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参考精选
相关文章
历史是中考的重要科目,学好历史有助于总成绩的提高。那么你知道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知识点与复习提纲有哪些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及复习提纲,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参考精选 1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人:
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⑵距今年代:约一百七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⑷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二、北京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⑵距今年代: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⑶生产生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⑷历史地位: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三、山顶洞人:
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⑵距今年代:约三万年。
⑶生产生活: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
鱼。会与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生活的集体——氏族。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南方的代表)
⑴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
⑵距今年代:约七千年。
⑶种植作物: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南方雨水多,气候温暖)
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子(南方多雨潮湿,干栏式可以通风
防潮),过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北方的代表)
⑴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
⑵距今年代:约五六千年。
⑶种植作物: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
(粟,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
⑷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
用石刀收割庄稼。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打猎捕
鱼。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住半地穴式房子(北方寒冷,
干燥),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北方)
⑴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⑵距今年代:约四五千年。
⑶生产生活:用磨制石镰、石锄,陶器有黑陶、白陶。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⑴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⑵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
⑶影响: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二、都江堰
⑴时间:战国时期⑵人物:秦国蜀郡太守李冰⑶目的:防洪灌溉
⑷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三、商鞅变法
1.背景:
⑴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土地逐步私化
。⑵封建地主阶级产生,封建经济发展。
⑶各国纷纷展开变法运动。
2.目的: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3.人物: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具有法家思想。时间:公元前356年
4.内容:⑴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⑵奖励耕战。①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②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⑶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5.作用:⑴秦国经济得到发展;⑵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⑶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6.战国时变法的影响:
⑴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⑵地主阶级统治代替奴隶主贵族统治。
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参考精选 2
一、时间安排
复习备考阶段,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张,这就需要我们能合理地安排时间。首先要根据老师的课程安排拟订一个“宏观”计划:比如先复习古代史,再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最后再复习世界近现代史。
其次根据“宏观”计划再制定一个符合自己时间的“微观”计划:例如,每天下午一点至一点半之间必须巩固历史基础知识。但记住:务必使自己每天的学习都在计划中进行。
二、立足书本
成考试题无论怎样灵活和新颖,总是万变不离课本的。对基本史实的掌握是学习历史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考前一定要回归课本,全面复习,达到能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多从原因、过程、评价、影响、本质等几方面来掌握。
在平时的学习中则做到“温故知新”与“温新知故”相结合:学习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应想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学习到明清时期的文化就应回想起唐宋时期的文化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三、适量的习题
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买一两本好的参考书,看上面典型高考试题的解析;做上面既基础又新颖的选择题;抄上面经典简答题的答案,最好能记住以便灵活的运用到其它材料题或简答题上。
注意综合比较,穿插训练各类貌似题,注意对简答题材料分析等综合性强的试题的分析研究。对一些典型例题,还要变换角度,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充分发挥题目的潜在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四、记忆方法
不可否认,历史学习中要求记忆的东西确实很多。
我建议在背诵时主要采取两种方法:
一是以历史时间为主轴: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以把1640年到1689年各年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形成一条历史线索。
二是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联系在一起比较记忆,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例如可以把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进行比较,从而帮助记忆。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参考精选 3
历史学专业一直是冷门专业,就业形势很严峻。就业方向一般集中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考古、文物等政府机关单位。
历史学专业就业方向: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相对需求较少。就业方向相当广泛,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大部分毕业生在各类学校、文博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部门、著名企业就业,有将近一半的本科生通过考研继续深造。
就业岗位:高中历史教师、初中历史教师、储备干部、小学 初中 高中各科优秀教师、文案策划、医药代表、销售代表、成本会计、高中历史老师、会计、游戏文案策划、销售工程师等。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参考精选 4
9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董必武、李达等13人。
92.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陈独秀
9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94.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事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95.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口号——“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96.镇压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是北洋军阀——吴佩孚
9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9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培养出大批军事人才和政治人才——黄埔军校
99.黄埔军校的校长和政治部主任——蒋介石和周恩来
100.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01.北伐战争的初期战场——湖南湖北
102.北伐战争中著名的战役是——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103.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标志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04.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失败的标志是——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105.蒋介石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106.蒋介石成立的国民政府的地点——南京
107.南京政府统一全国的标志——张学良“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108.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的事件——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09.提出“证券是有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会议——“八七会议”
110.提出“证券是有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是——-
111.-在湘赣边界发动起义是——秋收起义
112.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13.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是——-
114.井冈山会师的主要人物——-和朱德
115.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参考精选 5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八大原则
高考历史解题的10个常用方法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一、要适度拓展复习内容
适度拓展复习内容,主要是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历史学科的时空范围,建立起与社会现实、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一是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一是与政治、地理学科知识的联系,一是体现山东省地方特色的内容。可以专题或试题的形式加以落实。
二、精选试题,搞好定时训练
历史题目的设计应体现高考命题思路与要求,尽量模仿或超越高考样题、样卷,从内容到形式保持基本的相似性。题目设计的途径一靠自主创新,二靠改造利用,三靠拿来主义。其中,改造利用应是主要的方式,要严把审题关,要特别注意各地市统考试题的搜集、利用。
三、学情分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与新授课相比有些明显的特点,比如大容量,快节奏,难度大,范围广,方法多,重视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联系。但学生学生在高一时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不成熟,所学知识经过时间的沉淀几乎是完全陌生的,对课本比较陌生,基础知识薄弱,知识结构零散,不能正确提取知识,审题能力较差,解题不规范,缺少方法,不会联系,缺乏题后反思总结。
所以高三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适应一轮复习的特点,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适时调整复习策略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返回目录>>>
高三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一省制的中枢权力机构
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2.棉纺织业的发展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是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柔软结实的棉布日益流行,到明代后期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元代承前启后,烧成了着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人彩瓷生产时期。
3.科学技术成就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1231一l316)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它以:365.2425日作为一年,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
元代出现珠算法。
元代王祯的《农书》是一项重要的农学成就。
4.文学和艺术成就
(1)散曲和杂剧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元代北方地区兴起了杂剧。散曲和杂剧合称元曲,关汉卿、马致远等是最为着名的元曲作家。
(2)绘画艺术元代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更通过山水画作抒发出来。
返回目录>>>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1.筛选法:
根据审题,搞清高考历史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高考历史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答题时要绕几个弯。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高考历史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高考历史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
高考历史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返回目录>>>
高考历史选择题八大原则1.表述型高考历史选择题
表述型高考历史选择题是选择题中容易设计且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按照题中提供的选项选出应该肯定的一项。此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识能力。按照题干的表述类型可分为三种。
(1)表现型 关键词有“表现在”,“体现”;
(2)评价型 关键词有“表明”、反映了;
(3)概念型 关键词有“标志是” “内容是”“性(本)质是”“特点有”。
解答此类题目可以采用比较法,即辨析比较选项的词语含义与句意,辨析其与题意的合适程度。
2.因果型历史选择题答题原则
因果型高考历史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描述和解释能力。因果型选择题常用标志性词语为“原因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 “背景是”等,其考查原因时原因又分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主客观原因等多种。大多是题干为果,选项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也可以是一因多果等。
这种题型多变且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答此类型题要把题干与题肢结合起来分析,题干为果,题肢就因该为因,反之亦然。时间交久远的一般为因,出现时间于今较近的一般为果。
3.材料型历史选择题解答原则
材料型高考历史选择题是把材料解析题放在选择题中进行考查,即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境,结合材料设计选项,一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它可分为观点材料题和事实材料题等。目前这类型题在高考选择题中所占比例较重,而且多提供新情景、新材料。解答材料型选择题,关键你是提取材料中的有用信息,如时间概念、地点、人物等,抠字眼。
关键词有材料表明、体现、反映等,选项也可以是材料主体,材料形式也多样,可以是图片、地图、表格、文字等。
4.逆向型高考历史选择题作答原则
高考历史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或错误的选项。关键词有: 不正确的是、不包括、不属于、错误的是等等。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意,正向和逆向思维并用。具体讲:首先根据题意正向思维,找出符合事实的选项,然后再逆向思维,把符合事实的选项删除,剩余的选项就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选出答案以后要再复核一下,以防止未按照逆向选择要求答题。
5.目的型选择题
高考历史此类题一般会问 “主要目的是 ” 、“目的是 ”等。材料往往是过程,选项是目的,过程与目的也可倒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就是对题干叙述的史实非常全面了解,一般情况下,“目的”可能很多,但是要选对答案还需要抓住选项的特点与问题指向。
6.组合型历史选择题作答原则
组合型高考历史选择题一般有三个组成部分:表述某种关系的题干;带序号的事件;由不同序号组合的选项。此类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密、范围大、角度广、层次多,综合性较强。
解题对策:解决此类题目可选择排除法。
7.探究型选择题答题原则
探究型高考历史选择题是伴随新课改而流行的一类选择题。此类题目以“研究性学习”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怀疑、批判、探究以及价值判断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8.综合型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原则
综合型高考历史选择题是多种类型选择题的复合。有的是材料型与因果型的结合、有的是目的型与表述型的结合等等,结局此类选择题的方法可谓不拘一格,比较灵活。
返回目录>>>
高考历史解题的10个常用方法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参考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