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物理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集锦推荐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热和能是涉及了机械运动与公式计算的一个知识点,十分重要。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集锦推荐 1

一凸透镜

①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汇聚于焦点

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测焦距小实验

④应用: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远视镜

?⑤◤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f

u=2f 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v=2f

f2f

uu

二凹透镜

①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成虚像

④应用:近视镜

三显微镜和望远镜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集锦推荐 2

练习是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练习包括课堂练习、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练习、单元练习及综合练习等,在练习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

(1)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适量练习.既要有知识覆盖面,又要有适当的知识梯度。

(2)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的方法、思路和技巧,以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抓住关键的词句和物理过程仔细分析,同时应反思解题过程,勇于修正错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效率。

总之,阅读、观察、实验、思维、记忆、练习等方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集锦推荐 3

一①摩擦起电,吸引轻巧物体

②同重点和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

二①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②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③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④电路图

⑥电流表的使用:正进负出、不能超过所接量程、串联

⑦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I=I1=I2

⑧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集锦推荐 4

一温度

①温度计:量程、分度值、0刻度

②温度计的使用:玻璃泡全部浸入;待示数稳定再读;视线与液柱上表面向平

③水的凝固点0℃、沸点100℃;绝对零度-273.15℃;冰箱﹣15℃——﹣20℃

二①融化:固态变液态。融化吸热。晶体融化时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②凝固:液态变固态。凝固放热。同种晶体的熔化点和凝固点相同

③汽化:液态变气态。汽化吸热。分两种:蒸发和沸腾。

④液化:气态变液态。条件:遇冷

⑤生华:固态直接变气态。樟脑片

⑥凝华:气态直接变固态。雾凇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集锦推荐 5

观察是学习物理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也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手段.初中阶段主要观察物理现象和过程,观察实验仪器和装置及操作过程,观察物理图表、教师板书等.

(1)观察要有主次

如在观察水的沸腾时,要围绕下列问题观察:沸腾前气泡发生的位置、气泡大小、多少,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化?沸腾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温度计的读敷是否有变化?停止沸腾时,温度是否变化?……

(2)观察要有步骤

复杂的物理现象,应按照一定的步骤,一步步地仔细观察.如在”研究液体的压迎”实验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要观察所使用的压强计,用手指挤压压强计盘上的橡皮膜,观察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2)将水倒人烧杯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u形臂两边液面是否出现高度差,报据观察判断水的内部是否存在压强?(3)改变橡皮膜所对方向,再观察u形管两边的液面,根据观察判断水是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其大小有什么关系?(4)保持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朝上、胡下、朝各个侧面,比较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有什么关系?(5)将金属盒放人不同深度,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怎样改变?(6)观察在同一深度清水的压强和盐水的压强是否相同?

(3)观察时要思考

如在引入“牛钡第一运动定律”前做有关演示时,当观察了同一高度处的小车从斜面上分别经过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时运动的距离越来越远后,要认真思考: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大小跟什么有关?当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摩擦力很小时,运动的距离很大吗?当小车在光滑的平面上(无阻力)运动时,运动的距离将有多远?经过观察、思考、推理后,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集锦推荐_精选范文网

热和能是涉及了机械运动与公式计算的一个知识点,十分重要。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 最新九年级热和能复习提纲 第十三章 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