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历史

中国历史典故范文集锦

发布时间: 浏览量:0

我们今天所讲的典故当然用的是典故的今义。典故的今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作“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典故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历史典故范文集锦 1

王莽谦恭未篡时

西汉时期,朝廷重用外戚。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家子弟几乎人人官居高位,个个骄奢淫逸。唯独王皇后的侄子王莽,生活俭朴,待人谦和礼让,朝野上下广为称赞。后来,王莽“翅膀”逐渐丰满,终于在一片称颂声中露出其庐山真面目,他毒杀了十四岁的平帝,挑选了两岁的刘婴做儿皇帝,自己当起摄政王。这还嫌不够,最后干脆篡位,做了十五年的皇帝。

周公的故事却正好相反。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病逝后,他辅佐十三岁的侄子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虽然他尽职尽责为成王着想,但是满天下都是流言蜚语,说他欲取而代之。不过周公旦对流言泰然处之,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等到成王长大成人后就把权力都了交回去。

为此,白居易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小编解读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人的真伪,一件事的对错,得经过相当时间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下结论。如果只凭短期观察或者直观印象就对人和事下定论,容易造成误会甚至犯下错误。

中国历史典故范文集锦 2

清风两袖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忠臣和民族英雄。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其人作风廉洁,为人耿直。

当时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宦官王振权势极大,经常以权谋私,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总在进京时献上珠宝白银与当地土特产等。

巡抚于谦却与别人不同,每次进京奏事都不带任何礼品。有位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附权贵,也应该带一些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当下笑着作了首诗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人的嘲弄:“绢帕茹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首诗的意思是:绢帕、蘑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得老百姓心生不满。)

然后,他果然不带一物,两袖清风地上路了。

小编解读

后人用“清风两袖”(或“两袖清风”)形容为官者正直、清廉的品行。

《论语》中说“清正在德,廉洁在志。”于谦能在贪腐成风的社会环境中出淤泥而不染,正是因为他有着“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志向。

中国历史典故范文集锦 3

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卷五):“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仕途不顺利,要去东方九夷地区居住。有人说那里太简陋,孔子说君子住在那里,还有什么简陋的呢。后因以“何陋之有”表示不嫌生活环境条件简陋。

唐.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范

《梁书.文学传上.何逊传》:“逊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好。自是一文一咏,云辄嗟赏,谓所亲曰:‘顷观文人,质则过儒,丽则伤俗,其能含清浊,中今古,见之何生矣。’沈约亦爱其文,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

南朝.梁.何逊与范云为至交好友,合称“何范”。云对逊诗常加赞誉。后用为咏诗友之典。

唐.李商隐《漫成三首》其一诗:“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中国历史典故范文集锦 4

奴颜婢膝

奴颜婢膝:骨气是一个人的“脊梁”

【出处】(唐代)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释义】奴:奴才;颜:面孔;婢:女仆;膝:膝盖,借指下跪。像奴才一样的谄媚脸孔,像女仆般讨好地下跪的膝盖。形容奴才相十足,无耻地谄媚、奉承他人的样子。

【历史典故】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如入无人之境,迅速攻破了汴梁(今河南开封),并俘虏了徽宗和钦宗二帝,史称“靖康之耻”。事变后,钦宗赵桓的弟弟赵构,在大臣们的帮助下,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当起了皇帝,建立了南宋王朝。此后,又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苟延残喘,对金人提出的无理要求全部答应。到了宋理宗时,任用奸臣贾似道为相,而使得朝政更加混乱。

贾似道,字师宪,因其姐姐被选入宫中做了贵妃,依靠裙带关系才得以入朝为官。贾似道此人极善奉迎之事,很快就做了地方大官,之后,升任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鄂州被蒙古人围困。贾似道领兵增援,还没开战,他就私下向蒙古人称臣纳贡。得到了实惠的蒙古人,很快就退了兵。贾似道却谎报此战“大捷”,理宗不明究竟,还升他做了右丞相。之后,他用计除掉异己势力,独揽了整个朝政大权。

理宗死后,度宗即位,贾似道被加封为太师,朝中一切政事都在他的私宅中商议。襄陽被围四年,他只是一味地向蒙古乞怜。朝中的大臣们大多都是他的心腹,只有一个叫陈仲微的人敢站出来揭露他的罪行。陈仲微,字致广,曾因得罪贾似道而被罢官。他复官后,依然上书指责时政,说:“君道相业,两有所亏!”批评国君和宰相的昏庸,还说宋徽宗和宋高宗的时候,也是如此,君是昏君,相是奸相,那些佞臣们起初竭力奉承皇帝,享受荣华,到头来却又投降敌人,向敌人称臣。陈仲微要求宋度宗和贾似道等人以徽宗、高宗时的旧事为鉴,切勿把国家大事继续耽误下去。陈仲微在其向度宗的谏书中,用“俯首吐心,奴颜婢膝”来形容那些奸佞的权臣。

【成长心语】

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从这一句千百年来流传的话语中,我们便可窥得历代人们心中的一种观念——骨气是一个人的“脊梁”。越是面对沉重的苦难,越是要挺起我们的脊梁。心手相连、团结互助、永不言弃、众志成城,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骨气。我们之所以崇拜那些流传千古的英雄,是因为他们都有不屈的“脊梁”。但在这个世上,总是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像软骨动物一样,随意地改变自己,他们没有可以挺立的“脊梁”,没有值得称道的骨气,所以,他们的人生是可悲的。

中国历史典故范文集锦 5

1、楚王问鼎

《左传》记载,春秋时楚庄王曾率兵北伐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不得不派王孙满前去犒劳楚军,而楚庄王竟骄横地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鼎是古代国家的权利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五次诸侯会盟的盟主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说指齐桓公,晋襄公,楚庄公,武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中国历史典故范文集锦_精选范文网

我们今天所讲的典故当然用的是典故的今义。典故的今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作“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典故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