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难点(两套)经典整理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6

学完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了解了中国历史发展,我们也需要了解中国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难点(两套)经典整理模板 1

概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仍定都咸阳.

意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A建立皇帝制度;B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有36郡

2、经济上:A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通行货币). B、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用字体,后改为隶书).

4、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南越,修灵渠

度.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难点(两套)经典整理模板 2

一、明朝的科技名著

1、李时珍: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农业著作《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二、明朝的著名建筑

1、明长城

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比较(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秦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进攻修建的)

意义: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2、北京城

明清两朝的都城。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又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由蒯祥等人设计的,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明朝的小说和戏剧

1、明朝的小说

A、《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辽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难点(两套)经典整理模板 3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同一全国。

3、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的国家粮库。

5、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6、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7、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12345)

8、修建大运河的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

9、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a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B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C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10、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难点(两套)经典整理模板 4

一、元谋人

地点:云南元谋县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 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二、北京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时间: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身体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特点;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使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时间:距今约18000年

身体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生产生活情况:①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②能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难点(两套)经典整理模板 5

1.“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1、原因:①任用贤才,励精图治;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

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从西域传入。④茶叶生产发展,饮茶之风盛行。⑤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科举制的创立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意义: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1、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2、武则天:创设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普通士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难点(两套)经典整理模板_精选范文网

学完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了解了中国历史发展,我们也需要了解中国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