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易错知识点最新汇总整理合集
相关文章
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梳理,希望大家喜欢!
生物易错知识点最新汇总整理合集 1
关于蛋白质的4个误区
(1)不要将氨基误写为NH2或—NH3;不要将羧基误写为COOH;也不要将肽键误写为CO—NH或CONH。
(2)若某肽链中有四个肽键,此化合物应叫五肽,不叫四肽,即根据脱水缩合的氨基酸个数命名。
(3)一条刚刚从核糖体上产生的多肽链可以叫多肽,但不能称为蛋白质。
(4)高温使蛋白质变性的原因不是破坏了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而是破坏了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
关于核酸的4个误区
(1)不要误认为核苷酸中的糖环是由5个碳原子组成的,其实是由4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5号碳不在糖环上。
(2)不要误认为碱基相同的核苷酸也相同。如腺嘌呤(A)脱氧核苷酸与腺嘌呤(A)核糖核苷酸是不同的。
(3)不要误认为DNA的结构都是链状,DNA的结构有两类:链状和环状。
(4)不要误认为DNA的载体只有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DNA的载体。
有关糖类和脂质的6个易错点
(1)不要误认为所有糖中氢氧比都为2∶1,如C5H10O4(脱氧核糖);也不要误认为分子中碳氢比为2∶1的都是糖类,如CH2O(甲醛)。
(2)不要误认为糖类只供能,糖类还参与细胞膜的构成,与蛋白质组成糖蛋白,有保护、信息传递等功能。
(3)不要误认为糖类的合成没有专门的细胞器。如葡萄糖是在叶绿体中合成的。
(4)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供给能量。
(5)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但不构成膜结构,磷脂和胆固醇均参与膜结构的组成。
(6)脂肪≠脂质。脂肪只是脂质的一种,脂质除包括脂肪外,还包括磷脂和固醇等。
有关细胞膜的6个易错点
(1)细胞膜结构图示中糖蛋白的多糖侧链是判断生物膜内、外侧的依据,多糖侧链所在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其另一侧为细胞膜内侧。
(2)不同细胞膜的成分种类相同,但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各种膜所含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通过细胞膜排出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废物,如抗体、激素等。
(4)细胞膜组成成分不是固定不变的,各成分所占的比例会由于细胞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5)蛋白质在细胞膜中分布并不是均匀的,有些在磷脂双分子层两侧,有的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则贯穿整个磷脂双子层。
(6)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是由结构特点决定的,如果细胞膜失去了流动性,也就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有关分泌蛋白的5个“关键词”陷阱
(1)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途径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结构为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3)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膜结构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4)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5)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有关细胞器的4个易错点
(1)在动植物细胞中,有细胞壁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动物细胞。
(2)在动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的根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
(3)在动植物细胞中,有大液泡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植物未成熟的细胞也没有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4)在动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的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中心体不能作为鉴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依据,但可以用作鉴别高等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
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4个易错点
(1)渗透系统适用于比较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液浓度的大小。如果溶质能经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会出现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不能用淀粉等不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来进行渗透作用实验。
(2)半透膜是无生命的,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是否能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3)选择透过性膜是有生命的生物膜,膜上载体的存在决定了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选择性吸收。细胞死亡后,其选择透过性丧失。
(4)离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一看是否需要能量。需要消耗ATP供能,则为主动运输。二看是否逆浓度梯度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则为主动运输。三看是否依赖载体。不需要载体,则为自由扩散。
与酶相关的5个误区
(1)误认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实际上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进而引申为合成的原料有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合成的场所有核糖体、细胞核。
(2)误认为“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酶”,实际上,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3)误认为“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实际上酶是生物催化剂,只起催化作用。
(4)误认为“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实际上酶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5)误认为“低温引起酶的变性失活”,实际上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结构,但高温能使酶失活。
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6种设错方式
(1)消耗O2→有氧呼吸,但无法确定是否同时进行了无氧呼吸
(2)有H2O生成→有氧呼吸,但无法确定是否同时进行了无氧呼吸
(3)无CO2产生→产乳酸的无氧呼吸
(4)有CO2生成
CO2产生量=O2消耗量→有氧呼吸
CO2产生量>O2消耗量→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并存
只生成CO2不消耗O2→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5)有酒精产生
酒精量=CO2量→只进行无氧呼吸
酒精量小于CO2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
(6)有乳酸产生
产生乳酸不产生CO2→只进行乳酸式无氧呼吸
同时产生乳酸和CO2→进行乳酸式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生物易错知识点最新汇总整理合集 2
课前预习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
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则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
对于自己预习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对于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老师讲到了,则要听懂,如果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问清楚。预习也为将来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仔细听讲
很多优秀学生的经验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解决一种矛盾,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通过学习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而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该是很顺利的。
有很多学生就是课上认真听讲,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总有些人,课堂上不认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白白浪费掉45分钟,反而在课下再花时间去完成转化,此时已没有老师的`指导,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显然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课后复习
每天的复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而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将老师讲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一番。
通过复习,加强了记忆,然后再来做作业,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效率,作业的困难、疑问、多可迎刃而解,而且通过作业又可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生物易错知识点最新汇总整理合集 3
一教学方面
1 充分备课
在备课方面我投入了较多的精力,熟悉大纲要求,熟悉教材知识体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便更好更细致地设计课堂环节,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还要设计出文字简洁,脉络清晰的板书,让学生对知识体系一目了然。
2 向课堂要效率
要想有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课堂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或者说是一个主持人或组织者,尤其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很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同学的兴趣,组织学生有效讨论,高效阅读与思考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本学期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先学后教,少讲精讲,让每个学生亲历学习,探究以及与人合作的过程。
向课堂要效率,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给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给他们更多思考的时间,给他们更多质疑的引导,他们的主动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会更好一些。
3 教后记反思
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每天上完课后及时总结一下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将是提高教学水平与教育境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 教研方面
1 坚持听课与评课
坚持听同科教师与不同科教师的课,虚心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请其他教师听自己的课,多发现自己的不足。
2 积极参加每周一次的生物组教研,多参加集体学习。
三 教学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1 优点
二十一世纪,生物科学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物学知识正在成为普通公民应当具备的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渗透一些前沿知识,着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课堂气氛活泼热烈,学生参与度高。在教学时运用实物对照、调查、实验等方法,借助实物、挂图、模型等教具。我充分利用了我校的生物,让学生走出课室,调查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让他们认真地观察自己身处的环境
2 不足
教学环节衔接不够自然,课堂秩序性稍差一些,学生背记稍差一些,检查监督力度较小,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观察得不够细,对个别有潜力的学生没有做好引导。
教学工作,永无止境,常做常新,在新的学期,我将更好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以期有更好的教学成绩。
生物易错知识点最新汇总整理合集 4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生物易错知识点最新汇总整理合集 5
1、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本中各章节内容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2、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3、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样,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4、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生物易错知识点最新汇总整理合集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