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参考经典合集

发布时间: 浏览量:4

想要提高学习的效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参考经典合集 1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科学技术

1、赵州桥设计者: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的城市。

3、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二、医学"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诗人代表作特点李白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参考经典合集 2

★ 七年级历史单元知识点

★ 七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

★ 七年级英语必备知识点

★ 初一数学知识点梳理归纳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参考经典合集 3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的女皇帝。

历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参考经典合集 4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 郑和下西洋的概括人物郑和时间1405-1433次数7次人数27000 多人船数200 多艘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设备罗盘针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 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

2、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16 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

2、1533 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3、1557 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

4、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参考经典合集 5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

1.继秦汉之后,实现我国第二次大规模统一的朝代是隋朝

2.开创“开皇之治”盛世局面的统治者是隋文帝杨坚

3.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在历的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4.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589年

5.开凿京杭大运河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

6.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时,最后一个灭掉的南方政权是陈朝

7.成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的是京杭大运河

8.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9.京杭大运河连通了五大水系,由北到南依次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10.京杭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

11.京杭大运河分为四段,由北到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12.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江都就是今天的扬州

13.京杭大运河的南北终点是余杭和涿郡

14.隋朝京杭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15.今天的北京,在隋朝时被称作是涿郡

16.大运河的南端、在隋朝时被称作“余杭”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杭州

17.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18.唐朝的建立者是唐高祖李渊

19.唐太宗李世民夺得政权的方式是玄武门之变

20.唐太宗李世民创立的盛世是贞观之治

21.三省六部制中,负责起草政令的是中书省

22.李世民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原因是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2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唐律疏议》

24.隋朝建立、唐朝得以发展使用的制度有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25.唐太宗时的谏臣,被唐太宗称为一面“镜子”的是魏征

26.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门下省

27.记录唐太宗和他的大臣等议论古今得失的书是《贞观政要》

28.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29.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纳谏的根本原因是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

30.唐朝百姓不想服劳役,可以合法利用的方法是交纳实物代替

31.三省六部制中,负责管辖六部、执行政令的是尚书省

32.唐太宗的名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根源是儒家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33.武则天当皇帝后将国号改为周

34.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创新贡献是创立“武举”和“殿试”

35.有“贞观遗风”,被称作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是武则天统治时期

36.武则天为提高庶族地主等新贵族的政治地位而编修的是《姓氏录》

37.唐朝新发明的农业工具是曲辕犁和筒车

38.唐朝最鼎盛时期是开元盛世

39.唐朝时管理今天新疆的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40.唐朝用于灌溉的工具是筒车

41.唐代制陶业的突出成就代表是唐三彩

42.被誉为开元前期“救时之相”的是姚崇

43.武则天时期对于整个唐朝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44.唐朝用于耕地的工具是曲辕犁

45.武则天修订《姓氏录》后,排名第一位的姓氏是武氏

46.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是执政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47.开辟了“开元盛世”局面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

48.被称作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是科举制度

49.科举考试中的常设科目有明经科和进士科

50.盛唐时期,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体现出的特点是胡汉交融与中西贯通

51.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习俗风靡全国开始的时间是唐朝

52.唐朝科举制度中,重点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治理政事能力的科目是进士科中的策问

53.唐朝时期,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主要是骑马

54.科举制度以前,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是出生门第高低

55.周边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

56.唐太宗时期,前往吐蕃和亲的女英雄是文成公主

57.科举制度以后,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是才能

58.唐朝时期,被称为“吐蕃”的地方,就是今天的西藏

59.与文成公主和亲的吐蕃藏族首领是松赞干布

60.采取“怀柔”政策,用民族平等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二)

1.我国历第一位、也是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

2.文成公主入藏时,在位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3.被唐玄宗册封为云南王的南诏首领是皮逻阁

4.唐玄奘将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弟子整理成的书是《大唐西域记》

5.“和同为一家”主要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吐蕃

6.唐朝时,日本派到中国来的留学生被称为是遣唐使

7.六次东渡日本,将佛法传播到日本的我国高僧是鉴真

8.唐玄奘西天取经的目的地,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在唐朝时被称作天竺

9.阎立本绘制的、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节的人物画是《步辇图》

10.我国第一个将天竺佛教、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玄奘

11.唐朝都城长安的城市建筑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宫城皇城外郭城

12.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时,唐朝的统治者是唐玄宗李隆基

13.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时,唐朝的统治者是唐太宗李世民

14.长安城内,百姓的居住区和商业区主要在城市的哪个部分?外郭城

15.我们今天将购物称作是“买东西”,主要是因为唐朝时的商业区是东市和西市

16.唐朝最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吕,为中华文化传播到日本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汉语名字叫做晁衡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

18.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唐朝初年

19.第一次将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的科学家及其著作是孙思邈的《丹经》

20.火药的发明,与我国古代哪一项活动有关?炼丹

21.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的时间是唐朝末年

22.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是赵州桥

23.被称为“诗仙”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

24.被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的是飞天图案

25.唐朝时,市场上出现的一种用于交易凭据的印刷品是印纸

26.唐朝末年,的印刷业中心是成都和洛阳

27.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做火箭或者飞火

28.赵州桥的设计工匠是李春

29.赵州桥的设计时间是隋朝

30.被称为“诗圣”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杜甫

31.我国的三大艺术石窟除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外,另外一个是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32.唐朝的乐舞《霓裳羽衣舞》的作者是唐玄宗李隆基

33.大型乐舞《霓裳羽衣舞》,主要是借鉴了哪里的音乐元素?西域乐曲

34.杜甫的诗歌大多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因此他的诗歌被称作是诗史

35.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大型乐舞是《秦王破阵乐》

36.孙思邈在我国医学被称作是药王

37.有资格“雁塔题名”的人是新科进士

38.科举考试时,明经科主要考察的内容是记诵儒家经典学说

39.我国规模、艺术成就的石窟是敦煌莫高窟

40.赵州桥现在我国的哪个地方?河北省赵县的洨河

41.派大军扫平东突厥,并设置都督府、任用突厥人进行管理、保留当地风俗,实行“以夷治夷”方针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42.唐朝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贸易的主要物品是茶叶

43.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

44.唐太宗手下的两个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并称为房谋杜断

45.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的作者及书名是陆羽的《茶经》

46.唐朝时期采取的民族政策是开明民族政策

47.《秦王破阵乐》中的“秦王”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48.赵州桥的的建筑特点是单孔石拱

49.鉴真东渡日本后,定居的地点是日本奈良

50.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是长安

51.大昭寺门前的“甥舅会盟碑”体现的是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吐蕃

52.少数民族突厥的首领被称作是可汗

53.生活在今天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在唐朝时被称作是回纥

54.生活在今天东北地区的满族,在唐朝时被称作是靺鞨

55.为了确保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唐朝对南诏、回纥、靺鞨等地区少数首领采取的措施是册封

56.唐朝时的画家,开后世“写意画”之先河,被称为“画圣”的是吴道子

57.长安的外郭城内,百姓的居住区被称作是坊

58.唐朝时,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做出很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南诏

59.隋唐时期出现的楷体字的发明者,被合称为“颜筋柳骨”的两位书法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

60.杜甫的诗歌中,反映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的代表作品是“三吏”“三别”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参考经典合集_精选范文网

想要提高学习的效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一历史下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