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历史

高三历史下学期知识点大全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最新知识点归纳一览2022,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

高三历史下学期知识点大全精选 1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明朝产生

(1)出现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地点:江南地区

(3)出现部门:纺织部门

(4)出现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雇佣关系)

2.清朝发展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表现

(1)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2)分工更细

(3)雇工数量增多

(4)部门和地区增广

3.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2)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二、“重农抑商”政策

1.首倡商鞅变法,为后来的朝代所推崇。

2.推行的目的:

(1)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3.明清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

(1)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

(2)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3)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4)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4.关于对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1)积极作用: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违背了历史潮流。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海禁”的直接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2.“海禁”的表现

民间贸易:明初实行“海禁”,禁止民间贸易;明中后期重开“海禁”允许民间贸易

官方贸易:积极开展官方贸易,官方贸易一直不断

3.“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4.“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5.“闭关锁国”的表现:清代初年,厉行海禁、迁界,海外贸易陷入停顿;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开广州通商,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

高三历史下学期知识点大全精选 2

一、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过程:外商企业—洋务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来源: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4)分布:沿海、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

(5)级的共同优点;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三重压迫、剥削,革命性;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联盟;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组织工人进行斗争。中国无产阶级这些特点和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6)中国无产阶级早期斗争:早期的中国无产阶级虽然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但是深重的民族灾难和悲惨的生活境遇,已经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如香港工人罢工、江南制造总局工人罢工等。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一,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变化,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第二,使中国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变化,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队伍随之壮大。

第三,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同时,无产阶级也随之壮大,这又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高三历史知识归纳

鸦片战争

一、背景: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中国(落后):经济上:资本主义缓慢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上:官场腐败,阶级矛盾缴化。军事上:装备陈旧,营务废驰,纪律败坏。外交上: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

2、世界(欧洲先进):政治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了“世界工厂”,法美等西方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外交上:加紧扩张,掠夺更多销售市场原料产地,英国炮舰和走私船出没中国东南海域,进行骚扰和侵略。

二、英国鸦片走私和中国禁烟运动

1、英国走私鸦片:

(1)原因: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危害:

大量白银被掠夺,危害人民健康,士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危害清政府统治

2、中国禁烟运动:

(1)代表人物:林则徐、邓廷桢。

(2)禁烟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3)意义: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三、鸦片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舰驶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战争开始。1841年,英扩大战争,侵占香港岛。1842年8月,英闯入长江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

四、中国人民抗英斗争:①三元里人民抗英;②清爱国将领抗英

五、鸦片战争爆发和中国战败的原因: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将中国变成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直接原因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成为导火线。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政治腐败,经济技术落后、这是中国战败的内因,在战争中的军事指挥不当,策略上的左右摇摆,是中国战败的直接原因。英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这是中国战败的外因。衰败的封建主义无法抗衡新兴的资本主义,这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落后就会挨打。

高三历史下学期知识点大全精选 3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变化:

(1)从“衣”来说,由清末的笨拙的旗人服装转变为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

(2)从“食”来说,引进了西餐,而且更多的考虑到膳食结构和营养配餐;

(3)从“住”来说,以传统的平房为主转变为整洁宽敞的楼房为主;

(4)从社会风俗来说,传统的陈规陋俗转变为简约文明的习俗。

原因:

(1)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涌进我国;

(2)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也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所以也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3)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发展:

(1)交通工具方面: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是舟楫、马车和步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了轮船公司;受西方影响,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以轮船运输业为代表的交通工具的革新开始了。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火车机车由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发展到磁悬浮列车,速度越来越快。中国铁路总运营里程,居世界第四位。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运大国;

(2)通讯工具方面:中国传统通讯实行驿站制度。19世纪70年代西方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受其影响,我国的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建立电话公司,到20世纪初才在南京开办了第一个电话局,开通市内第一部电话。新中国成立后,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络。

影响:加快了人民生活的节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提高了效率。

3、大众传媒的发展

(1)报刊

19世纪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的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被认为是最早由中国人创办的报刊;此后的一些报刊有: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运动时期的《新青年》成为宣传改良、革命、新文化的武器,起到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的《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与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展开斗争,为民主革命胜利起到了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

(2)电影

19世纪末,电影传到中国,1905年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首映,标志电影事业起步。

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了我国无声电影的历史。

1935年,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获奖的《渔光曲》是中国第一步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

(3)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中国电视事业起步。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

高三历史下学期知识点大全精选 4

一、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过程:外商企业—洋务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来源: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4)分布:沿海、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

(5)级的共同优点;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三重压迫、剥削,革命性;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联盟;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组织工人进行斗争。中国无产阶级这些特点和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6)中国无产阶级早期斗争:早期的中国无产阶级虽然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但是深重的民族灾难和悲惨的生活境遇,已经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如香港工人罢工、江南制造总局工人罢工等。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一,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变化,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第二,使中国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变化,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队伍随之壮大。

第三,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同时,无产阶级也随之壮大,这又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高三历史下学期知识点大全精选 5

  1.五四运动要求惩办的三个卖国贼分别是曹尔霖、陆宗舆、章宗祥

  1926年北伐三派势力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2.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是南昌起义。

  3.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比较: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

  4.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大”的含义是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5.辛亥革命和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6.揭开了解放战略反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7.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8.①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革命统一战线)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于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

  ③在我党的历史上组成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

  9.①我国政府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②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中美双方有共同利益(不是综合国力的提高)

  10.台湾的统一问题:

  ①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和平统一、三通。

  ②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主张第三次国共合作,对台政策与后来的港澳相比,可保留军队。

  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两制”指的是两种社会制度。“一国两制”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④1984:“一国两制”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在香港首先应用,香港高度自治不包括外交、国防事务)

  ⑤“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11.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香港的回归。

  12.①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为解决中印、中缅关系而提出)。

  ②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③1954年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

  13.①1954年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②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

  ①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的合法席位。

  ②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成为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

  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④1978年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5.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

  第一位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是邓小平。

  16.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正常化。(注意:日本与中国建交早于美国)

  17.中美关系最大的阻碍是台湾问题。中日关系最的阻碍是历史问题。

  18.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①“另起炉灶”主要特点是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

  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主要特点是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为巩固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③“一边倒”主要特点是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19.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②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

TAG标签: 历史 知识点

高三历史下学期知识点大全精选_精选范文网

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最新知识点归纳一览2022,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高三历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