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最新汇总经典精选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历史故事的意义了解一个国家就要先了解它的历史,历史故事是让我们最容易了解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世界历史、清朝历史等不同地域,不同朝代历史最快捷方法,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经典历史故事五年级,欢迎查阅。

历史故事最新汇总经典精选 1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历史故事最新汇总经典精选 2

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渐渐强盛起来,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经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

这时候,吴王夫差因为当上了霸主,骄傲起来,一味贪图享乐。文种劝说勾践向吴王进贡美女。越王勾践派人专门物色最美的女子。结果在苎罗山(在今浙江诸暨南)上找到一个美人,名叫西施。勾践就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夫差。

夫差一见西施,果然容貌出众,把她当作下凡的仙女,宠爱得不得了。

有一回,越国派文种去跟吴王说:越国年成不好,闹了饥荒,向吴国借一万石粮,过了年归还。夫差看在西施的面上,当然答应了。

转过年来,越国年成丰收。文种把一万石粮亲自送还吴国。

夫差见越国十分守信用,更加高兴。他把越国的粮食拿来一看,粒粒饱满,就对伯嚭说:“越国的粮食颗粒比我们大,就把这一万石卖给老百姓做种子吧。”

伯嚭把这些粮食分给农民,命令大家去种。到了春天,种子下去了,等了十几天,还没有抽芽。大家想,好种子也许出得慢一点,就耐心地等着。没想到,过不了几天,那撒下去的种子全烂了,他们想再撒自己的种子,已经误了下种的时候。

这一年,吴国闹了大饥荒,吴国的百姓全恨夫差。他们哪里想到,这是文种的计策。那还给吴国的一万石粮,原来是经过蒸熟了又晒干的粮食,怎么还能抽芽呢?

勾践听到吴国闹饥荒,就想趁机会发兵。

文种说:“还早着呢。一来,吴国刚闹荒,国内并不空虚;

二来,还有个伍子胥在,不好办。”

勾践听了,觉得文种的话有道理,就继续操练兵马,扩大军队。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要去打齐国。伍子胥急忙去见夫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跟百姓同甘共苦,看样子一定要想报吴国的仇。不除掉他,总是个后患。希望大王先去灭了越国。”

吴王夫差哪里肯听伍子胥的话,照样带兵攻打齐国,结果打了胜仗回来。文武百官全都道贺,只有伍子胥反倒批评说:“打败齐国,只是占点小便宜;越国来灭吴国,才是大祸患。”

这样一来,夫差越来越讨厌伍子胥,再加上伯嚭在背后尽说伍子胥坏话。夫差给伍子胥送去一口宝剑,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的时候,气愤地对使者说:“把我的眼珠挖去,放在吴国东门,让我看看勾践是怎样打进来的。”

夫差杀了伍子胥,任命伯嚭做了太宰。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约会鲁哀公、晋定公等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会盟,把精兵都带走了,只留了一些老弱残兵。

等夫差从黄池得意洋洋地回来,越王勾践已经率领大军攻进了吴国国都姑苏。吴国士兵远道回来,已经够累了,加上越军都是经过多年训练的,士气旺盛。两下一交手,吴军被打得大败。

夫差没奈何,只好派伯嚭去向勾践求和。勾践和范蠡一商量,决定暂时答应讲和,退兵回去。

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作好了充分准备,大规模地进攻吴国,吴国接连打了败仗。越军把吴都包围了两年,夫差被逼得走投无路,说:“我没有面目见伍子胥了。”说着,就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脸,自杀了。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坐在夫差原来坐的朝堂里。范蠡、文种和别的官员都来朝见他。吴国的太宰伯嚭也站在那里等着受封,他认为自己帮了勾践不少忙呢。

勾践对伯嚭说:“你是吴国的大臣,我不敢收你做臣子,你还是去陪伴你的国君吧。”

伯嚭垂头丧气地退了出去。勾践派人追上去,把他杀了。

勾践灭了吴国,又带着大军渡过淮河,在徐州约会中原诸侯。周天子也派使臣送祭肉给勾践。打这以后,越国的兵马横行在江淮一带,诸侯都承认他是霸主。

勾践得胜回国,开了个庆功大会,大赏功臣,可就少了个范蠡。传说他带着西施,隐姓埋名跑到别国去了。

范蠡走前,留给文种一封信,说,“飞鸟打光了,好的弓箭该收藏起来;兔子打完了,就轮到把猎狗烧来吃了。越王这个人,可以跟他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您还是赶快走吧。”

文种不信。有一天,勾践派人给他送来一口剑。文种一看,正是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的那口宝剑。文种后悔没听范蠡的话,只好自杀了。

历史故事最新汇总经典精选 3

曹操为什么打压朱灵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东汉末年,曹操率先崛起于中原,得天时以造就了偌大的曹魏政权。一时间,曹魏帐下可谓是“谋臣如云,武将如云”。造成这种盛景,显然与曹操唯才是举的思想有关。

曹操选拔人才,很少看他们的出身与过往。因此张辽、于禁虽然是降将出身,依旧能得到曹操赏拔。至于其他寒门才子,只要有才能,得到一官半职更是再容易不过。其中较为突出者,亦可为州郡长官。

可见曹操的气度,是非常了得的。但在曹魏名将中,却有一个例外,不知是何原因,曹操对其却十分不喜,乃至怀疑厌恶。此人,便是后将军朱灵。

朱灵,字文博,冀州人氏,原为袁绍部将。那朱灵是怎么来到曹操麾下的呢?同当年的刘备一样,曹操征讨徐州陶谦时,当时与之交好的袁绍为了支援这个小老弟,便令朱灵带了三个营的兵马前去支援。

不曾想到,朱灵来到曹操麾下后,无不感慨道:“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就这样,朱灵靠着一波“曹吹”正式来到了曹操麾下。

需要指出的是,朱灵投曹之时,是自带本部兵马而来。因此他在曹军之中,也还算比较有地位。再加上当时的特殊情形,曹操为了安抚军心,也很少收回降将的兵权。如此一来,便为于禁日后争兵朱灵埋下了伏笔。

曹操对于朱灵,始终是有偏见的。当时,朱灵手下招募了一些新兵,曹操便告诫他,要注意以宽宥对待他们;否则的话,他们心中必定不满。到了阳翟之后,朱灵手下的军士果然发动叛乱。

朱灵不愧是难得一见的良将,他在第一时间内便斩杀了“带投大哥”,并立即上书给曹操,向他说明了事情原委。

不曾想到,曹操的评价却是:“来书恳恻,多引咎过,未必如所云也。”可见在曹操心中,朱灵是有意为自己开脱。这不是偏见,又是什么?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却大不一样了。东海昌豨叛乱时,于禁与他是多年好友,但依旧忍痛将其杀死。曹操闻言,大为感慨,称于禁治军严整,有古之名将的风范。

曹操对待于禁与朱灵的态度,用现代话来说,那就是“双标”了。而且在不久之后,曹操最喜爱的马仔于禁,还夺了朱灵的兵权。

据《三国志·于禁传》记载:“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乃以灵为禁部下督,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

这里可以明确看到:曹操对于朱灵是常有怀疑态度的,而于禁作为外姓中的第一将领,自然便选择了为主公分忧。

自此以后,史料中便再也没有朱灵单独领兵作战的记载。想想也是,之前的朱灵拥有本部兵马,能轻易参加各种战役;但此时的他失去兵权,犹如一个光杆司令一般,便很难再有所作为了。

不过,朱灵虽然成了一个闲人,但他依旧享受到了自己应有的待遇。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后,朱灵进封高唐侯,得以衣锦还乡。

不管怎么说,朱灵都算是曹魏老将,他虽然失去兵权,依旧享有着不俗的声望。正因如此,在曹操庙宇建立之后,朱灵也成为庙中配享的武将之一。

说到这,相信有人会提出疑惑:为何曹操对朱灵有偏见呢?结合朱灵生平事迹来看,笔者认为有这么三点原因:

其一,朱灵的投降与当年的刘备极为相似。故而有可能是曹操在朱灵的身上,看到了刘备的影子。所以这种不信任感,便油然而生了。

其二,朱灵的风评不好。在年轻之时,朱灵为了自己的功劳,竟然舍弃了母亲与弟弟的性命。虽说这样的人很忠诚,但他对亲人的凉薄行为,也很难让人生出好感。

其三,朱灵没有气节。别的降将,大多都是曹操击败敌军之后,被迫而降;而朱灵却是主动而降。这场跳槽,事先没有经过袁绍准许,也让曹操很意外。

但曹操也不能拒绝朱灵的好意,毕竟他还需要更多的人前来投效。只不过,曹操心中对于朱灵没有气节的举动,难免产生偏见。因此在曹操的安排中,朱灵大多情况下都是和其他将领一起行动的。

历史故事最新汇总经典精选 4

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刘备广招贤能异士,于是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隆中诸葛的故事,诸葛亮,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故事最新汇总经典精选 5

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桀即位之后,把国都迁到了太康住过的斟寻阝。这个桀天赋很高,就是不务正业。他只把聪明用在吃喝玩乐上。他很勇武,力气大得能把铜钩扳直,把鹿角折断,但他把劲头部用在游猎征战上。他当了夏王不久,就出兵去征讨有施氏(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小小的有施氏哪里抵挡得住夏王的大军,只好卑躬屈膝,请求投降。他们听说桀喜爱漂亮姑娘,就在国内挑选了一位叫妹喜的美女,献给桀。这妹喜生得本来就娇媚百态,再装饰上满身的珠玉珍宝,简直就像仙女下凡一般。桀见了妹喜,只觉得目眩神迷,魂灵都飞出了壳,二话没说,马上下令撤兵回国。

桀得了妹喜这个美女,把她看得像掌上明珠。他觉得原来的宫室太简陋了,就下令征调四方民夫要盖一座奢华无比的王宫。夏桀耗尽了民脂民膏,这宫殿总算造成了。巍峨的殿宇高得让人不敢仰视,好像快要倒下来似的,于是就起名叫“倾宫”。倾宫虽然不是用黄金白玉盖的,但里面有白玉雕的床榻,黄金做的器具,四处还装点着绫罗绸缎、珍珠宝贝,也算是金屋琼室了。

可是妹喜只是怀念自己的家乡、父母和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金屋琼室,在她看来不过是一个华贵的牢笼,所以她常常双眉紧蹙,面带愁容。为了讨取妹喜的一点儿欢颜,夏桀的“聪明才智”可有了用场。他见妹喜一听那叮叮咚咚的音乐声就心烦,便让宫女们搬来成匹的缯布,两人对扯,希望那“嘶啦嘶啦”的裂帛声能使妹喜开心。他见妹喜一看那长袖翩翩的舞姿就皱眉,就强令宫女和侏儒们跳些奇形怪状、不堪入目的舞蹈,希望让妹喜哈哈一笑。

这时有个掌记事兼天文,历法太守叫终古,他见夏桀这样荒淫奢侈,实在为夏朝的命运担心,就进宫边哭边劝道:“大王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国家就要亡了!”

夏桀听了嘿嘿一笑,道:“你说的是什么鬼话!我有天下,就好比天上有太阳一样。太阳能从天上消失吗?如果太阳能从天上消失,我也许会亡国的。”

这个大臣听了这种奇怪的道理,也不敢再多口罗嗦,出宫之后,带着家小就跑到商国去了。

说起商国,那是居住在黄河下游,早在夏朝中叶就开始兴盛起来的一个夷人部落。商人的始祖就是曾经在帝舜时期做过“司徒”的契。帝舜时期,商人还住在蕃(在今山东滕州市),契的孙子相土就迁到了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商人擅长畜牧,这时又发展了农业,农牧结合,国力立刻强盛起来。相土乘着太康失位,后羿、寒浞无暇东顾的机会,迅速扩大势力。上甲以后这一百来年,商国东征西伐,不断地壮大实力,虽然名义上还是夏的臣属,实际上已是严重威胁着夏朝的劲敌了。

可是昏庸的夏桀根本不把渐渐强盛起来的商国放在眼里,夏桀杀死了直言敢谏的关龙逄,别的大臣果然学乖了,正直的卷起舌头不哼不哈,一心想着升官发财的小人就拿出溜须拍马的本事,一面唱着赞歌,一面出些邪门歪道的主意,哄夏桀高兴。这样一来,夏朝的国势就越发不可收拾了。

夏桀这里是众叛亲离,东方的商国却在竭力收拢人心。此时商国的首领名叫汤。商汤见夏朝越来越不得人心,就打定了取而代之的主意。这人很有才能,也很有心机。他知道夏朝已经有了四百多年的天下,在诸国中还有不少党羽,所以不能轻举妄动,而要稳扎稳打,威德并用,逐步把诸国都拉过来或吞下去,最后再对付孤立无援的夏桀。

商汤首先打败了邻近的葛国,接着又征服了薛国、豕韦、顾国、昆吾。夏桀这时才着了慌,决定御驾亲征。可是夏桀享乐惯了,就是出征也不肯放弃享受,后宫美女、乐师舞伎、吃喝玩乐的东西恨不得全部带着,光准备这些就耽误了不少时间。另外,好马坚车先都让给了自己的随从宫女,战士们的器甲车马却是马马虎虎,弄得将士们也怒气满腹。夏军离开都城,东进到鸣条,商汤的大军早已杀到了。双方就在鸣条会战。夏桀的军队士气低落,刚一交锋,阵脚就动摇起来。商汤率领如狼似虎的大军直冲夏桀所在的中军。夏桀见势不妙,带着后宫美人就要撤。这一下,夏军便全线崩溃,不可收拾了。

夏桀带着少数残兵逃过了黄河,投奔一个叫三龙白(在今山东定陶东北)的小国。商汤步步进逼,又移兵征服了三龙白。夏桀在中原无处托身,只好往南逃窜。商汤兵分两路,一路南追夏桀,一路西取夏都斟寻阝。

夏桀身旁的卫士一边跑,一边溜,后面的追兵却是穷追不舍,夏桀一路上风声鹤唳,真的和丧家犬一样狼狈。等他选列南巢(在今安徽寿县东南)的时候,商汤看他已成了孤家寡人,而且身处蛮荒,不能再有什么作为了,这才停止追逐,只派了一部分士兵监视着他。

商汤的主力大军西进夏朝都城,毫不客气地把夏桀宫室中的美女珍宝、黄金美玉囊括一空,夏都的百姓,多数也成了商国的奴隶。

夏桀在南巢成了软禁的囚犯,没过几年,这个暴君就像只野狗一样,孤寂地病死在南巢。

历时四百多年的夏朝,终于被另一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取代了。

历史故事最新汇总经典精选_精选范文网

历史故事的意义了解一个国家就要先了解它的历史,历史故事是让我们最容易了解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世界历史、清朝历史等不同地域,不同朝代历史最快捷方法,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经典历史故事五年级,欢迎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