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合集模板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学习,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断练习与记忆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初一历史复习方法浅谈初一历史的教案初一历史教学心得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合集模板 1

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隋炀帝时开通的大运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我国历的女皇帝:武则天。(其统治被称为“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唐朝的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

4.唐代陶瓷最为的是:唐三彩。

5.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办法开始于:隋文帝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6.科举制中最早设立殿试、武举的是:武则天。

7.科举制中,诗赋最早成为进士的主要内容是在:唐玄宗时期。

8.科举制废除于:清朝末年(1905年)

9.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

10.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由隋朝李春设计主持修建造的赵州桥。

11.宋代最重要的粮仓:太湖流域(“苏湖熟,天下足”)。

12.北宋之后最的瓷都:北宋兴起的景德镇。

13.宋代的娱乐商业场所:“瓦子”。(或瓦舍)

1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15.两宋、元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16.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唐中后期。

17.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南宋时期。

18.我国省级行政区制度建立的标志: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建立的“行省制度”。

19.台湾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当时台湾叫“琉球”).澎湖列岛。

20.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的标志: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全国的佛教和西藏事务。

21.元朝的港口:泉州。

22.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3.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标志: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24.明朝科举制变化的标志:采用“八股取士”(为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根本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25.古代世界航海的壮举: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6.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他的队伍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泉州籍抗倭将领:俞大猷)。

27.清朝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标志:雍正帝设──军机处。

28.台湾历第一次被外国侵占:1624年,被荷兰侵占。

29.1662年,郑成功(泉州南安石井人)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

30.施琅(泉州人)率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1.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32.我国现在现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成祖修建的故宫。

33.明朝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理学著作:明朝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合集模板 2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的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

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合集模板 3

1、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 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 北京人往往几十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5、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7、 山顶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和别的原始人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8、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9、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10、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11、 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

12、 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合集模板 4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合集模板 5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TAG标签: 历史 知识点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合集模板_精选范文网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学习,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断练习与记忆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目录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