题目,但是这些题目的问题的答案都最终会回到大众化的知识当中。
我们做化学大题,有个很重要的方法,和做英语单词填空这道题的方法极其类似,那就是先直接看每个空的旁边的问题,然后心里有个大体的印象,有底。看完知道这道题,不管他题目是如何,实验是怎么做的,但是他最终的问题,都是考那一块知识的,考点是什么。知道了这个,做起来就不会陷入到题中设下的泥潭当中难以脱身,导致时间浪费。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有一道考化学反应平衡的大题,他的题目很长,有什么侯氏制碱法,说了一大堆的反应方程式,并且详细叙述了制碱的过程,并且说了反应中的各类现象,以及最后产生的各类杂质等等等等。
您看到这个题目时候,如果是按部就班的,从开头开始读题,那么,很可能被一个反应中你没见过的现象所迷惑,从而仔细思考这个现象是什么意思,如果思考的出来还好说,但大多数情况你是思考不出来的,那么,这个思考不出来的现象就会成为你喉头的一根刺,就好比英语阅读中的一个生词。也许他对于题目的解答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他影响的,是你的心情,是你做这道题的心态!这很重要!心态在考试中,尤为重要的!一旦你的心态受到这个现象的影响,那么接下来的答题过程,就会产生一种不敢保证的感觉,导致你做每一个空的时候,都不由得想:我是否因为那个现象的不懂,没有将这个空的问题考虑清楚?
具体的规划,一定要落实到时间点!因为你在高考的考场上,根本没有时间来根据时间段再去计算时间点。你每次抬头看时间只能看到现在是几点几分,不会马上就知道现在处于哪个时间段哪个进度。所以你很有必要把点划分详细(但记住一点,千万不要过于详细,你按照我上面划分的,化学大题(3个还是4个来着)总共给25分钟(乱编的),物理总共多少。。。千万不要把每道题用的时间划分出来,那样反而会影响你。
高考化学复习的技巧参考合集 4
法一:常用方法
电极:惰性电极;燃料包含:H2;烃如:CH4;醇如:C2H5OH等。
电解质包含:①酸性电解质溶液如:H2SO4溶液;②碱性电解质溶液如:NaOH溶液;③熔融氧化物如:Y2O3;④熔融碳酸盐如:K2CO3等。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第一步:写出电池总反应式
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与燃料的燃烧反应一致,若产物能和电解质反应则总反应为加合后的反应。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如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的反应为:
CH4+2O2=CO2+2H2O①
CO2+2NaOH=Na2CO3+H2O②
①式+②式得燃料电池总反应为:
CH4+2O2+2NaOH=Na2CO3+3H2O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第二步:写出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根据燃料电池的特点,一般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都是O2,随着电解质溶液的不同,其电极反应有所不同,其实,我们只要熟记以下四种情况:
(1)酸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电极反应式:
O2+4H++4e-=2H2O
(2)碱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电极反应式:
O2+2H2O+4e-=4OH-
(3)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环境下电极反应式:
O2+4e-=O2-
(4)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电极反应式:
O2+2CO2+4e-=2CO32- 。
第三步:根据电池总反应式和正极反应式写出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电池的总反应和正、负极反应之间有如下关系:电池的总反应式=电池正极反应式+电池负极反应式
故根据第一、二步写出的反应,有:电池的总反应式-电池正极反应式=电池负极反应式,注意在将两个反应式相减时,要约去正极的反应物O2。
以甲烷燃料电池为例来分析在不同的环境下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1、酸性条件
燃料电池总反应:CH4+2O2=CO2+2H2O①
燃料电池正极反应:O2+4H++4e-=2H2O②
①-②x2,得燃料电池负极反应:
CH4-8e-+2H2O=CO2+8H+
2、碱性条件
燃料电池总反应:
CH4+202+2NaOH=Na2CO3+3H2O①
燃料电池正极反应:
O2+2H2O+4e-=4OH-②
①-②x2,得燃料电池负极反应:
CH4+10OH--8e-=CO +7H2O
3、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燃料电池总反应:CH4+2O2=CO2+2H2O①
燃料电池正极反应:O2+4e-=2O2-②
①-②x2,得燃料电池负极反应:
CH4+O2--8e-=CO2+2H2O
4,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电池总反应:CH4+2O2=CO2+2H2O。
正极电极反应式:O2+2CO2+4e-=2CO32- 。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电池总反应-正极电极反应式得负极反应式:
CH4+4CO32- -8e-=5CO2+2H2O
法二:“碳氢归属法”和“电荷守恒法”
碳氢归属法
根据碳氢元素的归属配平反应式:碳变成二氧化碳或是碳酸盐,氢变成水或氢离子或是氢氧根,还要考虑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如果有机燃料中还含有氧元素(如C2H5OH),我们只需要这样处理:把C2H5OH分子式写成C2H4H2O,这样我们就可以把C2H5OH看成是C2H4,但在最后的电极反应式还需这样修改,酸性条件反应物中水少一分子,碱性条件生成物中水少一分子。
电荷守恒法
书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其关键是要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分析出在负极和正极发生反应的物质及生成的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只要分析出负极和正极的反应物和产物,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即可以写出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应用举例
1、电解质为酸性电解质溶液
例1、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力的重要途径,美国已计划将甲醇燃料用于军事目的。一种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或碳化钨作电极催化剂,在稀硫酸电解液中直接加入纯化后的甲醇,同时向一个电极通入空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种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⑵此电池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⑶电解液中的H+离子向极移动;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 。
⑷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力,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其中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高,其次是 。
解析:因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料燃烧的产物相同,又且其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所以该电池反应方程式是2CH3OH+3O2=2CO2+4H2O。按上述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1知,在稀硫酸中,其正极反应式为:3O2+12H++12e-=6H2O,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利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负极反应式为:2CH3OH+2H2O-12e-=2CO2↑+12H+。由原电池原理知负极失电子后经导线转移到正极,所以正极上富集电子,根据电性关系知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H+离子向正极移动,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负极。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答案:⑴2CH3OH+3O2=2CO2+4H2O
⑵正极3O2+12H++12e-=6H2O;负极2CH3OH+2H2O-12e-=2CO2↑+12H+
⑶正;负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⑷对空气的污染较小
2、电解质为碱性电解质溶液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例2、甲烷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正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C、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碱性不变
D、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大
解析:因甲烷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为KOH溶液,生成的CO2还要与KOH反应生成K2CO3,故该电池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CH4+2OH-+2O2=CO32-+3H2O。从总反应式可以看出,要消耗OH-,故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减小,C错。按上述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2知,在KOH溶液中,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可利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选项A、b均正确。根据能量转化规律,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是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的,能量利用率不高,而电能转化为功的效率要大的多,D项正确。故符合题意的是C。
3、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
例3、某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其中不含O2-和HCO3-)为电解质,以丁烷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该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⑵写出该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⑶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必须在通入的空气中加入一种物质,加入的物质是什么,它从哪里来?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解析:由于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且不含O2-和HCO3-,生成的CO2不会与CO32-反应生成HCO3-的,故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2C4H10+13O2=8CO2+10H2O。按上述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3知,在熔融碳酸盐环境中,其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通入丁烷的一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可利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求得,应为2C4H10+26CO32--52e-=34CO2+10H2O。从上述电极反应式可看出,要使该电池的电解质组成保持稳定,在通入的空气中应加入CO2,它从负极反应产物中来。
答案:⑴2C4H10+13O2=8CO2+10H2O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⑵正极:O2+2CO2+4e-=2CO32-,负极:2C4H10+26CO32--52e-=34CO2+10H2O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⑶CO2从负极反应产物中来
4、电解质为固体氧化物
例4、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A. 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 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
C. 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O2- 本文来自化学自习室!
D.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O2-=4CO2+5H2O
解析:本题以丁烷燃料电池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涉及的有关“电子流向、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等内容,因正极上富集电子,根据电性关系,O2-不可能移向正极,a错。由丁烷的燃烧反应及电解质的特性知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4H10+13O2® 8CO2+10H2O,b正确。按上述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5知,在熔融状态下允许O2-在其间通过,故其正极反应式为O2+4e-=O2-,C正确。通入丁烷的一极应为负极,D错。故符合题意的是B、C。
高考化学复习的技巧参考合集 5
奇数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并使其单(奇)数变双(偶)数,最后配平其它原子的个数。
例4:fes2+o2→fe2o3+so2
分析:由反应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是具有单数氧原子的fes2变双(即乘2),然后配平其它原子个数。
解:4fes2+11o2→2fe2o3+8so2
高考化学复习的技巧参考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