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大全集锦
相关文章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三年级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大全集锦 1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大全集锦 2
多音字
卷:juǎn(卷曲) juàn(试卷)
载:zǎi(记载) zài(载客)
劲:jìng(苍劲) jìn(有劲)
恶:è(凶恶) ě(恶心) wù(厌恶)
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
参:cān(参加) shēn(人参) cēn(参差不齐)
近义词
创造——制造 盘踞——占领 险恶——凶恶
选择——抉择 恭敬——尊敬 领悟——领会
劲挺——挺拔 风雨同舟——同舟共济
三番五次——接二连三
反义词
干旱——湿润 险恶——和善 恭敬——傲慢
宏伟——渺小 风雨同舟——过河拆桥
勇敢——胆怯 不紧不慢——心急如焚
理解词语
丈:原市制单位,一丈约等于3.3333米。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 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盘踞:非法占据。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 害。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
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土。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治理:管理,处理、整修。
领悟:领会的意思。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山川共存:与山川融为一体。
日月同辉: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
三番五次:形容次数很多,次数频繁。
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句子解析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3.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大全集锦 3
1、劝学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惜时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送别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
4、四季类
春天: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雨》
夏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绝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6、友情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思乡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7、节日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情感类
悲伤: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
高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忧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大全集锦 4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大全集锦 5
一、 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二、 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三、 记叙线索:
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四、 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五、 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六、 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七、 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八、 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
九、 景物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 一般—个别 2 现象—本质 3 原因—结果 4 概括—具体 5 部分—整体 6 主要—次要 )
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梳理大全集锦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