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物理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大全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物理学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代,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基础科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有关初二物理浮力复习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大全推荐 1

  定义: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

  1、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浮力的大小由液体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两个因素决定。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及物体的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当液体密度ρ液一定时,V排越大,浮力也越大。

  (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其计算公式是:F浮=ρ气gV排。

  2、如何判断物体的浮沉: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有两种:

  (1)受力比较法: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F浮>G物,物体上浮;

  F浮

  F浮=G物,物体悬浮;

  (2)密度比较法: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只要比较物体的密度ρ物和液体的密度ρ液的大小,就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

  ρ液>ρ物,物体上浮;

  ρ液<ρ物,物体下沉;

  ρ液=ρ物,物体悬浮;

  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如空心球,求出物体的平均密度,也可以用比较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3、正确理解漂浮条件:漂浮问题是浮力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浮力问题的关键是理解物体的漂浮条件F浮=G物。

  (1)因为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又因为F浮=G物(漂浮条件),所以,ρ液gV排=ρ物gV物,由物体漂浮时V排ρ物,即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浮在液面上。此时,V物=V排+V露。

  (2)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得:ρ液gV排=ρ物gV物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ρ物、V物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与液体的密度ρ液成反比。ρ液越大,V排反而越小。

  4、计算浮力的方法一般归纳为以下四种:

  (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一般用于已知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形状规则的物体。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这个公式对任何受到浮力的物体都适用。计算时要已知ρ液和V排。

  (3)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浸在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重力,浮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三个力平衡:即F浮=G物-F拉

  (4)根据漂浮、悬浮条件:F浮=G物,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漂浮或悬浮物体的浮力。

  运用上述方法求浮力时,要明确它们的适用范围,弄清已知条件,不可乱套公式。

  5、浮力 综合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判断它所处的状态。

  当物体浸没时,V排=V物,

  当物体漂浮时,V排+V露=V物,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力的示意图,在图中标出已知力的符号、量值和未知力的符号。

  (3)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列方程,代入公式、数值 、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大全推荐 2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大全推荐 3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大全推荐 4

1、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同时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这两个力的合力决定着静止在液体中的物体如何运动。

F浮>G(ρ液>ρ物)时,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物体上浮;

F浮=G(ρ液=ρ物)时,合力为零,即二力平衡,物体悬浮;

F浮

F浮是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要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可以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轮船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造的。

(2)潜水艇:由于潜水艇中两侧有水箱,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不变,但是可以通过调节水箱中的储水量来改变潜水艇自身的重力,从而使它上浮、下潜和悬浮。

(3)气球:充入的是密度比空气小很多的气体,如氢气、氦气。空气对他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所以气球可以升入高空。

(4)飞艇、热气球:里面充的是被燃烧器加热而体积膨胀的热空气,热空气比气球外的空气密度小,他们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能升入高空。

(5)密度计:漂浮在液面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浮力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小;液体的密度越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大。

密度计的刻度是从上到下刻度变大,刻度不均匀,且刻度无单位。

读法:液面与1.2刻度对齐时,表示被测液体的密度是1.2×103kg/m3。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大全推荐 5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TAG标签: 物理 知识点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大全推荐_精选范文网

物理学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代,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基础科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有关初二物理浮力复习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大家喜欢!初二物理浮力复习知识点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