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范文参考
相关文章
你应该清楚,知识原本是空的,除非把知识付出行动,否则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范文参考 1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主要原因
1、经济上: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有所发展,但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和封建专制统治的严重阻碍(根因)
2、 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
3、思想上:宋明理学僵化,束缚思想、扼杀个性;
4 、阶级关系上:工商业者阶层扩大,要求发展商品经济,反对封建束缚;
二、明朝后期进步思想家李贽“离经叛道”
李贽自称“异端”,代表作——《焚书》《藏书》
1、李贽的主要思想主张(即:李贽“离经叛道”的表现)
①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认为是非标准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②揭露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不应脱离基本物质生活去谈仁义道德
③反对男尊女卑和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
2、对李贽思想的评价
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
②他的思想,直接冲击了儒学的独尊地位,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③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叛逆色彩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三、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三人共同的生活背景
(1)三人都生活在明末清初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激烈的动荡年代
(2)都参加过抗清斗争
(3)都隐居著书立说
2、三人各自的代表作
(1)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3)王夫之——《读通鉴论》
3、三人主要思想观点
(1)黄宗羲
①黄宗羲的主要观点
a/ 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c/ 提倡法治,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d/ 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②对黄宗羲思想的评价
黄宗羲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2)顾炎武①顾炎武的主要思想观点
a/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进步思想
/ 提倡“经世致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②评价
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
①王夫之的主要思想观点
a/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 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都是可以认识的(王夫之是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c/ 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王夫之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②评价
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具有划时代意义。
4、对三人进步思想的评价
①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渐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三人进步思想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
②三人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③三大进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范文参考 2
1
诗歌、小说和戏剧
(一)(18世纪)浪漫主义
1、特点:
①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
②崇尚民主自由
2、背景:
①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的年代
②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欧洲并没有出现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③人们对社会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3、代表作:
①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被喻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特色: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
创作特点: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人称“拜伦式英雄”。
②英国雪莱:《西风颂》,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③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④法国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4、影响:
①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作品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
②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③尽管用人道主义去感化改变世界的愿望落空,但仍给人鼓舞;
④为欧洲文坛树立一面光辉旗帜。
(二)(18世纪)批判现实主义
1、特点:
①真实地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
②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
③追求人道主义理想
④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
⑤热衷于塑造与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
2、背景:
①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
②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赤贫化,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罪恶现象惊人增加
③文学上人们不满足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要求描写现实生活
3、代表作:
①法国巴尔扎克(法国社会的“书记员“):《人间喜剧》(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③法国司汤达:《红与黑》
④英国狄更斯:《双城记》
4、影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他们的作品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19世纪中叶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建立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美好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直接行动。
2、俄罗斯高尔基:《母亲》(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荒诞派戏剧
1、内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2、形式:表现手法与传统文学有很大差异: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一个明显的理由,故事的背景不明确,很难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
3、背景:
①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②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纪大战和席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③面对世界大站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从理想主义的梦幻中惊醒,深深陷入怀疑迷茫和苦闷之中。文学艺术领域在深刻批判现实的同时,兴起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潮流。
4、代表作:
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
2
音乐与美术
19世纪以来的音乐流派:
(一)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
德国贝多芬:
①代表作品:九部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欢乐颂》等)
②创作背景:启蒙与革命——深受启蒙思想影响,追求进步、自由和民主
③作品特点:构思广阔,形式宏大,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气息
④主要贡献: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乐的新形式 ;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
⑤乐坛影响: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 ;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
(二)印象派绘画与音乐(19C)
1、产生背景:
①客观:对欧洲原有艺术清规戒律不满;19世纪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和色彩学理论的启发;工业革命拉近城乡距离,郊外写生方便。
②主观:画家的观察和实践,他们主张户外写生。
2、最具代表性的画家:莫奈;其代表作:《 日出·印象 》 《干草堆》《鲁昂大教堂》
3、印象派音乐:法国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影响: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孕育了20世纪初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
(三)现代艺术兴起
1、美术:
后印象派:法国塞尚“ 现代绘画之父 ”;法国高更
现代派:荷兰凡高 “ 扑向太阳的画家 ”; 西班牙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
2、音乐:现代音乐(20C):派别众多,各式各样,风格独特
3
电视和电影
(一)电影19C末
1、背景:(物质、技术基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技与生产力发展
2、重要人物: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 (1895.12.28 世界电影发明日)
美国格里菲斯(导演) “现代电影之父” “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美国卓别林(演员) “喜剧大师”
(二)电视 20C
1、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
2、重要人物:英国贝尔德1926年发明电视
3、特点: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
4、功能:
①传播资讯
②开展远程将于的重要手段
③娱乐
④展示世界各点的优秀艺术作品
5、影响:
①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
②使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悄然改变
③成为经济支柱之一,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推动社会进步
◆◆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范文参考 3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国内商业的发展
①原始商业:原始社会以物易物。
②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③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的地位提高。
④秦汉到隋唐前: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限制。
⑤隋唐:柜坊(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和飞钱(汇票)相继问世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
⑥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益州)
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宋代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
制也被打破。)
⑦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⑧明清:地域性商帮的出现(徽商和晋商)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居民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的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至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发展成为的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在宋朝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市发展的表现
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的商业中心。
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致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表唐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广州;外贸易机构——市舶使
两宋:海上丝绸之路异常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
现元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打击,对外贸易逐渐萎缩。仅允许“广州十三行”与外国通商
特点:朝贡贸易(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而不是获取的经济效益)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范文参考 4
1、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政治)欧洲处于封建统治下,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科学)现代自然科学得到发展;
(社会因素)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理性传播创造前提。
2、时间:17世纪出现,18世纪达到高潮
中心:法国
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自由、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明君主制、民主政治。
卢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社会契约论》:理性至上、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创立民主共和国。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不是工具,以人为本,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弥德罗《大百科全书》:宣扬理性,发展科学。
4、评价:
①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最终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使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政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③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④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5、中国1915年才出现相似的新文化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范文参考 5
1、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
2、第一位自然哲学家“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意义: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3、公元前5世纪:
背景:民主政治发达,商业发展,思想活跃。
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强调人的主题意义,否认神或命运,树立了人的尊严;但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
4、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最高的知识“善” 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区别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智”强调实际功用;“苏”强调作用;但都强调知识,否定权威。
5、亚里士多德:真理高于一切;自然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创立逻辑学;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范文参考_精选范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