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年化学必修的总知识点整理推荐
相关文章
高三化学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学专题知识点,助你金榜题名!
高三学年化学必修的总知识点整理推荐 1
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2.摩尔质量的单位g/mol或g.mol3.22.4mol/L的使用条件:①标准状况下(0℃101KPa);②气体。注: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
4.n=m/M;n=V/22.4;n=cmol/L·V(aq)L
5.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必需的仪器:__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7.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等,其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8.电离方程式如H2SO4=2H++SO42-、Ba(OH)2=Ba2++2OH-、Na2CO3=2Na++CO39.在离子反应中可以拆开的物质:强酸(HCl、H2SO4、HNO3)、强碱[KOH、NaOH、Ba(OH)2、Ca(OH)2]、可溶性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除AgCl外的氯化物,除BaSO4外的硫酸盐。
10.离子方程式典型错误:
1)电荷、原子不守恒,如:Fe+Fe3+=2Fe2+、
2)拆分错误,
如: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不能写成:CO32-+2H+=CO2↑+H2O,应写成:CaCO3+2H+=Ca2++CO2↑+H2O
3)化学原理错误,
如:Fe和HCl反应不能写成2Fe+6H+=2Fe3++3H2↑,应写成Fe+2H+=Fe2++H2↑;
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H++OH-+SO42-+Ba2+=BaSO4↓+H2O,
应写成2H++2OH-+SO42-+Ba2+=BaSO4↓+2H2O
11.液氯、液氨、冰醋酸属于纯净物。
12.常见的混合物有煤,石油,漂白粉,硬铝、黄铜、钢等合金,氯水,氨水等溶液,胶体。
13.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丁达尔效应
14.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时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而言,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单质的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15.升失氧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是还原剂
高三学年化学必修的总知识点整理推荐 2
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2.摩尔质量的单位g/mol或g.mol3.22.4mol/L的使用条件:①标准状况下(0℃101KPa);②气体。注: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
4.n=m/M;n=V/22.4;n=cmol/L·V(aq)L
5.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必需的仪器:__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7.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等,其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8.电离方程式如H2SO4=2H++SO42-、Ba(OH)2=Ba2++2OH-、Na2CO3=2Na++CO39.在离子反应中可以拆开的物质:强酸(HCl、H2SO4、HNO3)、强碱[KOH、NaOH、Ba(OH)2、Ca(OH)2]、可溶性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除AgCl外的氯化物,除BaSO4外的硫酸盐。
10.离子方程式典型错误:
1)电荷、原子不守恒,如:Fe+Fe3+=2Fe2+、
2)拆分错误,
如: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不能写成:CO32-+2H+=CO2↑+H2O,应写成:CaCO3+2H+=Ca2++CO2↑+H2O
3)化学原理错误,
如:Fe和HCl反应不能写成2Fe+6H+=2Fe3++3H2↑,应写成Fe+2H+=Fe2++H2↑;
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H++OH-+SO42-+Ba2+=BaSO4↓+H2O,
应写成2H++2OH-+SO42-+Ba2+=BaSO4↓+2H2O
11.液氯、液氨、冰醋酸属于纯净物。
12.常见的混合物有煤,石油,漂白粉,硬铝、黄铜、钢等合金,氯水,氨水等溶液,胶体。
13.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丁达尔效应
14.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时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而言,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单质的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15.升失氧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是还原剂
高三学年化学必修的总知识点整理推荐 3
1、N2非常稳定的原因:N2键能很大,非常稳定,N2经常可以做保护气。
2、NO、NO2与环境污染:(1)有毒(2)造成酸雨(3)光化学烟雾(4)破坏O3层
3、NH3的实验制法:
(1)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单一的桉盐(NH4HCO3)分解
(3)浓氨水滴入到固体氢氧化钠中、浓氨水滴入到固体氧化钙中、
浓氨水滴入到固体碱石灰中。
4、NH4+的检验:取少量待测液,加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含有NH4+。
5、用浓氨水和固体氧化钙或固体烧碱混合可以制得氨气的原因。
答:固体烧碱与浓氨水混合,固体氢氧化钠吸水并放热,温度高NH3的溶解度减低,且氢氧化钠电离产生大量的氢氧根离子,使NH3+H2ONH3·H2ONH4++OH—逆移动,有利于NH3的产生。
6、单独的硝酸根离子没有氧化性,但是(H+、NO3—)氧化性很强。
7、不稳定性:4HNO3=4NO2↑+O2↑+2H2O(见光或受热分解)浓硝酸应该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8、NO2红棕色,Br2也是红棕色,但是不能用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因为它们都可以使它变蓝。
可以用水或硝酸银溶液鉴别。
9、2NO2N2O4N2O4无色,该正反应放热。降低温度颜色变浅。
10、KMnO4做氧化剂一般还原产物为Mn2+。Mn2+往往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11、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可以推断出的结论:(1)气态氢化物稳定。(2)气态氢化物还原性弱。(3)单质的氧化性强。(4)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注意与氢化物的酸性没有关系)如(酸性)HNO3>H3PO4
高三学年化学必修的总知识点整理推荐 4
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CO32—+H+HCO3—
HCO3—+H+CO2↑+H2O
HCO3—+H+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反应实质:HCO3—+OH-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CO32—+H2O+CO2HCO3—
不反应
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
转化关系
五、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高三学年化学必修的总知识点整理推荐 5
1、守恒规律
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最重要的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看,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此外,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物质质量也都守恒。守恒规律应用非常广泛,通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算问题以及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2、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价,只有氧化性,如浓硫酸中的硫是+6价,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元素处于,只有还原性,如硫化钠的硫是-2价,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如二氧化硫的硫是+4价,介于-2与+6之间,氧化性和还原性同时存在,但还原性占主要地位。物质大多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体现出各种元素的综合,如H2S,既有氧化性(由+1价氢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还原性(由-2价硫元素表现出的性质)。
3、难易规律
还原性强的物质越易失去电子,但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到电子;氧化性强的物质越易得到电子,但得到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这一规律可以判断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例如Na还原性很强,容易失去电子成为Na+,Na+氧化性则很弱,很难得到电子。
4、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用这一性质可以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如2HI+Br2=2HBr+I2,氧化物Br2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I2的.氧化性。还原剂HI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HBr的还原性。
5、歧化规律
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歧化反应的特点: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如Cl2+H2O=HCl+HClO,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歧化为-1价和+1价的氯。
6、归中规律
(1)同种元素间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时候,其产物的价态既不相互交换,也不交错。
(2)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存在中间价态时,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物质和低价态物质才有可能发生反应,若无中间价态则不能反应。如浓硫酸和SO2不能反应。
(3)同种元素的高价态氧化低价态的时候,遵循的规律可简单概括为:高到高,低到低,可以归中,不能跨越。
高三学年化学必修的总知识点整理推荐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