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小考辅导

小升初语文必备知识点合集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小升初语文考试中,字词应该是考试必考的,学生要做好知识点总结,在考试中不要丢分了。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小升初语文考试字词知识点汇总,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小升初语文必备知识点合集推荐 1

俗话说“抄一遍胜读十遍”,指导学生背诵时可采用先读再抄,抄完再读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达到快速背诵的目的。

小升初语文必备知识点合集推荐 2

概括段落大意

1、学会摘句法:

A、总分结构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总写句。

、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的段意,“启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

C、要摘录几句才能概括段意时,要对句子作适当压缩。

2、采用层意归并法。(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

3、选取主要意思。在一段中写到几个内容,其中有主要内容,也有次要内容,在概括这类段落的段意时,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选取主要内容作为段意,删去次要内容。

掌握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

1) 句号(。):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如:请你稍等一下。

2) 问号(?):问句末尾的停顿。

3) 感叹号(!):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如:这儿风景真美啊!

4) 逗号(,):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如:他来了,又走了。

5) 分号(;):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如: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水泡。

6) 顿号(、):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

7)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起下文,表示后面还有话要引起注意。如:她说:“我明白了。”

8) 引号(双引号“ ” 单引号‘ ’) 引号的三种用法:

a) 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如: 她说:“我明白了。”或:楼的前面挂着“镇隆中心小学”的牌子。

) 表示强调,引起注意。如: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c) 表示意思否定。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 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 他问老师:“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 省略号(……):

省略号有三种用法:

a) 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如:我读了“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这一段,心里很感动。

) 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如:动物园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c) 表示话没说完。如:指导员伤心地说:“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你们都瘦得……”

d) 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如:“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10) 书句号( 《 》 ):表示书籍、报刊、文章、影视剧等的名称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时候,这些名称应用上书名号。如:昨天,我读了《林海》这一课,还看了《惠州日报》和《西游记》。

11) 破折号(——):破折号有三种用法:

a) 表示解释说明。如: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 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如: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c) 表示声音延长。如:“嘟——”火车进站了。

小升初语文必备知识点合集推荐 3

写作方法

一、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二、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_和_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_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_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三、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_的特点,突出人物_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烘托一中_的气氛,表达一种_的思想感情

四、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五、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六、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七、巧设悬念

公式:

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八、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九、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 ……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十、称谓变化

公式: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小升初语文必备知识点合集推荐 4

1. 看:看(kān)守大门的保安,也很喜欢看(kàn)小说。

2. 行:银行(háng)发行(xíng)股票,报纸刊登行(háng)情。

3. 艾:他在耆艾(ài)之年得了艾(ài)滋病,整天自怨自艾(yì)。

4. 把:你把(bǎ)水缸把(bà)摔坏了,以后使用没把(bǎ)柄了。

5. 传:《鸿门宴》是汉代传(zhuàn)记,而不是唐代传(chuán)奇。

6. 荷:荷(hé)花旁边,站着一位荷(hè)枪实弹的战士。

7. 涨:我说她涨(zhǎng)了工资,她就涨(zhàng)红着脸,摇头否认。

8. 奇:数学中奇(jī)数,是最奇(qí)妙的。

9. 炮:能用打红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和炮(páo)制药材吗?

10. 给:请把这封信交给(gěi)团长,告诉他,前线的供给(jǐ)一定要有保障。

11. 冠:他得了冠(guàn)军后,就有点冠(guān)冕堂皇了。

12. 干:穿着干(gān)净的衣服,干(gàn)脏活,真有点不协调。

13. 巷:矿下的巷(hàng)道,与北京四合院的小巷(xiàng)有点相似。

14. 薄:薄(bò)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欢迎,但要薄(bó)利多销。

15. 恶:这条恶(è)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16. 便:局长大腹便便(pián),行动不便(biàn)。

17. 宿:小明在宿(sù)舍说了一宿(xiǚ)有关星宿(xiǜ)的常识。

18. 号:受了批评,那几名小号(hào)手都号(háo)啕大哭起来。

19. 藏:西藏(zàng)的布达拉宫,是收藏(cáng)大藏(zàng)经的宝藏(zàng)。

20. 轧:轧(zhá)钢车间的工人很团结,没有相互倾轧(yà)的现象。

21. 卡:这辆藏匿毒品的卡(kǎ)车,在过关卡(qiǎ)时被截住了。

22. 调:出现矛盾要先调(diào)查,然后调(tiáo)解。

23. 模:这两件瓷器,模(mú)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mó)型做出来的。

24. 没:驾车违章,证件被交警没(mò)收了,他仍像没(méi)事一样。

25. 舍:我真舍(shě)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shè)。

26. 殷:老林家境殷(yīn)实,那清一色殷(yān)红的实木家具,令人赞叹不已。

27. 还:下课后,我还(hái)要去图书馆还(huán)书。

28. 系:你得系(jì)上红领巾,去学校联系(xì)少先队员,来参加活动。

29. 假:假(jiǎ)如儿童节,学校不放假(jià),我们怎么办?

30. 降:我们有办法,使从空中降(jiàng)落的敌人投降(xiáng)。

小升初语文必备知识点合集推荐 5

原文:

春日(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题、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TAG标签: 语文 知识

小升初语文必备知识点合集推荐_精选范文网

小升初语文考试中,字词应该是考试必考的,学生要做好知识点总结,在考试中不要丢分了。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小升初语文考试字词知识点汇总,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小升初语文字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