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汇总大全精选
相关文章
从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来看,试题难度适中,但知识覆盖面较广。因此,高三化学复习在注重双基、突出重点、适度扩大知识面的基础上,还要研究解题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汇总,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汇总大全精选 1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高中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汇总大全精选 2
1、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高中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汇总大全精选 3
通常情况下,会指明那个是少量,那个是过量(将A加入B中,通常是A少量,B过量,-----当然特殊说明加到什么程度例外),也有指明相互间的数量或比例,此时需要先判断过量、少量及程度)。
第一片:连续反应情况
生成的产物可与过量的物质继续反应的离子反应
1.CO2、SO2、H2S等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⑴气体少量:生成CO32-、SO32-、S2-(若是氢氧化钡或澄清石灰水,生成对应沉淀)
⑵气体过量:生成HCO3-、HSO3-、HS-
2.Na2CO3、Na2SO3、Na2S等和盐酸的反应(NaH2PO4和Na3PO4类似,不常考)
⑴盐酸少量:生成HCO3-、HSO3-、HS-
⑵盐酸过量:放出CO2、SO2、H2S气体
3.AlCl3和NaOH的反应,
⑴加入少量NaOH溶液:Al3++3OH-==Al(OH)3↓
⑵加入过量NaOH溶液: Al3++4OH-==AlO2-+2H2O
(通入氨气或滴加氨水,只生成Al(OH)3沉淀),
4.NaAlO2盐酸的反应
⑴加入少量的盐酸:AlO2-+H++H2O==Al(OH)3↓
⑵加入过量的盐酸:AlO2-+4H+==Al3++2H2O
(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2AlO2-+CO2+3H2O==2Al(OH)3↓+CO32-,通入过量CO2气体,AlO2-+CO2+2H2O==Al(OH)3↓+HCO3-,漂白粉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类似,但是,若通入SO2就是氧化了,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总是生成HCO3-)。
5.硝酸银溶液和氨水的反应
⑴少量氨水:Ag++NH3·H2O=AgOH↓+NH4+
⑵过量氨水:Ag++2NH3·H2O=Ag(NH3 )2++2H2O
6.Fe和稀硝酸的反应,
⑴少量Fe:Fe+NO3-+4H+=Fe3++NO↑+2H2O
⑵过量Fe:3Fe+2NO3-+8H+=3Fe2++2NO↑+4H2O
⑶Fe过量部分,生成X Fe3+mol的和Ymol的Fe2+
3(X+Y)Fe+(3X+2Y)NO3-+4(3X+2Y)H+=3XFe3++3YFe2++(3X+2Y)NO↑+2(3X+2Y)H2O
(前面五种情况的部分过量,参照该反应,进行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即可)
7.⑴NaH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⑵Ca(HCO3)2和NaOH、
⑶Ca(HCO3)2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这几个反应,都是先写少量的反应物,设其为1mol,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各离子的系数比,一定等于其原来组成的计量比。
①澄清石灰水少量:Ca2++2OH-+HCO3-=CaCO3↓+CO32-+2H2O
②NaHCO3少量:HCO3-+OH-+Ca2+= CaCO3↓+ H2O
(第三组巧合,无论谁少量都是Ca2++OH-+HCO3-=CaCO3↓+H2O)
第二片:先后反应的情况
即:几种离子均和同种微粒反应,但有先后情况,结合能力最强的最先反应;前面反应进行完毕后,后面的反应才能进行。(同样可先设少量反应物为1mol,认清反应顺序)。
1.Mg(HCO3)2和NaOH的反应(澄清石灰水、Ba(OH)2反应相似)
⑴少量NaOH溶液:
⑵过量NaOH溶液:
2.NH4HCO3和NaOH的浓或加热反应(稀溶液、不加热写成NH3·H2O形式)
⑴少量NaOH溶液:
⑵过量NaOH溶液:
3.FeI2溶液中通入Cl2或滴加氯水( 注意还原性:I->Fe2+>Br-)
⑴少量Cl2:2I-+ Cl2=I2+2Cl-
⑵过量Cl2:2Fe2++4I-+ 3Cl2=2Fe3+2I2+6Cl-
⑶FeI2溶液和Cl2以3:4反应,首先判断3mol的.FeI2完全氧化失9mol的电子,4mol的Cl2全部还原得8mol电子,9>8说明氯气是部分过量的少量,氯气全部被还原,有电子守恒,离子方程式是:4 Cl2+6I-+2Fe2+=2Fe3++3I2+8Cl-(若是FeBr2溶液,离子方程式为:8Cl2+6Fe2++10 Br-=6Fe3++5Br2+16Cl-).
第三片:互不干涉的独立反应
(这类反应的书写原则和第一类的第7种情况相同)
1.NaHSO4和Ba(OH)2的反应,
⑴NaHSO4少量(只说将NaHSO4滴加到Ba(OH)2溶液中、将NaHSO4滴加到Ba(OH)2溶液中至沉淀完全、将Ba(OH)2滴加到NaHSO4溶液中至沉淀完全):
H++SO42-+OH-+Ba2+=BaSO4↓+H2O
⑵Ba(OH)2少量(只说将Ba(OH)2滴加到NaHSO4溶液中、将Ba(OH)2滴加到NaHSO4溶液中至溶液呈中性、将NaHSO4滴加到Ba(OH)2溶液中至溶液呈中性):Ba2++2OH-+SO42-+2 H+=BaSO4↓+2H2O
⑶沉淀完全后继续滴加:H++OH-= +H2O,溶液呈中性后继续滴加:SO42-+ Ba2+=BaSO4
2.明矾和Ba(OH)2的反应
⑴向明矾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沉淀的质量最大、只有一种沉淀、氢氧化铝全部溶解,1:2这几种说法都是该种情况):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⑵向明矾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使Al3+恰好完全沉淀(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2:3):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⑶明矾和Ba(OH)2以5:9反应,此时,Al(OH)3部分溶解,而BaSO4没有沉淀完全:5Al3++9SO42-+9Ba2++18OH-==9BaSO4↓+2Al(OH)3↓+3AlO2-+6H2O
(注意:配平时,先配电荷守恒,再配质量守恒)
第四片:原理不同,产物不同
1.铜和浓硝酸的反应
⑴少量的Cu:Cu+4H++2NO3_=Cu2++2NO2↑+2H2O
⑵过量的Cu(此时变为稀硝酸)3Cu+8H++2NO3_=3Cu2++2NO↑+4H2O
(锌和浓硫酸反应,少量Zn放SO2、过量Zn放H2,原因一样)
2.FeCl3和Na2S的反应
⑴FeCl3溶液过量:2Fe3++S2-=2Fe2++S↓
⑵FeCl3溶液少量:2Fe3++3S2-=S↓+2FeS↓
⑶FeCl3溶液极少量:Fe3++3S2-+3H2O=Fe(OH)3+3HS-
(也有学者写成Fe(OH)3↓+H2S↑或Fe2S3,视题给信息而定)。
高中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汇总大全精选 4
1、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和C6H6
2.CH2:烯烃和环烷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举一例: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2、有机物之间的类别异构关系
1. 分子组成符合CnH2n(n≥3)的类别异构体:烯烃和环烷烃;
2.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n≥4)的类别异构体:炔烃和二烯烃;
3.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醇和醚;
4. 分子组成符合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醛和酮;
5. 分子组成符合CnH2nO2(n≥2)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羧酸和酯;
6.分子组成符合CnH2n-6O(n≥7)的类别异构体: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
3、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
1.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2.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Fe作催化剂;②浓硝酸:50~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③浓硫酸:70~80℃水浴;共热
3.卤代烃水解:NaOH的水溶液;
4.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浓硫酸共热
5.酯化反应:浓硫酸共热
6.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7.酚与浓溴水或浓硝酸
8.油酯皂化反应
9.(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事实上也是取代反应。)
4、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
烯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炔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二烯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H2、Cl2
苯乙烯的加成:H2、卤化氢、水、卤素单质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
含醛基的化合物的加成:H2、HCN等 酮类物质的加成:H2
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
5、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
烯烃、二烯烃、乙炔、苯乙烯、烯烃和二烯烃的衍生物。
6、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
苯酚和甲醛:浓盐酸作催化剂、水浴加热
二元醇和二元羧酸等
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凡是分子中有醛基(-CHO)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所有的醛(R-CHO);
2.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注: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氢氟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高中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汇总大全精选 5
1、影像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决定因素)
化学反应是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2)外因(影响因素)
①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注意:增加固体物质或纯液体的量,因其浓度是个定值,故不影响反应速率(不考虑表面积的影响)
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气体的体积减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注意:由于压强对固体、液体的体积几乎无影响,因此,对无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③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④催化剂:催化剂有正负之分。使用正催化剂,反应速率显著增大;使用负催化剂,反应速率显著减慢、不特别指明时,指的是正催化剂。
2、外界条件同时对V正、V逆的影响
(1)增大反应物浓度时,V正急剧增加,V逆逐渐增大;减小反应物的浓度,V正急剧减小,V逆逐渐减小
(2)加压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V正、V逆均增大,气体分子数大的一侧增大的倍数大于气体分子数小的一侧增大的倍数;降压V正、V逆均减小,气体分子数大的一侧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分子数小的一侧减小的倍数。
(3)升温,V正、V逆一般均加快,吸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加的倍数;降温时,V正、V逆一般均减小,吸热反应减小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减小的倍数。
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1)V正=V逆,如对反应mA(g)+nB(g)======pC(g)
①生成A的速率与消耗A的速率相等。
②生成A的速率与消耗B的速率之比为m:n
(2)各组成成分的量量保持不变
这些量包括: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体积、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反应的转换率等。
(3)混合体系的某些总量保持不变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及体系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等不变
1、影像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决定因素)
化学反应是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2)外因(影响因素)
①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注意:增加固体物质或纯液体的量,因其浓度是个定值,故不影响反应速率(不考虑表面积的影响)
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气体的体积减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注意:由于压强对固体、液体的体积几乎无影响,因此,对无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③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④催化剂:催化剂有正负之分。使用正催化剂,反应速率显著增大;使用负催化剂,反应速率显著减慢、不特别指明时,指的是正催化剂。
2、外界条件同时对V正、V逆的影响
(1)增大反应物浓度时,V正急剧增加,V逆逐渐增大;减小反应物的浓度,V正急剧减小,V逆逐渐减小
(2)加压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V正、V逆均增大,气体分子数大的一侧增大的倍数大于气体分子数小的一侧增大的倍数;降压V正、V逆均减小,气体分子数大的一侧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分子数小的一侧减小的倍数。
(3)升温,V正、V逆一般均加快,吸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加的倍数;降温时,V正、V逆一般均减小,吸热反应减小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减小的倍数。
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1)V正=V逆,如对反应mA(g)+nB(g)======pC(g)
①生成A的速率与消耗A的速率相等。
②生成A的速率与消耗B的速率之比为m:n
(2)各组成成分的量量保持不变
这些量包括: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体积、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反应的转换率等。
(3)混合体系的某些总量保持不变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及体系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等不变。
高中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汇总大全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