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模板
相关文章
进入高中后,新生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小编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模板 1
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我们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克服困难,我们要让自己对地理产生学习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去培养自己对地理的理解,当我们考试失败时,我们不要灰心,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行。
合理利用学习时间
在我们学习地理的时候,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地图,那么怎么才能把地图背下来呢,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家里的墙上贴上地图,这样我们没事的时候就可以看见,会增加我们的记忆力,我们还可以吧地图贴在我们的书桌上,这样无论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还是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可以背诵地图,即使我们在玩闹的时候也能够学习。
及时解决问题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的去解决,经常的和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看看自己理解的知识和老师同学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再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我们在制定学习的计划的同时,一定要知道什么方法是适合自己的,我们制定了计划就一定要努力的去完成它,一定要有一颗恒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绩。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模板 2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
如: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分布(区位选择)、成因、特点、问题、解决措施
4、巧妙记忆地理知识
①谐音记忆法。例:地壳中含量丰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②口诀记忆法。例: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模板 3
气压
中心气压水平气流方向垂直气流方向中心天气状况举例其它影响
气旋低北逆南顺向上阴雨亚洲低压沿槽线形成锋面
反气旋高南顺北逆向下晴亚洲高压
锋面气旋(重要!)
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
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
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因子分析
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
海陆位置: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
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
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会判断气温降水图;会描述)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以水定型——热带气候分为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
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
温带气候分为三种: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气候成因
季风气候成因:三种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
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和赤道低压)
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
气候分布
大陆东岸气候:三种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9、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现象产生原因污染物危害对策
温室效应燃烧矿石燃料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二氧化碳
海平面上升(原因?)对沿海低地构成直接威胁引起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
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
臭氧层的破坏使用制冷设备等消耗臭氧物质氟氯烃等太阳紫外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全球合作,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酸雨燃烧化石燃料(主要是燃煤);汽车尾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最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如清洁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废气再利用)燃烧低硫煤或其它清洁能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模板 4
1、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模板 5
一.选择题(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50分)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自身的有利条件是()
①水以液态形式存在②太阳提供稳定的光照
③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安全的宇宙环境
⑤适宜的温度⑥有公转和自转的特殊行星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⑤⑥
2.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活动
.太阳辐射会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C.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没有影响
D.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产生“磁暴”现象
3.读“太阳光照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②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③这一天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
④A和C地太阳刚刚落山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下图中,昼夜温差的是()
5.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这是因为()
①受低压的影响②受高压的影响③受气旋的影响④受反气旋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6.中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不同B.大气环流不同
C.下垫面不同D.人类活动差异
7.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8~9题。
8.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
C.经度地带性D.非地带性
9.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10.人类遵循地质构造规律开展的实践活动是()
①在背斜构造的顶部开采石场
②在向斜构造盆地找地下水
③在汾河谷地修建大型水库
④沿地下断层线开挖地下隧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下列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的是()
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
拉萨南临拉萨河,北依拉鲁湿地,再向南北均为山地,拉萨东北、西部和东部分别是河谷谷地。据此回答12~13题。
12.拉萨城市建在雅鲁藏布江河谷而非青藏高原面上,最重要的自然原因是()
A.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形开阔
.雅鲁藏布江水流湍急
C.雅鲁藏布江航运便利
D.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势低,热量条件较好
13.拉萨南部的青藏公路约呈东西走向,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变化②山地分布③河流走向④城区形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据《北京周报》2006年3月讯:经过15年之久的论证之后,京沪高速铁路终于获准正式立项。全线时速350公里,预计总投资达1300亿元。建成后比现有的京沪铁路缩短约100公里,年客运能力提高三倍。根据以上资料,回答14~15题。
14.影响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气候条件B.地形和地质条件
C.国家政策支持D.资金和科技
15.在原有京沪铁路的基础上,又增建京沪高速铁路,主要的意义有()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缓解京沪铁路运力长期紧张局面
②促进中国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③维持东部地区长期稳定和繁荣
④占地少、能耗小,利于环境保护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
16.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河网密布B.矿产资源丰富
C.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D.气象灾害频繁
读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完成17~19题。
17.上述气体的共同性质是()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18.年增加率最快的温室气体是()
A.二氧化碳B.甲烷C.一氧化二氮D.氟氯烃
19.上述一些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
①臭氧层破坏②酸雨③城市热岛效应④富营养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将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下降
.一月份0℃等温线向秦岭一淮河以北移动
C.台湾岛的面积增大
D.高纬度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1983年4月25日~30日,受强寒潮影响,我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遭受雪灾、风灾、雹灾、冻灾,约40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倒塌房屋400多万间,死亡15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据此回答21~22题。
21.寒潮对农作物危害的时间是()
A.春季和冬季B.冬季和秋季
C.秋季和春季D.夏季和秋季
22寒潮与其他灾害相比,其基本特征为()
①多种灾害并发②危害最严重③影响范围小③经济损失巨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3.下列各组物质和能量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水稻、家畜、矿石、森林B.交通用地、闪电能、地热能
C.空气、地热、石油、铜矿石D.钢铁、野生动物、水能
24.我国名洒“五粮液”所以酒香醇厚,最重要的自然条件是()
A.用甘甜的泉水来酿制B.有适宜的酿造气候条件
C.由特殊的植物作原料D.发展历史悠久
25.当前,淡水资源已很难满足人类需要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B.气候连年干旱
C.不合理的利用导致浪费D.生活中的污水使水资源减少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图中“日照图”和图乙“二分二至时地球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
(1)在甲图中画出太阳直射光线。
(2)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当地球运行到乙图中的③位置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值的范围是。
(3)甲图中A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B地出现极现象,A、C两地相同的地理事物有()
A.地方时B.线速度C.昼夜长短D.气候
(4)乙图中,地球从位置①运行到位置②的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北京正午人影先变长,后变短
.升旗时间越来越晚
C.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D.极昼极夜范围越来越小
27.分析北半球某地的天气系统图,回答问题。(共5分)
(1)气流垂直运动方向:A处,B处。
(2)C处风向不可能是()
A.西风B.东风C.西北风D.西南风
(3)如果冷暖锋均能引起降雨,则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中,冷锋雨区位置在地,暖锋雨区位置在地。
28.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问题。(共6分)
(1)图中A、B、C、D四地中,属于向斜的是,属于地垒的是。
(2)华山西峰和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质构造相同,渭河谷地与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质构造相同。
(3)D处的地形是,成因为。
29.读下图,回答问题。(共5分)
(1)图中各数字代表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有。
(2)A处形成世界大渔场,其原因是。
(3)受B洋流的影响,其沿岸狭长地带的气候特征可能是()
A.终年高温多雨B.夏季炎热干燥
C.全年低温干燥D.冬季寒冷干燥
(4)英国有一个富翁,临终时将自己的财产托付与律师,把一个漂流瓶扔进大海,里面写了遗嘱“谁捡到此瓶,财产将赠与谁”。300年后,一个小男孩在C处海滨捡到了漂流瓶,得到了这笔财产。请问,漂流瓶是如何到达C处海域的?。请在图上画出漂流瓶运行的路线。
30.读“欧洲、非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共7分)
(1)图中自A、B至C经过不同的自然带,这种分布反映了自然带的地域差异规律,这种变化规律主要是以____________为基础的。
(2)图中自C、D直至向东到亚欧大陆的内部,植被应呈现变化,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地中海处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因此多、地质灾害。这种现象属于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范文模板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