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范文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高中化学分为必修和选修,化学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例如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化学元素等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化学必修二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范文合集 1

反应热与温度和压强等测定条件有关,所以书写时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是标准状态下,即温度为25℃(298.15K)、气压为101kPa时,可以不注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范文合集 2

1.不溶是相对的,溶解是绝对的,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

2.溶液都是混合物。

3.汽油可以除去油污是因为油污可溶于汽油,洗洁精可以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可以乳化油污。

4.气体、液体、固体均可以作为溶质,不溶于水的液体也可能可以溶解于其它液体,比如碘可以溶解于酒精。

5.说溶解度的时候要注意三点:温度,单位,饱和。

6.溶质在溶剂中可以以原子、分子、离子的形式存在。

8.同一溶剂中可以溶解多种溶质:比如饱和的食盐水中仍然可以溶解蔗糖。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范文合集 3

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三、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四、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

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五、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光照)2HCl+O2↑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

(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六、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aCl+AgNO3==AgCl↓+NaNO3

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七、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九、大气污染

O2、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①从燃料燃烧入手。

②从立法管理入手。

③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

④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

(2SO2+O22SO3SO3+H2O=H2SO4)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范文合集 4

物质的简单分类及其依据

1.简单分类方法

树状分类法:多种物质按同一依据逐级分类

交叉分类法:同一物质按不同依据分属不同种类。如:

  2.物质的简单分类及其依据

  (一)氧化物及其分类

  (1). 金属氧化物: Na2O MgO Al2O3 Na2O2 Fe3O4

  非金属氧化物: CO CO2 NO NO2 SO2 SO3 H2O H2O2

  ①定义

  ②举例

  ③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关系、酸酐的分析

  ⑤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关系

  碱加热分解的情况分析

  ⑥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二)酸及其分类

  (1)、 无氧酸: H2S HF HCl HBr HI HCN

  含氧酸: H2CO3 HNO3 H3PO4 H2SO4 H2SO3 H2SiO3 HClO

  (2)、一元酸、 二元酸 、三元酸

  (3) 强酸:HCl HBr HI H2SO4 HNO3 HClO4

  弱酸:H2CO3 H2SO3 HClO CH3COOH H3PO4 H2S HF HCN

  (4)、 可溶性酸

  难溶性酸 (H2SiO3、H4SiO4)

  (5)、 强氧化性酸:浓H2SO4 HNO3 HClO

  非氧化性酸

  补充:酸的定义和通性:(由H+表现出来的性质)

  (1)使指示剂变色:紫色石蕊变红

  (2)与较活泼金属反应置氢

  (3)酸碱中和反应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与部分盐反应(强酸制弱酸)

  (三)碱及其分类

  1、 一元碱 NaOH KOH NH3.H2O

  二元碱 Ca(OH)2 Ba(OH)2

  多元碱 Fe(OH)3

  2、 强碱 NaOH KOH Ca(OH)2 Ba(OH)2

  弱碱 NH3.H2O及难溶性碱

  注: H+ + AlO2- + H2O ? Al(OH)3 ? Al3+ + 3OH-

  (一元弱酸) 两性氢氧化物 (三元弱碱)

  补充:碱的定义和通性(由OH-体现的性质)

  (1)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2)酸碱中和

  (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4)与部分盐反应(强碱制弱碱)

  (四)盐的分类 (定义:金属阳离子或氨根离子与酸根离子)

  (1)、依据阳离子的种类:钠盐、钾盐、铵盐等

  (2)、依据酸根离子:盐酸盐(Cl-) 碳酸盐(CO32-) 硫酸盐(SO42-) 硝酸盐(NO3-)

  (3)、依据酸碱中和程度 :

  正盐

  酸式盐 NaHCO3 NaHSO4 NaH2PO4 Na2HPO4

  碱式盐 Cu2(OH)2CO3

  (4)、依据酸碱的强弱

  强酸强碱盐 Na2SO4

  强酸弱碱盐 NH4Cl Al2(SO4)3 FeCl3 酸性

  弱酸强碱盐 Na2CO3 CH3COONa 碱性

  弱酸弱碱盐 CH3COONH4 中 相对强弱

  (5)、依据酸碱种类

  复盐: KAl(SO4)2

  混盐: CaCl2.Ca(ClO)2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范文合集 5

1.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常温下碳不活泼,但高温下碳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

3.初中阶段,可以认为碳不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4.C02无毒,可溶但不是易溶于水。

5.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碳单质,属于置换反应,这些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6.一氧化碳中毒是化学变化。

7.二氧化碳使得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生成了碳酸,这是一个可逆过程,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TAG标签: 化学 方程式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范文合集_精选范文网

高中化学分为必修和选修,化学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例如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化学元素等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化学必修二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化学必修二必考知识点1元素周期表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