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水平考知识点归纳参考精选
相关文章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能的学科,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以实验为主。按研究对象又分为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细菌生理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2初一下册生物常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生物水平考知识点归纳参考精选 1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可持续高效发展、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生物水平考知识点归纳参考精选 2
第一教科书要熟烂于心
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书中的图例、实验、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总结重点词,如“功能、“作用”、“本质是”,这些都要留心,书上的黑体字要背下来,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往往是高频考点。
第二选择一本辅导书辅助教材理解
挑一本合适的辅导书帮助自己将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细致地分析、阐释,可以在你独自看书复习时成为你的好帮手好老师。
第三最重要的是做题与总结
1)把做题当成积累。
在做题中你会逐渐摸清哪些地方经常成为考点。尤其是大题,出题套路会比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比如一些有“本质是”这样字眼的题一般要答与基因、DNA有关的知识点;又如,问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为什么是单向传递的、要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生物是很有规律的一个学科掌握这些常考一些卡点的知识点,会保证得一个中等、稳定的分数。
2)将经典的题收入记忆中。
每一道生物题其实都是老师们智慧的结晶,一些考点,单独考的时候并不难,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出题人往往会将你在不同阶段学到的知识归纳、找出其共性进行考察,这样就考察了你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性,以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为选择题。
例如:
问:下列哪细胞器可以产生水?
然后给你列出了如下细胞器: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溶酶体、液泡等等。A、B、C、D四个选项分别包含了上述细胞器中的几种。你就要动用之前学过的所有关于细胞器内的反应的知识点:
在学蛋白质时,学了脱水缩合可以产生水,场所:核糖体。在学细胞呼吸时,学了有氧呼吸第三步时会产生水,场所:线粒体内膜,所以答案为:线粒体、核糖体。
通过这道题,你可以归纳出: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这就转化成你自己的积累了。这样一来,做题不仅检验了你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还替你归纳、总结了知识点,丰富了你的知识储备所以,对经典的题适当加以记忆,会让你的知识网交织的更紧密,不失为冲击高分的良策。
3)选择兼顾速度与准度。
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套题往往会包含30-40道选择题,每道题大约分值在1-2分,但可别小瞧了选择题,正式的高考中一个选择要占6分,相比较而言,大题的一个空也就1-2分。所以说,选择好坏对试卷的分数起着很大的决定性。
在平时的训练中有些同学往往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心,继续答时准确率就大大下降。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尝试此法:按从前往后的答题顺序,先把考察概念,定义,识图(甚至看一遍题就能给出答案的)的简单题先答上,然后回头攻克涉及分析较繁琐,计算量较大的繁琐题目或难题。这样自信心有了,也能避免被难题卡住,造成简单题没时间考虑的情况。
生物水平考知识点归纳参考精选 3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1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2、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泌尿系统的功能是形成并排出尿液。
尿的形成:
3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4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5尿的形成:①肾小管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
5、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原尿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和微量的蛋白质);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50升。
6、原尿经肾小管后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7、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8、排尿的作用:①排出废物的作用;②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9、人体产生的废物是由:排尿、排汗、呼出气体三种途径排出体外
生物水平考知识点归纳参考精选 4
1、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本中各章节内容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2、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3、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样,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4、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生物水平考知识点归纳参考精选 5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如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
3、苔藓植物:有茎和叶,没有根,没有输导组织,如:墙藓、葫芦藓。
4、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如:卷柏、贯众、满江红等。
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是依靠孢子(一种生殖细胞)繁殖后代的。
6、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胚实际上那个就是幼小的生命体。
7、种子植物以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8、种子裸露的植物是裸子植物,如:油松、侧柏、苏铁、银杏等。
9、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被称为被子植物,如:豌豆、荔枝、木瓜等。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2、种子的萌发既需要环境条件,又需要自身条件。缺少任何一种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且种子度过休眠期。
3、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_100%
4、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成为根和茎的连接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5、根尖分四个部分,是:根冠,有保护作用;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成熟区,有根毛,是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的生长(根能长长)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
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
6、根的生长一方要考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考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7、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在芽的顶端有分生组织,可以分裂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8、木本植物茎长粗是因为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和生长的结果。年轮的形成则是因为形成层细胞四季生长速度不均匀所致。
9、植物的生长需要不断补充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0、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11、植物花的结构
12、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1)传粉的类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它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人工传粉。
(2)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13、果实与种子的形成(p106)
(1)植物完成受精作用之后,花瓣、雄蕊和雌蕊的柱头、花柱等结构随之凋谢,而雌蕊的子房却继续发育。
(2)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水对植物体有着重要的作用。
(1)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
(2)叶片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水还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3)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3、导管:可以由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位于木质部内,由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筛管:可以由上向下运输有机物,位于韧皮部内。木本植物的茎中,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使得茎不断长粗。
4、蒸腾作用:植物体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的。
(2)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植物水分散失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3)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水、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降低叶面温度,防止灼伤;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等。
5、叶片的结构
生物水平考知识点归纳参考精选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