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指导

高中化学有哪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5

高考化学如何得高分?我们知道,化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学生想要提高自己化学的能力,那么就要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化学有哪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有哪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推荐 1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首先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要依此作为突破口,创设化学学习的氛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发学化学的兴趣。

首先,在开课前带领学生打扫实验室,整理、检修仪器设备。第一课的地址选在实验室,边做一些趣味性实验,边展示、讲解部分贵重仪器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并在适宜的晚会上做一些魔术试验,激发学生学化学的欲望。

其次,向学生介绍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一些著名化学家的创业史,提高学生对化学课重要性的认识。

另外,在教学时采用先易后难、先慢后快等教学方法,及时补差并结合增开演示实验,利用挂图、录像等直观教学不断强化巩固兴趣。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读。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化学课的阅读方法可分为通读、精读、选读、对比读。

(二)记。“读百遍不如抄一遍”这句话强调了记笔记的重要性,说明记笔记能有效地积累知识。

(三)练。练即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做。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是直接获取化学信息的重要途径。

高中化学有哪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推荐 2

第一、学会速读

速读是一目十行的阅读。它主要是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通过速读,对课本知识的内容和逻辑结构作粗步了解,并明确所需感知事物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为精读提供“物质基础”。速读的技巧主要有:

(1)意群扫描试阅读。这种阅读并不是以字或词为单位进行阅读,而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掌握化学事实基本意思即可。

(2)浏览。即对全文粗略阅读,达到对内容的大体了解或整体认识为目的。

(3)跳度。即对自己所要了解的特定内容进行阅读,以便搜寻特定信息资料或捕捉重点。对于速读,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可以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但速读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跳读,只能获得自己所需的内容,对化学事实的整体概貌无法搞清;又如浏览,无法获取化学事实背后隐含的深层的东西,仅能获取知识的概貌。象采用浏览方式预习《盐类的水解》内容时,仅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

1)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

2)强碱弱酸盐、强酸弱减盐的水解情况;

3)盐类水解的应用;等等。

第二、学会精读

精读一般是建立在速读的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阅读。其目的在于研究速读过程中所感知的化学事实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深化对本节知识内容和逻辑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精读的主要策略是学会聚焦。所谓聚焦,是指在阅读时抛开冗余信息和枝节信息,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效的信息上来。如在阅读《盐类的水解》时,通过速读,明确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盐类水解的实质上。于是,在此基础上把注意力聚焦在这一内容上,深入研究课本中相关段落的内容,从而概括出盐类水解的实质。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所有的重点知识如化学概念、原理等的阅读,都必须做到精读。对这些内容所涉及的字、词、句甚至段等都要精研细读,反复推敲,从而掌握所学内容的精髓。如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种微粒”是概念的外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是概念的内涵。学习时,要特别注意分子保持的是化学性质,而不是物理性质;同时分子仅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不是所有能保持化学性质的微粒都是分子,也可能是原子等,明确这些对化学的深入学习很重要。

高中化学有哪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推荐 3

学会自学教材:学会自学才能主动地接受书本知识,而预习则是学会自学的必要步骤.

学会听课.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内容.

学会阅读:可运用“五字”阅读法,即“读,想,问,写,记”.

学会比较归纳:可使陌生的事物熟悉化,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如学习第一章氮族元素时,可根据它们原子结构相同点与不同点,推出它们性质上有相似之处也有递变规律,并注意联系高一年学过的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进行横向比较及归纳,既有利于理解新知识,又巩固了对旧知识的掌握.

学会质疑:即追问为什么,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已有的事物,达到对化学事实的深层理解.要善于质疑,发现问题,必须学会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才能实现.可用“逆向思维,觉察异常”法来提出问题,或“善于对比”才能发现问题,并“穷追不舍”,“刨根究底”.

学会记忆:大家都知道化学属于理科,但在学习过程中你应该感觉到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需要准确记忆要求记忆的每一个化学方程式和学过的每一种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记住几个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操作,然后经过一定的训练,将所记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形成能力.

高中化学有哪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推荐 4

  这一建议是针对课内一些常考实验的。许多实验考题反复考察的就是那么几个细节操作,而不是要你复述整个实验是怎么做的。所以,比如焰色反应中用铁丝不用玻璃棒、提纯实验中的加料顺序等,这些常考的操作细节在平时题目、老师上课时肯定都会多次出现,那么你要做的就是两个方面:①记住正确的答案是什么;②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才正确。

  3、反过头去联系理论知识。

  所有实验操作,都可以用理论知识去解释。比如为什么硫酸将醇脱水的反应温度不能过低不能过高?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联系到这个反应本身需要的条件以及温度过高会发生副反应。这样子我们就可以根据理论知识去解释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反推理论上它有的性质。所以,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把实验与理论割裂开,这两部分在化学中一定是相辅相成的。

  相关知识

  1.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但氢的同位素氕却无中子。

  2.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但Cu、Ag原子的还原性却很弱。

  3.原子电子层数多的其半径大于电子层数少的,但锂的原子半径大于铝的原子半径。

  4.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等于其族序数,但F2 却不是。(OF2是存在的)

  5.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但硒酸的酸性却比硫酸的酸性强。

  6.二氧化碳通常能来灭火,但镁却能与它燃烧。

  7.氧元素一般显-2价,但在Na2O2、H2O2等物质中显-1价。

  8.元素的氧化性一般随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强,但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顺序却是HC1O 〉HC1O2 〉HC1O3 〉HC1O4。

  9.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元素一般是以活泼金属开始的,第一周期却是以非金属开始的。

  10.通常金属单质一般为固态,但汞却是液态。

  11.通常非金属单质一般为气态或固态,但溴却是液态。

  12.碱金属一般保存在煤油中,但锂(因其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却浸在液体石蜡中。

  13.碱金属的密度从上到下递增,但钾的密度却比钠的密度小。

  14.一种元素组成一种单质,但碳、氢、氧、磷等元素却能组成几种同位素。

  15.金属单质的导电性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但锑、锗却相反。

  16.具有金属光泽又能导电的单质是金属,但石墨却是非金属。

  17.有机物一般易燃烧,但四氯化碳和聚四氟乙烯却不易燃。

  18.物质的熔点一般低于沸点,但乙炔却相反(沸点-84,熔点却为-80.8)。

  19.C12、Br2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但F2却不能(F2+2H2O=4HF+O2)。

  20.卤素单质与强碱反应一般生成相应的卤化物、次卤酸盐和水,但F2却不能(X2 + NaOH = NaX + NaXO + H2O,2F2 + 2NaOH = 2NaF + OF2 + H2O)。

  21.实验室中制取HC1、HBr、HI都在玻璃容器中进行,但HF应在铅制容器中进行(因SiO2 + 4HF = SiF4 +2H2O)。

  22.氢卤酸一般是强酸,但氢氟酸却是弱酸。

  23.CaC12、CaBr2、CaI2都易溶,但CaF2却微溶。

  24.卤化银难溶于水,但氟化银却易溶于水。

  25.含有NH4+和第IA主族阳离子的盐一般易溶于水,但KC1O4和正长石等却难溶于水。

  26.重金属阳离子一般都有毒,但BaSO4却可用作“钡餐”。

  27.成网状结构的晶体一般都是原子晶体,但石墨却是原子晶体。

  28.晶体一般都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但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

  29.共价键一般都有方向性,但H2却无方向性。

  30.有机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且熔沸点低,但醋酸钠、醋酸钙等却为离子晶体,且熔沸点高。

  31.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都是离子化合物,但A1C13、BrC13等却是共价化合物。

  32.金属性强的元素,相应的碱的碱性也强,但A1(OH)3 的碱性却比Fe(OH)3 弱。

  33.离子化合物中一般不存在单个分子,但NaC1等在气态时却以分子形式存在。

  34.离子方程式一般表示同一类反应,但Br2 + SO2 + 2H2O = 4H+ + 2Br- + SO42- 却只表示一个方程式(注意: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 2H2O 可以表示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或加入过量 硫酸氢钠溶液等反应)。

  35.强碱弱酸盐或强碱弱酸的酸式盐因水解而呈碱性,但NaH2PO4却呈酸性。

  36.盐类一般都是强电解质,但HgC12、CdI2 等少数几种盐却是弱电解质。

  37.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但10HNO3 + 3Fe(OH)2 =3Fe(NO3)3 + NO + 8H2O 中还有还原产物。

  38.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但铅却不能与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39.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但铜却能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氢气,2C u+ 4HC1(浓)=H2 + 2H[CuC12]。

  40.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钾钙钠却不能[2Na +CuSO4 + 2H2O = Cu(OH)2 + Na2SO4 + H2 ]。

  4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前面的金属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不溶于水的盐中置换出来,但铁却能把银从氯化银中置换出来 (Fe+2AgC1=FeC12+2A g)。

  42.一般只能用强酸制弱酸,但 H2S+CuSO4 = CuS +H2SO4、HC1O+H2SO3 =HC1+H2SO4、Br2 + H2SO3 = 2HBr + H2SO4(C12、FeC13等也可以)等反应却能用弱酸制强酸。

  43.酸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但氢卤酸与醇发生卤代反应。

  44.制取氯气采用固—液装置,但制溴却须采用曲颈甑。

  45.启普发生器适用于反应物为块状、反应不需加热以及产物难溶于反应液的气体(如 H2、CO2、H2S),但乙炔(C2H2)却不能用该装置。

  46.测量仪器的“0”刻度不是在上就是在下,但是托盘天平的指针却在中间,温度计的“0”刻度在偏中下,量筒无“0”刻度。

  47.一般只有有机物才有同分构现象,但不少无机物如氰酸银(AgCNO)与雷酸银 (AgONC)是互为同分异构体。

  48.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找升高而增大,NaC1的溶解度受温度改变的影响很小,而Ca(OH)2、Li 2CO3等却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9.氯化钙是中性干燥剂,可用来干燥酸性、中性、碱性气体,但不能干燥氨气(CaC12·8NH3)和酒精蒸气。

  50.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一般呈酸性,但NH3的水溶液却呈碱性。

  51.胶体中的胶粒一般都带电荷,但蛋白质胶体微粒却不带电荷(呈电中性,但有电泳现象)。

高中化学有哪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推荐 5

TAG标签: 化学 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有哪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推荐_精选范文网

高考化学如何得高分?我们知道,化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学生想要提高自己化学的能力,那么就要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化学有哪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方法一:逆向思考,提出问题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对某些化学事实从反向进行思考,改变某一或某些化学事实的叙述方式,变正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从逆向提出问题。例如,《序言》中提到: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逆向的角度提出“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