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经验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集锦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朝花夕拾常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集锦推荐 1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

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

4.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5.列强侵华罪行:

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5.太平天国运动:

①爆发时间、地点、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③抗击洋枪队:A:1860年,李秀成指挥的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大赔款额。

7.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8.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1、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3、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4、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5、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对满清王朝刺激较大,开始痛定思痛,进行“洋务运动”。

6、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可以“借师助剿”,引用外国军队来帮助镇压内乱。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集锦推荐 2

1.“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因此他认为应该以“礼”来约束。

关于荀子的性恶论,考试中就只以性恶论的代表的形式考查,不会有其他更深入的形式、

2. 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因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也使选择题常考点。

3.环境决定论

荀子有一句名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者过度强调了环境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一种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考试中常考这句,就以“环境决定论”来考察。

4.“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荀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1)闻见

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但是又是有缺陷的,首先,感官不能把握整体与规律,其次,感官常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觉。

(2)知

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的应对事物的变化。

第一,“兼陈万物而中悬衡”。

第二,“虚一而静”,“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

(3)行

行就是知识的实践,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

5.论教师

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荀况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集锦推荐 3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集锦推荐 4

Unit 1 Hello I’m Monkey

一.必背词汇:cat monkey duck dog panda bear pig rabbit bird mouse

二.必背句型:1.Hello!I’m Kate。你好!我是凯特。

2.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Lisa .你叫什么名字?我叫丽萨。

3.Good morning! 早上好!上午好!

4.Good afternoon! 下午好!

5.Good evening ! 晚上好!

6.Good night ! 晚安!

7.Goodbye != Bye!=See you!再见!

三.词形转化

1.Hello 同义词 Hi

2. I’m完全形式I am

3.I Be动词 am

4.My name’s=My name is

四.句型转换

(一)陈述句:I am Peter.

否定句: I’m not Peter.

一般疑问句: Are you Peter?

肯定回答:Yes. I am .

否定回答:No,I’m not.

划线处提问: What’s your name?

(二)陈述句:My name is Miss Wu.

否定句:My name is not Miss Wu.

一般疑问句: Is your name Miss Wu?

肯定回答:Yes. I is .

否定回答:No,it isn’t.

划线处提问: What’s your name?

(三)I’m Mr Lin.=My name is Mr Lin.

(四)Who are you?你是谁?

(五) Good morning boy and girls!早上好孩子们!

(六)Good night! Mum and Dad!

爸爸妈妈,晚安!

(七)Act like a monkey!扮演个猴子!

五.Be 动词有三个,(我)是am,(你)是are,is用在“她”“ 他”“ 它”,其余人称都用are。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集锦推荐 5

宛如一曲清幽的小令,和着佩环的脆响落入心间。洋洋洒洒的三百字,宛若天成,如玉璞般华美清雅,浑然一体间仿佛又是处处雕琢,暗托情愫。一潭普普通通的清泉,在柳宗元寥寥数笔之下,确实变幻莫测,意蕴深远。一汪名不见经传的清水,究竟寄托了多少故事?

——题记

柳宗元为访小石潭,费了不少周折,“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只是一股小小的流水声,却让作者隔篁竹而闻而心却乐之,还要用“鸣佩环”来喻之,满心的向往还要反复强调,似乎有一点夸张过了头的感觉。然而想到柳宗元是为排解心中的愤懑之情,那这细小清越的流水声何尝不是他少年轻狂的理想呢?对于有所成就的渴望,对从政的风光,富足生活的向往,一个“了”字,道尽所有年少轻狂。“伐竹取道,不见小潭,水尤清冽”,为访小潭,不惜伐竹取道,层层向内,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慕想的政坛。远观政坛,是多么清澈,玲珑狭小,脉络清晰,还有各式各样的奇石,为其平添了姿色。这些奇石恐怕就是范仲淹等改革派吧。清水,奇石,不由得让作者心情激荡,想要迫不及待地加入他们,走近他们,进而得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美妙动人的未来景色。

走进小潭,发现其中的鱼似乎“皆若空游无所依”,然而当“日光下澈”时,便影布石上,互相暗中纠葛。有的鱼看似呆愣,可当你要接近它,触及它时,却灵敏地躲开,官场上互相暗中纠葛的黑暗已跃然纸上,“似与游者相乐”,更像一句讽刺般的感叹。

作者又远远向小石潭源头望去,却发现溪水曲折,像蛇一样阴森毒辣,连波光都时隐时现,政治官场的黑暗完全显现出来,那曲折蜿蜒的慢慢道路,勾心斗角的坎坷过程,让作者心中苍凉,连源头似乎也找不到了。

坐在小石潭旁,竹树闭塞了这里的眼界,寂寥凄凉,充满了自私自利的悲剧性色彩,于是作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走了,看似是自愿离去,实则是被这里怵人的寒气逼走的。短短一篇《小石潭记》,却极其隐晦迷离地回顾了自己从进入政坛,参加改革,到失败被贬的政治历程。

也许,在某种程度上看,小石潭也许是柳宗元脑海中的零星幻想或是大自然中被借用的一处景观而已,但柳宗元这位高超的技师,用大自然诗一般的语言叙写出自己坎坷历程。

那片小石潭,只是无限阴郁中的一丝宽慰罢了。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集锦推荐_精选范文网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朝花夕拾常考知识,希望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