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化学

高三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及复习资料5篇

发布时间: 浏览量:6

演绎归纳重点知识,形成系统思路,运用课堂训练形式,联系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进行知识的“课堂拓展”。每节课后进行作业练习,我们要及时对常考、常错知识点精讲精练,注重培养自己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小编带来高三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及复习资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及复习资料1

第一片:组成

1.概念:含碳化合物(非全部)

2.表示:

⑴分子式(化学式):相同元素原子合起来写,

⑵最简式(实验式):约去分子式中各元素原子的公约数

⑶电子式:“点”或“叉”是最外层电子,会写甲烷、乙烯、乙炔、甲基、羟基等电子式。

⑷结构式:略去未成键电子,共用电子对用短横线代替。

⑸结构简式:突出官能团,略去其他价键。

⑹键线式:略去所有原子,用线表示键,注意:顶点、转折点、交叉点均为C原子。

⑺球棍模型:球代表原子,棍代表键

⑻比例模型:相关原子的相对大小空间结合

⑼通式:同类物质相同表示,附:重要有机物的通式:

①烷烃:CnH2n+2

②单烯烃(环烷烃):CnH2n

③单炔(二烯烃):CnH2n-2

④苯的同系物:CnH2n-6

⑤饱和一元醇(醚):CnH2n+2O

⑥饱和一元醛(酮):CnH2nO

⑦饱和一元羧酸(酯):CnH2nO2。

第二片:结构

1.常见空间构型

⑴饱和碳原子(甲烷):四面体

⑵碳碳双键(乙烯):平面

⑶碳碳三键(乙炔):直线

⑷苯环:平面

2.组成与结构的“四同”

⑴同位素: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即核素间的互称,

⑵同系物:结构相似(同类物质:官能团种类、个数均相同--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或相当于—CH2)原子团的一类物质。

⑶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O2和O3(原子个数不同),金刚石和石墨(原子结合方式不同),白磷和红磷(原子个数、结合方式均不同)。

⑷同分异构体:组成相同,即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即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大致有:碳链异构(碳干不同)、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一样,如醇和醚、醛和酮,羧酸和酯等),位置异构(官能团位置不相同)、顺反异构(必含碳碳双键、两个双键C均连不同的原子或基团)、书写时一般按此顺序。

第三片:性质

1.物理性质:常见重要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⑴烃都难溶于水,密度一般比水小,四个碳以下的烃,常温下为无色气体(超过四个碳只有新戊烷是气体)。

⑵卤代烃都难溶于水,CH3Cl、CH3CH2Cl常温下是气体,多卤代物不是气体。

⑶含氧衍生物中,甲醚、甲醛是气体,低级醇、醛、酸易溶于水。

⑷苯酚是无色固体,空气中氧化变质为粉红色。

2.重要化学反应

⑴加成反应: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类似无机的化合),反应物通常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碳氧双键(通常都是醛基)

⑵取代反应:一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有取而代之含义(类似于无机的复分解);卤化、硝化、酯化、磺化、皂化、水解均属于取代反应。

⑶消去反应:指有机物分子内脱去小分子,形成不饱和键的反应。一般有:

①醇的消去: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乙醇是170°)

②卤代烃的消去:氢氧化钠醇溶液。

注意:结构不对称时,一般遵循马氏规则。

⑷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有加聚(无小分子产生)和缩聚(生成小分子),注意结构简式和方程式的书写差异。

⑸氧化还原反应:加氧(醛→羧酸)或去氢(醇→醛)的反应称氧化,加氢(醛→醇、油脂的氢化、硬化)或去氧的反应称还原(—NO2→—NH2既去氧又加氢)。

⑹淀粉遇碘呈蓝色、苯酚遇Fe3+显紫色的显色反应,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的颜色反应。附:焰色反应,金属或其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的火焰颜色,属于元素性质,物理变化(原子内部能级改变→电子跃迁)。

第四片:有机物燃烧问题

1.烃的燃烧:

⑴甲烷燃烧:淡蓝色火焰,乙烯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乙炔燃烧:火焰明亮,有浓烈的黑烟,火焰温度极高(生成水少,汽化耗热少)。

⑵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烃(物质的量不变前提下烃的混合物)

①燃烧耗氧量取决于,

②若生成等量的CO2,说明含C相同;

③若生成等量的H2O,说明含H相同

④若生成的CO2等量,H2O也等量,说明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耗氧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烃,若甲比乙多n个C,则乙一定比甲多4n个H。

⑶相同质量的不同烃(质量不变前提下烃的混合物)

①不同类别的烃含H质量百分含量愈高(或含C质量分数愈低)耗氧量愈多,即烷烃耗氧量最高,所有烃中甲烷耗氧量最高。

②若生成等量的CO2,说明含C质量分数相同;

③若生成等量的H2O,说明含H质量分数相同

④若生成的CO2等量,H2O也等量,说明它们最简式相同。

2.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

一般是物质的量关系,通常将氧折换成CO2或H2O。如等物质的量的C2H4和C2H6O→C2H4·H2O,CH4和C2H4O2→CH4·CO2耗氧量相同。其他生成CO2或H2O的关系,参考前面烃中的②、③。

第五片:关于试剂的褪色

一般分物理褪色和化学褪色

1.物理褪色:活性炭等的吸附褪色和萃取褪色

2.化学褪色: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有色物质变成无色物质。

⑴使溴水褪色:

①还原褪色:和SO2、SO32-、Fe2+、S2-、I-、HI、H2S、含醛基的物质反应。

②歧化褪色:和OH-、CO32-的反应

③加成褪色:和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物质反应

④取代褪色:和含酚羟基的物质反应

⑵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都是还原褪色,即MnO4-被还原。常见的有:

①无机:SO2、SO32-、Fe2+、S2-、I-、HI、H2S、Cl-、Br-等

②有机:含碳碳双键、含碳碳三键、醛基、酚羟基、醇羟基(季醇除外)、胺基、苯的同系物(与苯环相连的C无H的除外)。

第六片:几个重要用量

1.氢气用量:均为加成反应,

⑴碳碳双键:1:1;⑵碳碳三键:1:2;⑶苯环:1:3;⑷碳氧双键:1:1(醛基、酮羰基可以加成,羧基、酯基、肽键不能加成)

2.氢氧化钠的用量:酚羟基、羧基、水解后的卤素原子,均为1:1;注意:水解不消耗氢氧化钠。

3.Br2的用量(通常考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一般不考液溴、溴蒸汽):⑴加成反应:①碳碳双键1:1,②碳碳三键1:2,

⑵取代反应:酚羟基的临、对位的H,1:1。

高三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及复习资料2

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2.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4.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5.得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失电子能力一定弱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较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8.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9.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

10.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11.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12.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氧分子

13.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4.反应热ΔH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反应的快慢有关

15.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16.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有电荷

17.向一定温度下足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wg硫酸铜粉末,搅拌后静置,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分数不变,硫酸铜变为CuSO4·5H2O,其质量大于W×250/160g

高三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及复习资料3

1、半径

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最高正价。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③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和铜,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①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常见的具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高三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及复习资料4

1、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f、cl

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

3、其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元素是cl

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的非金属元素是o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

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

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

10、导电性的金属是ag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

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k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21、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2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高三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及复习资料5

1.有机物一般含有碳、氢元素;但CCl4组成中不含氢。

2.有机物一般易燃;但四氯化碳、聚四氟乙烯却不能燃烧。

3.卤代烃水解得到的有机产物一般是醇类;但氣苯水解得到苯酚。

4.卤代烃一般为液态,不溶于水;但一元氣代烷通常为气体。

5.醇类催化氧化一般生成醛(或酮),继续氧化生成酸;但R3COH不能催化氧化成醛或酸。

6.能称“某酸”的化合物一般是酸类;但苯酚俗称石炭酸,并不属于酸类,而是酚类。

7.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一般是同系物,但苯甲醇与苯酚、乙烯与环丙烷等均相差“一并不是同系物。

8.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般是醛类;但葡萄糖、甲酸和甲酸某酯等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9.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分子中一般含有醛基;但果糖分子中不含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10.酸与醇间的反应一般属酯化反应;但乙醇与氢溴酸混合加热生成溴乙烷不是酯化反应。

11.酯化反应一般发生在酸与醇之间;但纤维素与浓HNO3也能发生酯化反应。

12.酯一般通过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原理制得;但乙酸苯酯是由乙酸酐(CH3CO)2O或乙酰氣CH3COC1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而得到。

13.有机物中的油一般是指由髙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但汽油、柴油、煤油等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14.蜡的主要成分一般是指髙级脂肪酸与髙级脂肪醇所形成的酯;但石蜡是高级烷烃(含C20~C30)的混合物。

15.同分异构体一般能用同一化学式表示;但表示的并不都是同分异构体,如淀粉与纤维素。

16.丝和毛一般是指蚕丝和动物的毛发,其成分都是蛋白质;但人造丝的成分是纤维素,人造毛则是合成纤维(聚丙烯腈)。

17.玻璃一般是指硅酸盐;但有机玻璃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高三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及复习资料5篇_精选范文网

演绎归纳重点知识,形成系统思路,运用课堂训练形式,联系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进行知识的“课堂拓展”。每节课后进行作业练习,教师及时批改,对常考、常错知识点精讲精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小编带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