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易错知识点范文大全
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门充满兴趣的学科,但是这种兴趣可能还不足以支撑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仍然不知道怎样去学习初中历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中历史提纲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初中历史易错知识点范文大全 1
1.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而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仁政”。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秦国李冰修都江堰。 隋朝李春修赵州桥
3.秦长城的起止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明长城的起止点—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朝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 )。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西汉汉武帝大一统时期。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是:元朝(1271年,忽必烈)。
6.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隋朝)。我国殿试制度和武举形成:唐朝的武则天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期开始)完成的标志:南宋时期。西藏成为中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或我国封建君主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处的设立(清朝雍正时期)。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朝末年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北宋
7.西域,指今新疆和更西的地方,而非西藏。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的,不是汉武帝。
8.文景之治是西汉的文帝和景帝 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贞观之治是唐太宗 开元盛世是唐玄宗 (统治前期,唐朝达到全盛)
9.①顺治帝赐封dalai喇嘛。②康熙帝赐封班禅额尔德尼。乾隆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此后历世dalai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册封。③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与dalai、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10.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初中历史易错知识点范文大全 2
1.人民海军的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
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目前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2.人民空军是在陆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空军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的考验,在朝鲜战场击落敌机三百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随着科技发展,空军装备了一批新型飞机。
3.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又称为第二炮兵,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1966 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导弹部队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
导弹核武器等,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我国实行的是科技强军战略)
初中历史易错知识点范文大全 3
1.抗美援朝概况
(1)时间:1950 年 10 月—1953 年 7 月
(2)军队: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3)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4)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主义精神)
2.抗美援朝的意义:(1)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初中历史易错知识点范文大全 4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1953--1964年。
2.内容: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弊端,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3.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1985年
2.前期重点:经济改革,没取得成效。
3.后期重点:政治改革。
4.影响: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1991年底)
1.原因:
(1)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极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4)其它原因: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等。
2.催化剂: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
3.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初中历史易错知识点范文大全 5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首先发生在美国。
2.标志: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4.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时代)。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2.影响: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3.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初中历史易错知识点范文大全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