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辅导

高考高效复习六大策略精选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在高三文科6门课程里,可以说地理是文理综合性最大的一科。所以在高三复习地理的时候就要结合文理科的学习方法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复习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高效复习六大策略精选总结 1

1、函数或方程或不等式的题目,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2、如果在方程或是不等式中出现超越式,优先选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面对含有参数的初等函数来说,在研究的时候应该抓住参数没有影响到的不变的性质。如所过的定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或是……;

4、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优选特殊值法;

5、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建立关于参数的等式或是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是值域或是解不等式完成,在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

6、恒成立问题或是它的反面,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二次函数的应用,灵活使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

7、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韦达定理公式法;使用韦达定理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及根的判别式;

8、求曲线方程的题目,如果知道曲线的形状,则可选择待定系数法,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形状,则所用的步骤为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注意去掉不符合条件的特殊点);

9、求椭圆或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10、三角函数求周期、单调区间或是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次同角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解答;解三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围;

高考高效复习六大策略精选总结 2

对照考纲说明,梳理板块框架

先对照考试大纲,将每个学科的知识点毫无遗漏地构建出框架结构图,让自己在复习时能心中有数,不留盲点。

接着对照做出的知识框架图,回忆和联想复习过的题型和知识点,将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整理和归纳出来,反复练习和验证。

建立习题档案,反复思考研读

在高三学习中,题海战术在第二轮复习中能够起到非常明显的提分效果,但是到距离高考60天时,题海战术就不管用了。

这时候要加强典型例题和重点题型的总结归纳,将错题整理成册,定期翻看和思考。

在5月中旬以前,延续以前的学习方法

最好是每天适当早起,背诵或阅读英语的词组和句型;以不影响早晨上课时的学习效果为前提;中午时间视自己情况而定,学习和休息都可以,晚上最迟一点睡觉,不能影响第二天的复习进度。

高考高效复习六大策略精选总结 3

铝及其化合物

1.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Al+3O22Al2O3

2.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4.铝与三氧化二铁高温下反应(铝热反应)

2Al+Fe2O32Fe+Al2O3

(引发条件、反应现象?)

5.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Mg+CO22MgO+C(现象?)

6.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7.硫酸铝溶液中滴过量氨水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Al3++3NH3·H2O=Al(OH)3↓+3NH4+

8.①、氢氧化铝溶液中加盐酸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3H+=Al3++3H2O

②、Al(OH)3与NaOH溶液反应:

Al(OH)3+NaOH(6)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

9.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酸

aAlO2+H2O+HCl=Al(OH)3↓+NaCl

AlO2-+H++H2O=Al(OH)3↓

aAlO2+CO2+2H2O=Al(OH)3↓+NaHCO3(CO2足量)

高考高效复习六大策略精选总结 4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高考高效复习六大策略精选总结 5

分词

1、中文:他理发了。

(误)He had his hair to be cut.

(正)He had his hair cut.(have,get+宾语+过去分词表示使…被。)

2、中文:他喜欢喝凉开水。

(误)He likes to drink boiling water.

(正)He likes to drink boiled water.(现在分词表示主动,boiling water指正在沸腾的水;过去分词表示完成,boiled water指沸腾过的水。)

3、中文:由于做饭,他看上去累了。

(误)He looked tiring with cooking.

(正)He looked tired with cooking.(tiring表示令人疲倦的,tired表示人被弄疲倦了。)

4、中文:我不能让别人明白我的意思。

(误)I couldn't make myself understand.

(正)I couldn't make myself understood.(过去分词表示被动,make myself understood表示使我被别人明白。)

5、中文:昨天早上我上学时见到了我的一个朋友。

(误)I was walking to school yesterday morning,I met a friend of mine.

(正)Walking to school yesterday morning,I met a friend of mine.(前一句如作时间从句缺连词,后一句分词构句表时间。)

6、中文:假期结束了,约翰返回了学校。

(误)The vacation was over,John returned to school.

(正)The vacation being over,John returned to school.(前一句如作时间从句缺连词,后一句独立分词构句表时间。)

7、中文:戴帽子的工人躺在地上。

(误)The workman worn a hat is lying on the ground.

(正)The workman wearing a hat is lying on the ground.(带帽子是主动行动,要用现在分词wearing a hat表示。)

8、中文:小女孩站在那里哭了。

(误)The little girl stood there cried.

(正)The little girl stood there crying.(哭是主语the little girl发出的行动,要用现在分词crying表示。)

9、中文:天气好,我们今天要去郊游。

(误)Being fine, we'll go outing today.

(正)It being fine, we'll go outing today.(前一句错在分词构句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句的主语发出的;后一句加上表示气候的It作逻辑主语,构成独立分词构句表原因。)

〈〈〈返回目录

高考高效复习六大策略精选总结_精选范文网

在高三文科6门课程里,可以说地理是文理综合性最大的一科。所以在高三复习地理的时候就要结合文理科的学习方法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复习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地理复习注意事项一、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