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经验

物理高二的知识点经典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物理高二的知识点经典总结 1

浮力知识点总结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ρ物 < ρ液, 下沉;(2) ρ物 > ρ液, , 上浮 (3) ρ物 = ρ液,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物理高二的知识点经典总结 2

汽化和液化

汽化 知识点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特点:汽化吸热。

3.方式:蒸发和沸腾。

沸腾 知识点1.定义: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特点: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

(1)定义: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

(2)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沸点与液体表面处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高压锅原理);气压减小,沸点降低。例如,在高山上,因为气压比较低,水的沸点低于100℃,食物不容易煮熟,这时应利高压锅。高压锅内水面上的蒸汽气压较高,所以沸点就超过100℃,食物容易煮熟。

4.液体沸腾的条件

要使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即液体的沸点);第二,达到沸点后要继续吸热。达到沸点的液体,如果不能继续吸热,那它就不能沸腾。所以说,达到沸点的液体不一定沸腾。

5.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装置

(2)实验现象

①沸腾前,在水中出现小气泡,随水温的升高而变大,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气泡体积收缩变小,未到液面就消失,同时,水温持续上升。

②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丽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③沸腾后,水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蒸发 知识点1.定义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2.特点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利用这种原理可以使物体制冷。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1)温度高低 。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如果液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从液面飞出去的分子数目就会增多,所以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如晾衣服时要晾在有阳光的地方。

(2)液体表面积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如晒粮食时,要把粮食摊开。

(3)空气流速。如果液面空气流动快,通风好,分子重新返回液体中的机会就小,蒸发就快。如晾晒衣服时除需有阳光、展开衣服外,还要选有风的地方。

4.蒸发与沸腾的比较

项目:蒸发、沸腾

相同点:①都是汽化现象;②都要吸热。

不同点:

(1)温度条件

a.蒸发:①在任何温度下发生;②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

.沸腾:①在一定温度下进行;②沸腾时液体温度不变。

(2)发生地点

a.蒸发:液体表面

.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

(3)剧烈程度

a.蒸发:缓慢

.沸腾:剧烈

(4)影响因素

a.蒸发:温度、表面积和液面上的气流影响蒸发快慢。

.沸腾:液面的气压影响沸点。

液化 知识点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特点: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这个过程要放出热量。

3.气体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都可以液化。

(2)压缩体积。有些气体,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液化。

4.常见液化现象

(1)“白气”:烧水做饭时经常会看到盖子上方冒出大量“白气”,有的人误认为这是水蒸气。其实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色透明气体,我们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极细小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2)雾和露:雾和露也是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常见的自然现象。白天,由于地面水分的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等原因,使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到了夜间温度降低,在低空中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如果这些小水滴分散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就形成了雾;如果小水滴附着在地面附近的物体上就形成了露。

5.液化在生产中的应用

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贮存和运输;另外,将混合气体液化后,根据沸点的不同,便于提纯和分离。

物理高二的知识点经典总结 3

力的合成和分解

1、标量和矢量:

(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人,相反的用负号代人,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

(2)共点力的合成:

1、共点力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力的合成方法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3、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注意:

(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注意事项:

(1)力的合成与分解,体现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合成与分解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一种方法,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力时必须把合力与各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则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

(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F1-F2|≤F合≤Fl+F2

(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

(5)力的分解时要认准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实际效果,按实际效果来分解

(6)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总的合力)

易错现象:

1. 对含静摩擦力的合成问题没有掌握其可变特性

2. 不能按力的作用效果正确分解力

3. 没有掌握正交分解的基本方法

物理高二的知识点经典总结 4

内能的利用

一、热机

1。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

2。内燃机:

①冲程: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②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

汽油机:气缸顶、吸入空气和汽油混合、点燃式、效率较低

柴油机:气缸顶、吸入空气、压燃式、效率较高

二、热机的效率

1.燃料的热值

①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的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②定义式:q=Q/m(q为热值) ( 若燃料是气体燃料 q=Q/v)

③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 J/m3 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 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7为次方)

④关于热值的理解:

A、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2.热机的效率:

(1)热机的能量流图:

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

(2)定义: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3)公式:η=Q有/Q总×100%。

式中,Q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Q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4)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

①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②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

③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④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物理高二的知识点经典总结 5

信息的传递

1.信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

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是:①语言的诞生;②文字的诞生;③印刷术的诞生;④电磁波的应用;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要求会正确排序)

2.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烽火台,驿马,电报机,电话等。

3.人类储存信息的工具有:①牛骨﹑竹简、木牍,②书,③磁盘﹑光盘。

4.所有的波都在传播周期性的运动形态。例如:水和橡皮绳传播的是凸凹相间的运动形态,而弹簧和声波传播的是疏密相间的运动形态。

5.机械波是振动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它不仅传播了振动的形式,更主要是传播了振动的能量。当信息加载到波上后,就可以传播出去。

6.有关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①振幅A: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单位是m.②周期T: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s.③频率f:波源每秒类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④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类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

7.波的传播速度v与波长λ、频率f的关系是:v=λ/T=λf

8.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本身具有物质性,因此电磁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

9.电磁波谱(按波长由小到大或频率由高到低排列):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要了解它们各自应用)。

10.人类应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变化:①传播的信息形式从文字→声音→图像;②传播的信息量由小到大;③传播的距离由近到远④传播的速度由慢到快。

11.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支柱是: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其中光纤通信优点是:容量大、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不怕潮湿、不怕腐蚀,互联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互联网用途有:①发送电子邮件;②召开视频会议;③网上发布新闻;④进行远程登陆,实现资源共享等。

12. 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

TAG标签: 物理 知识点

物理高二的知识点经典总结_精选范文网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