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物理

有关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参考大全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在学习的路途中还有有远大的理想,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决心,这样较大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自己的目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二上物理必备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参考大全 1

  第一节 质量

  一、质量

  1、 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 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4、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策测量

  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三、天平的使用

  1、基本步骤

  (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第二节 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

  3、单位:1g/cm3=103kg/m3

  4、含义:以水为例

  ρ水=1.0x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0x103kg。

  5、 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ρ)或质量(m=ρ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看:首先认清量筒采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2、放: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当液面是凹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凸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

  二、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m1;

  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4、计算液体的密度:ρ= mv = m1-m2v

  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v2;

  4、计算固体的密度:ρ= mv = mv2-v1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时密度最大。

  2、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

  二、密度与鉴别物质

  1、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不同;

  2、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被鉴定物质的密度,与标准密度表比较即可。

有关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参考大全 2

  一温度

  ①温度计:量程、分度值、0刻度

  ②温度计的使用:玻璃泡全部浸入;待示数稳定再读;视线与液柱上表面向平

  ③水的凝固点0℃、沸点100℃;绝对零度-273.15℃;冰箱﹣15℃—﹣20℃

  二①融化:固态变液态。融化吸热。晶体融化时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②凝固:液态变固态。凝固放热。同种晶体的熔化点和凝固点相同

  ③汽化:液态变气态。汽化吸热。分两种:蒸发和沸腾。

  ④液化:气态变液态。条件:遇冷

  ⑤生华:固态直接变气态。樟脑片

  ⑥凝华:气态直接变固态。雾凇

有关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参考大全 3

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

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②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3、重力势能

①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②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高度相同的物体,物体重力势能越大;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有关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参考大全 4

定义量

物理意义

铝的密度2.7×103kg/m3

1立方米米铝的质量为2.7×103kg

手表对课桌压强为100Pa

课桌每平方米受到手表的压力为100牛

某机械做功功率为40W

此机械每秒所完成的功(消耗的能)为40焦

某机械的机械效率为80%

此时有用功占总功的80%

q石油=4.4×107J/kg

1千克石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4.4×107J

c水=4.2×102J/(kg·℃)

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2J

g = 9.8N/kg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9.8牛

若自行车的速度为3m/s

该自行车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米

某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3A、20Ω”

3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3安

20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欧姆

电能表所标注的3000r/kwh

或6400imp/kwh

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3000r或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6400次。

某电能表上标有

“220V10A”

220V表示:该电能表适用的额定电压为220伏

10A表示:该电能表连续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培

返回目录>>>

有关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参考大全 5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 初中政治,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9、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3、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 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TAG标签: 物理 知识点

有关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参考大全_精选范文网

在学习的路途中还有有远大的理想,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决心,这样较大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自己的目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二上物理必备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初二上物理必备知识点第一章声1、人耳感受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