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辅导

高考必背地理知识点大全总结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幸福不在知识之中,而在对知识的获取之中!在永远的获取中,我们永远被赐福;无所不知则是魔鬼的诅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自然地理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必背地理知识点大全总结 1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的分类:

①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靠天吃饭);密集农业(劳动密集与资金密集型)

③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考虑市场需求量,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2、农业的主要区位:

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运输、政策

3、农业地域类型:

①水稻种植业(自给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单产高)

②商品谷物农业(商品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③大牧场放牧业(地广人稀,交通便利)

④乳畜业(靠近市场)

⑤混合农业(对市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4、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势:

南方:水土流失(水热充沛)

华北:土地盐碱化、春旱、夏涝(光照充足)

东北:热量不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西北:水资源缺乏(光照充足)

5、我国农作物分布:

①东耕西牧;

②南蔗北菜;

③南稻北麦(冬小麦—秋种夏收—华北平原,春小麦—春种秋收—东北平原);

④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江南丘陵);

⑤温带水果---苹果、梨、桃

⑥商品粮生产基地: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苏皖北部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河西走廊、南疆、宁夏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

⑦商品棉基地(热量充足、光照强):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及南疆等

6、①原料指向型工业: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新疆的纺织厂

②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饮料厂、食品厂、玻璃厂、欧美在中国建芯片厂(汽车厂)

③动力指向型工业: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水电站

④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纺织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包带、制伞、制鞋厂

⑤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芯片)、卫星、飞机制造厂、精密仪表

7.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位于最小风频风的上风向;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8、传统工业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东北工业区。

9、新兴工业区(企业规模小或技术水平高):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美国的“硅谷”、日本的北九州等

10、产业转移的原因: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11、产业转移的方向: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拉丁美洲、我国沿海(进一步内地)

12、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①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

②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13、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1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

②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③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的优越位置;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条件;

⑤侨乡

15、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问题: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①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

②科研实力比不上长三角地区;

③市场腹地不够广阔;

④工资和地价水平提高;

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6、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②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筑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③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④加强规划和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

17、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量大、运速快、运价较低、连续性好;

公路:灵活性好,但运量少,适于短途运输;

水运:运量大、运价低,运速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管道:连续性好、运量大,投资大、灵活性差。

空运:运速快,但运量小、运价高;

18、港口区位:

①河港要布局在河宽水深(侵蚀岸一侧)地方;

②海港要布局在水深(等高线密集处)、泥沙淤积少、风浪小、地形平坦处。

19、商业中心区位:

①市场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②交通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市区环行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高考必背地理知识点大全总结 2

⑴ 水库大坝建设为什么选择在河流峡谷处?

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

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盆地判断的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

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 判断在某处建梯田的理由

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 登山线路的选择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高考必背地理知识点大全总结 3

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

一、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1、秦岭—淮河:一月0°C等温线,800mm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亚热带与暖温带、南方与北方、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2、大兴安岭:400mm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农区与牧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二、主要的区域特征

1、高原盆地

①青藏高原(冰川冻融地貌,光照强、热量不足,河谷农业);

②内蒙古高原(风力地貌,荒漠化);

③黄土高原(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地貌,水土流失)

④云贵高原(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形、多峰林、溶洞,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⑤塔里木盆地(风力地貌,光照强、温差大,水分不足,绿洲农业,荒漠化)

⑥四川盆地(流水地貌,光照弱、热量足,紫色土)

2、平原丘陵

①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沃野千里);

②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淤积、恢复生态植被、退田还湖);

④江南丘陵(水土流失、红壤、红色荒漠)

3、我国资源的分布:

①南方:水能、有色金属与铁;  

②北方:煤、石油、铁;

③西北:石油、天然气;    

④青藏: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三、资源跨区域调配

①原因: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与社会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

②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南水北调;

③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北煤南运。

④西气东输经过的自然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经过的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

季风气候川气东输经过的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⑤西电东送:

a北路(火电为主)供应京津唐和华北;

中路(水电为主)供应华中、华东和长三角;

c南路(水电为主)供应华南和珠三角

四、河流开发

①流域治理—修大坝—拦洪蓄水—中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泥沙淤积量减少—海浪侵蚀作用增强

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控制水位,疏通河道,治理洪涝)

a:――→防洪、灌溉、养殖――农、林、渔等第一产业水平提高

:――→航运、旅游业――第三产业发展

c:――→发电(火电、水电、核电)――发展炼铝、化学高耗能工业――形成工业走廊

五、山西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

①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开采便利,且位置靠近东部,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

②问题:山西产业结构以煤炭工业为主,十分单一;由于国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将改变过分倚重煤炭的局面;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破坏地表,加剧水土流失,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③措施: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建立清洁能源生产体系;调整产业结构,重化工业(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好矿区复垦绿化工作,治理环境污染。

六、荒漠化的防治

①荒漠化的实质---土地退化;表现→耕地、草地、林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

②我国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干旱、气候异常

人为因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③防治对策:

A、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C、调节农林牧之间关系;

D、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E、控制人口增长。

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①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对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②水土流失的危害:

⑴侵蚀土壤 (跑水跑肥跑土),农业减产;

⑵河湖淤积加重;

⑶旱涝灾害增加

③治理措施: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恢复植被

工程措施—-修水库建梯田打坝淤地—-蓄水保土

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蓄水保土

八、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①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肥力较低。

②雨林对调节全球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雨林被毁,会加剧全球变暖,导致雨林众多物种的丧失,这对全球人类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③目前对雨林最大的破坏来自于雨林的农业活动(迁移农业、过度开垦、放牧)和商业性木材采伐(往往由跨国公司主导)。

④另一值得关注的生态系统:湿地(含河流、湖泊、滩涂、沼泽、珊瑚礁、红树林、水田、水库等)

九、地理信息技术

1.遥感技术(RS):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在航空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

技术装备: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系统。

应用:

(1)资源调查

(2)灾害监测与环境监测:(水污染、森林病虫害、大气监测和天气预报、旱涝灾害监测、海洋环境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

2.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技术装备:计算机软、硬件。

应用: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等各种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估预测、表达应用等。

3.全球定位系统(GPS):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系统。

技术装备: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用户设备)。

应用:军事、交通出行的导航、定位。

高考必背地理知识点大全总结 4

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的四大技巧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高考必背地理知识点大全总结 5

地理对很多文科生来说是一门比较头疼的学科,因为其中涉及到许多计算题、地图定位等知识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地理学习中,地图非常重要,教材一定要看,教材上的每一幅地图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一定要记住,定期翻出来看,尤其是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地图尤为重要。不要忽略教材上的每一句话还有标题,因为地理答题不要太多、要精简,而这些精简的答案其实都来源于教材。地理学习过程中,做题是必要的,要在练题中了解地图,掌握地图,要把所学的知识点填充到地图中,图文结合。

TAG标签: 高考 化学 知识点

高考必背地理知识点大全总结_精选范文网

幸福不在知识之中,而在对知识的获取之中!在永远的获取中,我们永远被赐福;无所不知则是魔鬼的诅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自然地理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高考自然地理知识1地球的运动一、地球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