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辅导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知识点范文整理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此书名为“知识不是力量”,目的不是要宣扬知识无用论,而是希望借此名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知识点范文整理 1

归纳主题

概括小说主题的技法

(1)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2)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

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3)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知识点范文整理 2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如何提升高考语文成绩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知识点范文整理 3

词类活用

①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②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③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④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⑤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⑥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⑦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⑧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⑨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⑩雾: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雾一样)

⑾骇:川泽纡其骇瞩(使动使……吃惊)

特殊句式

(1)判断句: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省略句:渔舟唱晚,响穷(于)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于)衡阳之浦。

(3)倒装句:奏流水以何惭(宾语前置)。

相关成语

胜友如云

【拼音】:shèng yǒu rú yún

【解释】: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人杰地灵

【拼音】:rénjiédìlíng

【解释】: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高朋满座

【拼音】:gāo péng mǎn zuò

【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宾客很多。

腾蛟起凤

【拼音】:téng jiāo qǐ fèng

【解释】: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物华天宝

【拼音】:wù huá tiān bǎo

【解释】: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钟鸣鼎食

【拼音】:zhōng míng dǐng shí

【解释】: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常与“之家”连用。

逸兴遄飞

【拼音】:yì xìng chuán fēi

【解释】: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天高地迥

【拼音】:tiāngāodìjiǒng

【解释】: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萍水相逢

【拼音】: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无深交。

【解释】: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命途多舛

【拼音】:mìng tú duō chuǎn

【解释】: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老当益壮

【拼音】:lǎo dāng yì zhuàng

【解释】: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一介书生

【拼音】:yī jiè shū shēng

【解释】: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拼音】: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fēi wǎn

【解释】: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文言语法

1、通假字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采”同“寀”,官员,这里指人才。)

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

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

2、古今异义

一介书生 古义:量词,个 今义:介绍,介于

千里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屁

时维九月 古义:在 今义:常作“维护”、“维持”之义。

俨骖騑于上路 古义:高高的道路 今义:走上路程。

孟学士之词宗 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穷且益坚 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没有钱,穷困。

所赖君子见机 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 今义:看机会,看形式。

阮籍猖狂 古义:狂放,不拘礼法 今义:肆无忌惮。

盛筵难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谁悲失路之人 古义:同情 今义:悲伤。

3、一词多义

故: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故:旧。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所以。

(3)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特地。

(4)既克,公问其故 故:原因。

尽:

(1)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全,都。

(2)潦水尽而寒潭清 尽:没,干。

(3)则智者尽其谋 尽:全部用出。

(4)聊乘化以归尽 尽:完,尽头。

属: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属:是。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属:在。

即:

(1)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

(2)胡天八月即飞雪 即:就

(3)且壮士之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即:则。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知识点范文整理 4

第二单元

4.归去来兮辞

一、重点词解释: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二、通假字

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 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

三、一词多义

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 走)

感吾生之行休 (将 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 (离 去)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 为)

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 开)

引壶觞以自酌(端 起)

引以为流觞曲水(退 隐)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疏导,引来)

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 坐)

聊乘化以归尽(顺 应)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

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 鞭子)

策扶老以游憩(拄 着)

退而论书策(竹 简)

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

四、词类活用

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 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

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 4、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意动用法)

5、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意动用法) 6、携幼入家(儿童,形容词作名词)

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 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

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

五、古今异义词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亲属戚属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

5、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

六、特殊句式

1、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

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 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

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6、童仆欢迎,稚子候(于)门(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

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译:身体依靠着南面的窗户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深感简陋的居室更容易使人安乐满足。

4、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姑且顺着大自然的变化以了结此生,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5.《滕王阁序》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

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 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8、甫: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

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二、一词多义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即: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

5、引: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②恭疏短引(名词,序)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④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6、穷: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7、数: 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8、趋: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9、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10、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三、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四、句式

1、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4、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 5、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7、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五、成语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萍水相逢 兴尽悲来 高朋满座

命运多舛 达人知命 天高地迥 人杰地灵 老当益壮

6.《逍遥游》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夭阏(è):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6、绝:超越。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nài)征一国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三、一词多义

1、之:①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③穷发之北(助词,的)

2、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其: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 ②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③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4、以: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③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④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四、词类活用

1、怪:《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异之事物)

2、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南行)

3、致:彼于致福者(使动,使……到来)

五、古今异义的词

1、虽然:①古义:虽然这样。 ②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2、果然:①古义:充实之状,此处为食饱之状。

②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众人:①古义:一般人。 ②今义:多数人。

六、句式

1、《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判断句)

3、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句) 4、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以奚知其然也)

5、莫之夭阏(è)者(宾语前置,=莫夭阏之) 6、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彼且适奚也)

7、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之二虫又知何)

8、彼且恶(wū)乎待哉(宾语前置,=彼且待恶乎哉)

9、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介词结构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10、翱翔蓬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于蓬蒿之间翱翔)

七、难句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yàn)一样所见甚小啊。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

译:至于那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4、故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所以说:修养极高的人能忘掉自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神人无意于求功,修养最高的人无意于求取名声。

7.《陈情表》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 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3、夺:舅夺母志(改变) 4、祚:门衰祚(zuò)薄(福分)

5、鲜: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6、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7、婴: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8、废:未曾废离(停止侍奉)

9、察: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10、寻:寻蒙国恩(不久)

11、笃:则刘病日笃(病重) 12、拔擢: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提升)

13、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14、听:听臣微志(准许)

二、通假字

1、闵: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零丁苦辛(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有:常在床蓐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

4、蓐: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

三、一词多义

1、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自夸)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④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5、见:①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6、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7、日: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②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8、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9、薄: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10、拜: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②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1、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2、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四、词类活用

1、躬亲: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 2、日:则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地)

3、闵凶: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凶丧这事) 4、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5、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形作名,诚心) 6、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7、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8、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名,远的地方)

9、进退: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作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10、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

五、古今异义的词

1、至于:至于成立(①古义:到。②今义:程度副词)

2、成立:至于成立(①古义:成人自立。②今义:创立)

3、不行:九岁不行(①古义:不能走路。②今义:不可以)

4、秀才: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②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5、告诉:则告诉不许(①古义:申诉。②今义:让别人知道)

6、辛苦:臣之辛苦(①古义:辛酸苦楚。②今义:身心劳苦)

六、句式

1、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3、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4、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省略句)

5、则告诉(陛下)不许(省略句) 6、少仕(于)伪朝(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译:我因为命运坎坷,幼年就遭遇不幸。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译:生下我六个月,慈受的父亲就抛下我去了。

3、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译:既没有叔伯,又终于没有兄弟,门庭衰败,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孤单无依,只有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

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不久承蒙国家恩典,任命我做太子洗马。

6、乌鸟之情,愿乞终养。 译:我怀着乌鸟反哺的私情,请求陛下允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

7、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我活着应当为陛下拼死效忠,死了也会像结草老人那样在暗中报答陛下之恩。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知识点范文整理 5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2.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gt;>>返回目录

TAG标签: 语文 知识点

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知识点范文整理_精选范文网

此书名为“知识不是力量”,目的不是要宣扬知识无用论,而是希望借此名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高考语文基础知识1高考中常见的修辞方法1、比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