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生物学习方法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卷集锦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的重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卷集锦合集 1

1.体系专题:

生命的物质和结构系统;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节系统;生命的自我复制和进化系统;生物与环境系统。

2.实验专题:

验证性实验,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总结;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对实验、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3.题型专题:

曲线坐标题解析能力的培养;图形图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的培养;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能力的培养。

4.热点专题:

生态和环境热点,如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如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如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国内大事、世界风云,如西部大开发、绿色奥运、贫铀弹、反恐斗争。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卷集锦合集 2

显、隐性的判断:

①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杂交:两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

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④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的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

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①测交: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

②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

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①测交:选择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1:1(或者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

②自交: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3:1(1:2:1)或者9:3:3:1(其他的变式也可),则符合;否则,不符合;

③通过鉴定配子的种类也可以;如:花粉鉴定;再如:通过观察雄峰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进而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

①自交:只要确定一方的基因型,另一方的出现概率为“1”(只要带一个系数即可);

②自由交配:推荐使用分别求出双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得出子代(若双亲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讲各自的系数相乘)。

注意:若对自交或者自由交配的后代进行了相应表型的选择之后,注意子代相应比例的改变。

遗传现象中的“特殊遗传”:

①不完全显性:如Aa表型介于AA和aa之间的现象。判断的依据可以根据分离比1:2:1变化推导得知;

②复等位基因:一对相对性状受受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但每个个体依然只含其中的两个)的现象,先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确定出不同表型的基因型,再答题。

③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或者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现象;

⑤致死现象,如某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可以根据子代的分离比的偏离情况分析得出,注意该种情况下得到的子代比例的变化。抑或是发育到某阶段才会出现的致死现象,计算时注意相应比例的变化;

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

书写要求:

①亲代的表现型、基因型;

②配子的基因型种类;

③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包括特殊情况的指明)、比例;

④基因型的规范书写:常染色体上的、X染色体上的(包括同源或者非同源区段)(前常后X),要用题干中提到的字母,不可随意代替;

⑤相关符号的正确书写。

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的区分和判断:

①据子代相应表型在雌雄中的比例是否完全相同判断;

②正反交的结果是否相同,相同则为常染色体上,不同则为X染色体上;

③根据规律判断,即伴性遗传存在女患其父、子必患;男患其母、女必患等等特点;

④设计杂交组合根据子代情况判断:

“乘法原理”解决自由组合类的问题:

解题思路:对于多对等位基因或者多对相对性状类的遗传问题,先用分离定律单独分析每一对的情况,之后运用“乘法原理”对两种或者多种同时出现的情况进行整合。

染色体数、型异常的配子(或者个体)的产生情况分析:

结合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部分内容,通过减数分裂过程分析着手,运用简图展现过程。

几种常见的来源: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之后,某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某一极;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后,由姐妹染色单体发展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

(注意:在分析某异常配子形成时,②与③一般不同时考虑)

遗传系谱图类题目的分析思路与考查类型归纳:

遗传系谱图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公认的难点,平时练习时要多注意归纳总结,概括出此类题试题的规律和解题思路,从而可以达到从容应对。

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遗传方式

典型病例

遗传特点

概括口诀

常染色体隐性

如白化病

先天性聋哑

①隔代发病

②患者为隐性纯合体

③患者男性、女性相等

无中生有,

女儿患病

常染色体显性

如多指症

软骨发育不全

①代代发病

②正常人为隐性纯合体

③患者男性、女性相等

有中生无,

孩子正常

X染色体隐性

如血友病/红绿色盲

①隔代发病,

②交叉遗传

③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女患其父、子必患

X染色体显性

如抗VD佝偻病

钟摆型眼球震颤

①代代都有发病

②交叉遗传

③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男患其母、女必患

Y染色体遗传

如外耳道多毛症

①家族全部男性患病

②无女性患者

③只传男,不传女

父患子必患

2.遗传方式的推导方法

(1)判断显隐性遗传:

①先找典型特征:隐性—父母不患病而孩子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显性—父母患病孩子不患病,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②没有典型性特征:则两种均有可能。其中代代发病一般最可能为显性,隔代发病最可能为隐性。

(2)确定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遗传病

①先找典型特征:隐性,女患其父、子必患;显性,男患其母、女必患。只要找到正常的就只能为常染色体上的。没有则两种均有可能

②没有典型特征:若两种都符合,则:男女发病率不同为伴X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同为常染色体遗传。

③如果按以上方式推导,几种假设都符合,则几种都有可能。

还可以选择假设--推导的方法(反证法):先假设在X染色体上,代入进行推导,若不符合,则在常染色体上;若符合再假设在常染色体上,一般都是符合的,则两种情况都可能不能确定,此时只有结合题干的相关信息进一步的预测或确定。

3.子代某表现型概率的计算

①多对性状同时考查,单独考虑每一对的情况;

②确定亲代的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

(结合亲本的性状,联系亲本的“上代”、“同代”、“下代”的情况去综合考虑亲本的可能基因型,时刻注意比例的变化。)

③运用相乘、相加得出子代的表现型或者基因型情况。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卷集锦合集 3

生物学知识点记忆方法

记忆的方法很多。学习生物学知识中,建议有效得选择合适自己的记忆方法,可以变难学为巧学,变低效率学习为高效率学习,对各门学科知识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形象记忆

内容形象、直观、记忆就深刻、难忘。把知识形象化能帮助记忆。例如:

U——(象尿桶)脲嘧啶C——(象半圆包过来)胞嘧啶A——(象线飘起来)腺嘌呤T——(象胸前的十字架)胸腺嘧啶DNA的结构特点可以借助DNA的实物模型或多媒体形象显示帮助记忆。

二、理解记忆

理解了东西才记得准,记得牢。所以必须“先懂后记”。这是最基本的记忆方法。

三、联系实际记忆

常说“学以致用”,反过来“用也可促学”。把生活实践中的经验知识应用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会记得更牢固。例如:“管理农作物时进行松土,可以促肥”——记“植物的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必需要氧气促进根的有氧呼吸”;“氧气疗法驱除蛔虫”——记“蛔虫的异化作用方式是厌氧型”。

四、口诀记忆

将生物学知识编成“顺口溜”,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遗忘。例如判断遗传病的显性或隐性关系——“无(病)中生有(病)为(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有(病)中生无(病)为(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大量元素——他(C)请(H)杨(O)丹(N)留(S)人(P)盖(Ca)美(Mg)家(K);微量元素——铁(Fe)棚(B)铜(Cu)门(Mn)新(Zn)驴(Cl)木(Mo)碾(Ni);叶绿体色素分离带——胡黄ab向前走;橙黄蓝黄颜色留;叶绿素ab手拉手;叶黄素儿最纤细;叶绿素a最宽厚。(即可以表达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带,从上到下分别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它们的颜色分别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叶绿素ab挨得很近;叶黄素含量最小,色素带最细;叶绿素a含量最多,色素带最宽

五、英汉互译记忆抽象的生物字符借助英语记起来就方便易懂。

例如:

H——Hear(can’thear听不懂H区受损表现为“听觉性失语症”)S——Speak(can’tspeak不能讲S区受损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ADP中的D——Double“双倍”;所以ADP称“二磷酸腺苷”

六、体验记忆

亲身体验必有助理解,知识容易理解,必然加深记忆。例如:发给学生蚕豆种子,让学生亲手剥、观察、分析、讨论其结构和发育过程——可促进对植物种子、种皮、胚、胚乳、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等名词的理解记忆;然很多知识由于时间、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都能亲身体验。但可借助多媒体或教师讲解,设置特定情景,让学生感受其过程,想法解决出现的问题,必会记忆忧新。例如:在复习绿色植物的代谢时,我们不妨捧一盆鲜花到教室,告诉学生,此植物任何“来自不易”:在栽培蔬菜的时候发现他种的菜叶片发黄,于是就给作物施肥(提问:什么肥?),把肥料施在作物边的土壤上(问:这些肥料是怎样一步一步到达根细胞内,又是怎样到达蔬菜的叶片?),刚施下肥料的时刻,发现菜叶发生萎焉(问:为什么?应采取什么补救措施?),到达蔬菜的叶片后为什么能使蔬菜的叶片变绿?怎样起作用?

几天后,发现先发绿的是菜的哪些部位?为什么?栽培过程中,发现被虫子吃了。(问:怎么办?----人工抓虫?农药喷洒?激素喷洒?或培养转基因产物?或其他?)。通过“实物+情景设置+学生自己的大脑激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联想、发散思维的能力,记忆自然深刻。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卷集锦合集 4

第一 教科书要熟烂于心

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书中的图例、实验、 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总结重点词,如“功能、“作用”、“本质是”,这些都要留心,书上的黑体字要背下来,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往往是高频考点。

第二 选择一本辅导书辅助教材理解

挑一本合适的辅导书帮助自己将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细致地分析、阐释,可以在你独自看书复习时成为你的好帮手好老师。

第三 最重要的是做题与总结

1)把做题当成积累。

在做题中你会逐渐摸清哪些地方经常成为考点。尤其是大题,出题套路会比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比如一些有“本质是”这样字眼的题一般要答与基因、DNA有关的知识点;又如,问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为什么是单向传递的、要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生物是很有规律的一个学科掌握这些常考一些卡点的知识点,会保证得一个中等、稳定的分数。

2)将经典的题收入记忆中。

每一道生物题其实都是老师们智慧的结晶,一些考点,单独考的时候并不难,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出题人往往会将你在不同阶段学到的知识归纳、找出其共性进行考察,这样就考察了你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性,以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为选择题。

例如:

问:下列哪细胞器可以产生水?

然后给你列出了如下细胞器: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溶酶体、液泡等等。A、B、C、D四个选项分别包含了上述细胞器中的几种。你就要动用之前学过的所有关于细胞器内的反应的知识点:

在学蛋白质时,学了脱水缩合可以产生水,场所:核糖体。在学细胞呼吸时,学了有氧呼吸第三步时会产生水,场所:线粒体内膜,所以答案为:线粒体、核糖体。

通过这道题,你可以归纳出: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这就转化成你自己的积累了。这样一来,做题不仅检验了你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还替你归纳、总结了知识点,丰富了你的知识储备所以,对经典的题适当加以记忆,会让你的知识网交织的更紧密,不失为冲击高分的良策。

3)选择兼顾速度与准度。

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套题往往会包含30-40道选择题,每道题大约分值在1-2分,但可别小瞧了选择题,正式的高考中一个选择要占6分,相比较而言,大题的一个空也就1-2分。所以说,选择好坏对试卷的分数起着很大的决定性。

在平时的训练中有些同学往往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心,继续答时准确率就大大下降。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尝试此法:按从前往后的答题顺序,先把考察概念,定义,识图(甚至看一遍题就能给出答案的)的简单题先答上,然后回头攻克涉及分析较繁琐,计算量较大的繁琐题目或难题。这样自信心有了,也能避免被难题卡住,造成简单题没时间考虑的情况。

此外,记录自己每次在选择题上花费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争取每次都能在速度与准确性上有所突破。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卷集锦合集 5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生物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生物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

八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卷集锦合集_精选范文网

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的重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的重点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