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化学

高三化学易错难题知识点大全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紧紧抓住机遇,不怕挑战,克服一切困难。制定好自己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计划,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学识、道德修养等各方面水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学期的化学科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三化学易错难题知识点大全推荐 1

  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能力强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判断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

  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

  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易难与H2化合的易难及生成氢化物稳定性

  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活泼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

  阳离子氧化性强的为不活泼金属,氧化性弱的为活泼金属阴离子还原性强的为非金属性弱,还原性弱的为非金属性强

  原电池中负极为活泼金属,正极为不活泼金属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为非金属性强的单质,氧化成低价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电解时,在阴极先析出的为不活泼金属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高三化学易错难题知识点大全推荐 2

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

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 ”“↑”“↓”是否应用恰当。

4、离子共存问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生成气体:CO32-、HC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H2O:①H+和OH-生成H2O。②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如:HCO3-+H+=H2O+CO2↑, HCO3-+OH-=H2O+CO32-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常见这四种有色离子)。

②注意挖掘某些隐含离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H+,碱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OH-。

③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高三化学易错难题知识点大全推荐 3

1、守恒规律

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最重要的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看,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此外,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物质质量也都守恒。守恒规律应用非常广泛,通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算问题以及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2、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价,只有氧化性,如浓硫酸中的硫是+6价,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元素处于,只有还原性,如硫化钠的硫是-2价,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如二氧化硫的硫是+4价,介于-2与+6之间,氧化性和还原性同时存在,但还原性占主要地位。物质大多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体现出各种元素的综合,如H2S,既有氧化性(由+1价氢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还原性(由-2价硫元素表现出的性质)。

3、难易规律

还原性强的物质越易失去电子,但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到电子;氧化性强的物质越易得到电子,但得到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这一规律可以判断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例如Na还原性很强,容易失去电子成为Na+,Na+氧化性则很弱,很难得到电子。

4、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用这一性质可以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如2HI+Br2=2HBr+I2,氧化物Br2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I2的.氧化性。还原剂HI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HBr的还原性。

5、歧化规律

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歧化反应的特点: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如Cl2+H2O=HCl+HClO,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歧化为-1价和+1价的氯。

6、归中规律

(1)同种元素间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时候,其产物的价态既不相互交换,也不交错。

(2)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存在中间价态时,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物质和低价态物质才有可能发生反应,若无中间价态则不能反应。如浓硫酸和SO2不能反应。

(3)同种元素的高价态氧化低价态的时候,遵循的规律可简单概括为:高到高,低到低,可以归中,不能跨越。

高三化学易错难题知识点大全推荐 4

一、含量与物理性质

1.O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

2.H是最轻的非金属元素;Li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3.Na是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元素;K是焰色反应为紫 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元素。

4.Si是人工制得纯度最高的元素;C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元素。

5.N是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O是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6.常温下,F、Cl是单质具有有色气体的元素。

7.C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元素。

8.Cl是单质最易液化的气体、最高价氧化物的 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

二、化学性质与用途

1.F是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

2.N是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

3.S是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元素。

4.P是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元素。

5.F是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以雕刻玻璃的元素。

6.O是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对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元素。

7.Mg是既能在CO2中燃烧,又能在N2中燃烧的金属单质。

8.Li、Na、F的单质在常温下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

三、电子微粒组

1.原子Ne

2.分子CH4、NH3、H2O、HF

3.阳离子Na+、Mg2+、Al3+、H3O+

4.阴离子N3-、O2-、F-、OH-

四、18粒子微电组

1.原子Ar

2.分子SiH4、PH3、H2S、HCl、F2、H2O

3.阳离子K+、Ca2+、PH4+

4.阴离子P3-、S2-、Cl-

5.特殊情况:F2、H2O2、C2H6、CH3OH、CH3F 、N2H4

高三化学易错难题知识点大全推荐 5

氧化剂、还原剂之间反应规律

(1)对于氧化剂来说,同族元素的非金属原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就越难得电子。因此,它们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弱。

(2)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顺序相一致。

(3)元素处于高价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还原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4)元素处于低价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剂反应,在生成的新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5)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时,是氧化剂,起氧化作用的是氧化剂,被还原生成H2,浓硫酸是强氧化剂。

(6)不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是氧化性极强的强氧化剂,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或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主要是得到电子被还原成NO2,NO等。一般来说浓硝酸常被还原为NO2,稀硝酸常被还原为NO。

(7)变价金属元素,一般处于价时的氧化性,随着化合价降低,其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氧化剂与还原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一般是生成相对弱的还原剂和相对弱的氧化剂,即在适宜的条件下,可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也可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

TAG标签: 化学 学习方法

高三化学易错难题知识点大全推荐_精选范文网

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紧紧抓住机遇,不怕挑战,克服一切困难。制定好自己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计划,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学识、道德修养等各方面水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学期的化学科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