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化学

高三化学理科复习模块的知识点范文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同学们应认真研究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学习具体操作步骤,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做实验时聚精会神、勤于动手、认真观察、善于动脑、练习独立设计实验方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化学理科复习模块的知识点范文整理 1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26.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28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29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30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31.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

32.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33.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34.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35.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极性分子);键无极性,分子一定无极性(非极性分子)。

36、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

高三化学理科复习模块的知识点范文整理 2

基本理论

1、 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 CH:C2H2和C6H6② 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④ 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 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 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 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 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 + Mn2O7 == 2KMnO4 + 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 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 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 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 Fe2+ 。

26. 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 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28 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29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高三化学理科复习模块的知识点范文整理 3

1、氯气

(1) 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a.能跟金属(如Na、Fe、Cu等):2Na + Cl

2 2NaCl 2Fe+3Cl22FeCl3 Cu + Cl2 CuCl2

.和非金属(如H2)反应:H2 + Cl22HCl 将HCl溶于水,就得到盐酸。

c.和水的反应:Cl2 + H2

OHCl+HClO (氯气溶于水得氯水,部分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d.与碱的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2OH+Cl2=Cl

—+ClO+H2O)(用于多余氯气的吸收)

“84”消毒液(漂白液) 的有效成分是NaClO

漂白粉制取原理的反应方程式是2Ca(OH)2+2Cl2== CaCl2+ Ca(ClO)2+ 2H2O,(此处用石灰乳,而不能用石灰水)

漂白粉的成分是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 漂粉精露置于空气中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lO)2+CO2+H2O== CaCO3+2HClO,

2HClO2HCl+O2↑ (写两个)

漂白粉漂白原理:Ca(ClO)2+CO2+H2O== CaCO3↓+2HClO (写一个)

e.与盐溶液反应:Cl2+2NaBr = =2NaCl+Br2 Cl2+2KI == 2KCl+I2

(3)氯气的制法:

a. 实验室制少量氯气

.工业上制少量氯气,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高三化学理科复习模块的知识点范文整理 4

1.碱性物质:

①碱性:NaOH、NH3·H2O、NaHCO3、Na2CO3、NaAlO2、Na2SiO3等

②碱性+氧化性:Na2O2、NaClO、NaNO2、Fe(OH)3等

③碱性+还原性:Na2SO3、Na2S、Fe(OH)2等

2.酸性物质:

①酸性:HCl(稀)、H2SO4(稀)、H2CO3、NaHSO4、AlCl3、NH4Cl等

②酸性+氧化性:HNO3、H2SO4(浓)、HClO、FeCl3、CuSO4等

③酸性+还原性:H2S、H2SO3、HI、FeSO4等

3.中性物质:

①中性:Na2SO4、CaCl2、Ba(NO3)2等

②中性+还原性:NaI、KBr等

如果反应物都是碱性物质,它们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仅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只需要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就可以完成方程式的书写。

例如:Na2O2+Na2S+2H2O=4NaOH+S↓

同理,如果反应物都是酸性物质,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需要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就可以完成方程式的书写。

例如:2FeCl3+2HI=2FeCl2+2HCl+I2

当然,如果是酸、碱性物质与中性物质反应时,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1)发生生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例如:CaCl2+Na2CO3=2NaCl+BaCO3↓

H2SO4+Ba(NO3)2=BaSO4↓+2HNO3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2NaI+Na2O2+2H2O=4NaOH+I2

2NaI+2FeCl3=2FeCl2+2NaCl+I2

在高中涉及的反应中,难度较大的是以下两类反应:

①既有酸性又有氧化性的物质与既有碱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之间的反应;

②既有酸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与既有碱性又有氧化性的物质之间的反应。

这两类反应我们既要考虑复分解反应又要考虑氧化还原反应。书写时应该考虑氧化还原反应优先原则,再考虑复分解反应。

例如:

⑴2FeCl3+Na2S=2FeCl2+2NaCl+S↓

⑵H2S+NaClO=NaCl+S↓+H2O

⑶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

⑷6HI+2Fe(OH)3=2FeI2+I2+6H2O

高三化学理科复习模块的知识点范文整理 5

第一片:概述

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2.环境: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中学很少涉及)。

3.分类:①复分解反应,②氧化还原反应,③双水解反应,④络合反应

4.实质:有离子的浓度发生改变(具体到最常见的复分解反应体现为:生成难溶、难电离、易挥发性物质)

5.应用:

第一片:离子共存

通常指的是大量共存,发生离子反应就不能共存,不能发生离子反应就可以共存。其考查方式一般有判断和推断。解决该问题需注意:

⑴首先看清楚题第一要求:

是“能”还是“不能”、是“一定”还是“可能”。

⑵颜色要求:

通常是要求无色,有色离子MnO4-、Cu2+、Fe3+及Fe2+不能大量存在(I-、Br-无色)。

⑶反应类型要求:

如要求是因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等等。一般以要求氧化还原反应为多。

⑷酸碱性要求

①酸性环境含有大量H+,能与H+反应的所有弱酸的酸根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生成弱酸)、OH-离子(中和)、S2O32-(歧化)均不能大量存在。

②碱性环境中含有大量OH-,凡能与之反应生成弱碱的金属阳离子、NH4+及所有酸式酸根离子、H+(中和),都不能大量存在。

③加入铝产生氢气及由水电离的H+或OH-非常小(水的电离被强烈抑制),可能是强酸性环境,也可能是强碱性环境。

④附:常见题给提示的溶液酸碱性情况

A.直接点明、

.溶液的PH值、

C.H+或OH-的浓度、

D.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

E.Kw与H+或OH-比值大小、

F.H+与OH-比值大小、

G.由水电离的H+或OH-的大小。

⑸其他题意要求:加入某粒子的反应情况、已经含有某离子的情况等。

⑹常见的:

A.因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的氧化性的:MnO4-、ClO-、Fe3+、NO3-(H+)与还原性的I-、S2-、HS-、SO32-、HSO3-、Fe2+等;

.因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的:Al3+与CO32- 、HCO3-、S2-、HS-、HSO3-、AlO2-,Fe3+与CO32-、 HCO3-;

C.因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的:Fe3+和SCN-、苯酚,NH3和Ag+、Cu2+、Ca2+等。

第二片:离子方程式

用来表示离子反应的方程式。遵循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三大守恒。考查方式通常有判断正误和书写两种方式,是化学考试的重点和热点。

⑴必须符合反应的客观事实:如Fe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只能生成Fe2+而不会生成Fe3+、稀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不会生成氢气、Al3+和过量的氨水不会生成 AlO2-等等(相同的反应物因相对量的不同,产物不相同的书写。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单独讨论)。

⑵电子守恒:若是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⑶电荷守恒:反应物所带正负电荷代数和总数等于生成物所带正负电荷代数和总数。

⑷质量守恒:参加反应的各元素原子总数前后相等。

⑸相关物质的书写要正确,即通常所说的“拆”与“不拆”的问题。为了方便应用,记住一句话就行:只有可溶性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才能拆开写。即: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易挥发均不能拆开。

注意:①微溶物最常考的是Ca(OH)2,通常都是以澄清石灰水的形式出现,此时,要拆为Ca2+和OH-,若说是石灰乳或石灰粉则不能拆开。②常见的酸式酸根,只有硫酸氢根在水溶液中拆开写。

TAG标签: 化学 知识点

高三化学理科复习模块的知识点范文整理_精选范文网

同学们应认真研究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学习具体操作步骤,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做实验时聚精会神、勤于动手、认真观察、善于动脑、练习独立设计实验方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